英国家庭xx一般怎样消遣娱乐?

                                 英国家庭xx一般怎样消遣娱乐?

现在英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很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注重营养。英气候温和、湿润,英国人喜爱阳光。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酷爱运动,喜欢外出旅游度假。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文章、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英伦生活面面观
一、生活中的数字
在英国,成人平均每周22小时从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并以相同数量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的性别仍以妇女为{zg}。但妇女参加工作的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zx1}统计,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体力工作部门,妇女占一半。而在服务行业,妇女则占一半多,可谓"半边天"!
英国家庭的消费额1990年至1997年间增长了75%(含通货膨胀率)。而1998年二季度又比1997年上涨了2.8%。其消费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居民用于娱乐和教育支出耐用品的消费增加了10%。其支出内容为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和其它耐用品。这部分消费还用于租录像机和音乐磁带,购买文体用品,以及教育投资。1997年一般商品成本价上涨了4.4%,但个别商品如食品、酒精、燃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比例{zg}的当属香烟。
由此可见,现在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并渐渐摆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
二、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
西服仍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但是,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着燕尾服,女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只有到xx,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蔬菜品种繁多,象卷心菜、新鲜豌豆、土豆、胡萝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三、公园与绿地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一年四季适合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政府在制定市区规划时,几乎在每一个生活小区都专门规划出一大块绿地或公园,供人们休息或散步,为孩子们嬉戏提供空间。
由于冬季阴雨多雾,使夏天的太阳对英国人来说变的特别宝贵。在阳光灿烂的xx,假日,公园里,沙滩上到处躺满了享受太阳浴的人们。更有英国人以把自己的皮肤晒成棕色发亮为时髦。
四、自己动手做
英国人喜欢在xx假日里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制作家具,装修房间,修整花园。甚至自己制作陶瓷工艺品,几乎无所不能。这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而是把此看作是培养个人技能,陶冶个人情操,也是休闲的生活方式之一。通过自己动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适,更具个性化。
五、酷爱运动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zx1}统计,在1996至1997年间,有占总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内,至少参加一体育运动。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更高。
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骑自行车、踢足球、打司诺克球、打网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众多男女共同爱好的项目。而每天散步两英里或更长的距离,一直是流行的运动。
六、丰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游度假对大多数英国百姓来说,无论时间长短,国内或国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据英国旅游机构调查,1996年,英国居民度过4夜或4夜以上假期的人共计5,900万,超过了英国人口的总数,而1997年英国居民离家度假超过一夜的人达7,080万。
除旅游外,英国人在xx、银行节、复活节等五花八门的假日中的娱乐和消遣节目更是丰富多采:环境优雅的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和夏季露天音乐会更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口味的人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节目。数目众多的博物馆、名胜古迹更为人们提供了{zj0}休闲去处。
七、如饥似渴的读者
在英国242,5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布图书馆和阅览室约5,000所(包括专业图书馆、院校图书馆300多所)。无论白天或晚上,图书馆内常常是座无虚席。借书、查阅资料、浏览报纸、写文章的人有学生、老人、公司雇员,乃至工人。很多图书馆和阅览室提供IT。
八、"卡"的世界
现代英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卡:£信用卡、记帐卡、商店购物卡、汽车加油卡、安全门磁卡、电话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据不xx统计,1997年,英国发行了约3,800万张信用卡,约3,700万张记帐卡并设ATM提款机(到1997年底累计达23,200个)。如此惊人的数字表明支票和现金日趋被"卡"所取代。1998年7月,英国主要大银行宣布,将于1999年开始使用信息更多、功能更齐全且xxx的新卡,并逐步取代现行的信用卡和记帐卡。
除此之外,各大超级自选商场、大百货公司、专卖店还发行"有奖购物卡",即当顾客消费累计到一定金额后,就可得到商家不同形式的奖励:如免费提供度假机票、赠送购物券、定期邮寄商品广告及降价消息。这种有奖促销方式吸引了居民:通常,居民们手持"有奖购物卡"购买日常用品及流行服装。日积月累,这种购物卡还真使消费者得到了一些实惠。
九、宠物的天堂
英国人很喜爱在家里饲养一种甚至多种宠物。据官方{zx1}统计,全英国有一半家庭中饲养着720万只猫、660万只狗、140万只兔子、60万只豚鼠和3,000万条观赏鱼。
十、发达的网络
2000年,根据英国贸工部所作的2000年国际基准研究报告(InternationalBenchmarkingStudy,2000)显示:到2000年第4季度,英国在线的中小企业数已达170万家,比1999年的110万家,增长了54%,提前两年实现了政府规定的"2002年在线中小企业应达到150万家"的目标。
如今,在英国共有300多家网络服务供应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s,ISP),其中{zd0}的一家为Freeserver。Freeserver1998年由Dixons公司创立,共有130万个网络用户。目前,在全英范围内,网络用户达1,300万个,占人口总数的22%,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欧洲主要国家。1999年,在欧洲主要国家中,英国因特网的年增长率为280%,丹麦为220%,法国为215%,荷兰为210%,德国和挪威为200%,西班牙为185%,瑞典为170%,芬兰160%,意大利145%。英国人常说,英国的经济已成为以网络为导向的网络经济。事实上,网络早已渗透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欧美主要国家相比,全英中学在线率为90%,小学在线率为68%。截至到1999年底,英国成人的在线率为45%,其中20%的人因工作关系在单位上网,另有14%的人在家上网。1999年,英国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方面的花费高达7亿美元,2000年达8亿美元。
目前,在欧洲国家里中小企业在线率达53%,而英国中小企业的在线率却高达68%。如今,英国公司的网络连通率已达世界{yl}水平:与1999年相比,今年英国在线企业总数达81%,年增长率为63%。
在欧盟国家当中,各国IT产品和服务平均占各国GDP的2.26%;而英国IT产品和服务却占其GDP的3.24%.

===

生活习俗

旅游娱乐
生活习俗
社会福利
英国打工
英国概况
英国国民体系
英国交通
现在英国人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重要场合穿着很正规,平时追求简单、舒适的服饰。饮食式样简单,注重营养。英国气候温和、湿润,英国人很喜爱阳光。平时喜欢自己动手做家务,酷爱运动,喜欢外出旅游度假。另外英国人非常爱好文化活动,如阅读书刊、写文章、听音乐会、看戏等,还喜欢养宠物。


一、生活中的改变
在英国,成人平均每周22小时从事全日工作或全日教育,并以相同数量的时间用于家务劳动。而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的性别仍以妇女为{zg},但妇女参加工作的也越来越多。据国家统计局{zx1}统计,妇女参加工作的比例45%。在非体力工作部门,妇女占一半,而在服务行业,妇女则占一半多。
近几年来,英国家庭的消费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用于娱乐和教育的消费不断增加。其支出内容为购买收音机、电视机、电话、电脑和其它耐用品。同时,这部分消费还用于租录像机和音乐磁带,购买文体用品,以及教育投资等。也就是说,现在英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生活质量,追求精神享受,并渐渐摆脱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等。

二、追求简单、舒适的生活
西服可以称得上是英国的国服,但是,虽然上班族西装革履,甚至在重要场合,男士身着燕尾服,女士身着低胸晚礼服,但是,很多老百姓日常喜欢穿休闲服,式样简单、舒服合体。
英国人的饮食习惯亦式样简单,注重营养。早餐通常是麦片粥冲牛奶或一杯果汁,涂上黄油的烤面包片,熏咸肉或煎香肠、鸡蛋。中午,孩子们在学校吃午餐,大人的午餐就在工作地点附近买上一份三明治,就一杯咖啡,打发了事。只有到xx,英国人的饭桌上才会丰盛一番。通常主菜是肉类,如烤鸡肉、烤牛肉、烤鱼等。蔬菜品种繁多,像卷心菜、新鲜豌豆、土豆、胡萝卜等。蔬菜一般都不再加工,装在盘里,浇上从超市买回的现成调料便食用。主菜之后总有一道易消化的甜食,如烧煮水果、果料布丁、奶酪、冰激凌等。

三、公园与绿地
英国气候温和、湿润,一年四季适合各种花草树木的生长。政府在制定市区规划时,几乎在每一个生活小区都专门规划出一大块绿地或公园,供人们休息或散步,为孩子们嬉戏提供空间。由于冬季阴雨多雾,因此夏天的太阳对英国人来说特别宝贵。在阳光灿烂的xx、假日,公园里、沙滩上到处躺满了享受太阳浴的人们,更有英国人以把自己的皮肤晒成棕色发亮为时髦。

四、自己动手做
英国人喜欢在xx假日里自己动手修缮房屋,制作家具,装修房间,修整花园,甚至自己制作陶瓷工艺品,几乎无所不能。这不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而是把此看作是培养个人技能,陶冶个人情操,及休闲的生活方式之一。通过自己动手做,能使自己的居室更加舒适,更具个性化。


五、酷爱运动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zx1}统计,有占总人口72%的男公民和57%的女公民,在4周之内,至少参加一项体育运动。青少年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更高。在众多的体育运动项目中,骑自行车、踢足球、打网球、游泳和滑旱冰鞋,是众多男女共同爱好的项目,而每天散步两英里或更长的距离,一直是流行的运动。

六、丰富多彩的假日
每年外出旅游度假对大多数英国百姓来说,无论时间长短,国内或国外,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除旅游外,英国人在xx、银行节、复活节等五花八门的假日中的娱乐和消遣节目更是丰富多彩。环境优雅的电影院、音乐厅、歌剧院和夏季露天音乐会更为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和不同口味的人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节目。数目众多的博物馆、名胜古迹更为人们提供了{zj0}的休闲去处。

七、如饥似渴的读者
在英国242,500平方公里的国土上,遍布图书馆和阅览室约5,000所(包括专业图书馆、院校图书馆300多所)。无论白天或晚上,图书馆内常常是座无虚席。借书、查阅资料、浏览报纸、写文章的人有学生、老人、公司雇员,乃至工人。

八、“卡”的世界
现代英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卡:信用卡、记账卡、商店购物卡、汽车加油卡、安全门磁卡、电话卡等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九、发达的网络
如今,在英国共有300多家网络服务供应商,在全英范围内,网络用户达1,300万个,占人口总数的22%,这一比例大大高出其他欧洲主要国家。2003年,在欧洲主要国家中,英国因特网的年增长率为280%,丹麦为220%,法国为215%,荷兰为210%,德国和挪威为200%,西班牙为185%,瑞典为170%,芬兰160%,意大利145%。英国人常说,英国的经济已成为以网络为导向的网络经济。事实上,网络早已渗透到了英国经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欧美主要国家相比,英国中学在线率为90%,小学在线率为68%。目前,在欧洲国家里中小企业在线率达53%,而英国中小企业的在线率却高达68%。如今,英国公司的网络连通率已达世界{yl}水平。

 

                                英国人有哪些习惯

英国英格兰人占80%以上。其余是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居民绝大部分信奉基督教,只有少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英国是绅士之国,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修养。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注意衣着打扮,什么场合穿什么服饰都有一定惯例。见面时对尊长、上级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称,并在对方姓名前面加上职称、衔称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称呼。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呢称。初次相识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说:“您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一般不行拥抱礼,男女之间除热恋情侣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国人不轻易动感情或表态。他们认为夸夸其谈是缺乏教养的,认为自吹自擂是低级趣味的。人们交往时常用“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即使家庭成员间也一样。

英国的“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被称为是国菜。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鸡蛋加牛奶和面,与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肴。上桌时,还要另配些单煮的青菜,即为“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们是以午餐为正餐。阔绰人家则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点和晚餐)。

不愿意吃带粘汁的菜肴;忌用味精调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欢太咸,爱甜、酸、微辣味,对烧、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喜欢中国的京菜、川菜、粤菜。

他们普遍喜爱喝茶,尤为妇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几乎成为英国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即使遇上开会,有的也要暂时休会而饮“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鲜柠檬,加点糖、再倒茶制成奶茶或柠檬茶。如果先倒茶后倒牛奶会被认为缺乏教养。他们还喜欢喝威士忌、苏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槟酒,有时还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间不劝酒。

对英国人称呼“英国人”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英国人”原意是“英格兰人”,而你接待的宾客,可能是英格兰人、威尔士人或北爱尔兰人,而“不列颠”这个称呼则能让所有的英国人都能感到满意。

忌讳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饰图案和商品装潢。他们认为大象是愚笨的,孔雀是淫鸟、祸鸟,连孔雀开屏也被认为是自我吹嘘和炫耀。忌讳“13”这个数字。还忌讳“3”这个数字,忌讳用同一根火柴给第3个人点烟。和英国人坐着谈话忌讳两腿张得过宽,更不能跷起二郎腿。如果站着谈话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讳当着他们的面耳语和拍打肩背,忌讳有人用手捂着嘴看着他们笑,认为这是嘲笑人的举止。忌讳送人百合花,他们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茶文化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题目是“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茶文化”。文章说,中国是一门学问。了解这个国家似乎与学习中文同样困难。据说,商务游客很快被淹没在中国城市的海洋里,他们四周是迅速崛起的高楼大厦,他们会在私家餐馆包间里边看电视边享用晚餐,以及去卡拉OK唱歌。同时,这些将自己定义为观光客而非旅行者的人,会在闻名遐迩的长城上漫步,在宽阔的江河上航行,品尝一些不可思议的食物,逛商场,然后回家。不管怎样,开放的新中国有时候似乎与封闭的旧中国同样令人难以捉摸。

  茶文化源远流长

  要解开其中的错综复杂,要么需要面对疑问时拿出勇气,抑或要求你对鸟类、园艺、火车、艺术等具有特别的兴趣———这些事物将你带往比夜总会和游艇更为陌生、也更具有教育意义的地方。

  茶也能做到这点。茶生长在中国南方,深受全中国人的喜爱,它不仅会将你带到中国一些风景最为旖旎的地区,而且在品茗过程中,它还会带你透过中国不佳的公众形象,领略一个更美好和更高雅的中国。

  中国大多数地区多山。低地主要用来从事生产性农业耕作,以养活中国13亿人口,因此可被移往高处的农作物都会被移向高处。茶非常适合这种方式———实际上你可以在许多地区开辟一小块茶园。“茶园”非常准确:修剪成型的小茶树被移植到阳台和花架上,乍看像是郊外园艺非常青睐的那种垂落的女贞灌木,或是像一些蔬菜雕刻家手下大胆的作品。在福建省武夷山的大红袍峡谷里,这种植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在这个流水淌过层层沙岩和砾岩的幽静山谷里,人们砍伐竹子,腾出地方种植茶树。

  “龙井问茶”诗意浓

  或许在所有茶乡中,中国浙江省的杭州市是交通最为便利的。杭州是魅力无法抗拒的龙井绿茶的故乡。{jp}龙井茶闻香和品味像是叶绿素香精与奶油榛子的混合。

  龙井供应的茶叶(旅游地图上称“龙井问茶”)质量上乘,当地茶迷对泡茶所用的水颇为讲究,要从两里以外的“虎跑梦泉”汲水。正如大家所见,茶能带出务实中国人性格中诗意的那一面。对于那些曾经认为适度饮酒能让人在外度过一个美好夜晚的欧洲人来说,在杭州的茶坊消磨一个晚上,例如“茶人居”或“和茶馆”,不仅能学到许多茶的知识,还可以让人得到积极的启发。身边茶壶中的水缓缓地烧开;有人不时为你斟上水;桌上不停供应着西瓜和荔枝等水果,以及南瓜子、干鱼条、莲蓉蛋糕和芝麻饼干等小点心。

  品尝上等的绿茶,如同品味春天的感觉———它带给你xx放松的心情,而茶室里古典的家具、传统的装饰和服务员的服装,以及萦绕室内的音乐,使这种文雅精致的感觉更为强烈。如果你找不到这种感觉,可以回到西湖边,在怡人的夜晚,月亮升起的时候,传统音乐家会聚在一起演奏,享受音乐。

  语言障碍能克服

  在中国,对游客和本地人来说,再没有比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更加难以逾越的障碍了。当你在路上走过时,许多人会欢快地以“Hello(你好)”向你打招呼,但你要想以英语与他们交谈时,他们很快会笑笑表示语言不通,即便是那些应该掌握一点英语的人(例如酒店前台职员)通常也只会说中文。

  但如果把英语单词仔细写出来的话,你会发现沟通会更容易一些。因此,英语习惯用语书籍非常有用,因为书上会相应地标明中文。不过,并非事事都是那么困难:双语路标比比皆是,中国的机场和国内航线令人印象深刻,其通畅的收费公路亦是如此。在中国的城市,便宜的出租车是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令人高兴的是,中国的出租车司机不会向你索取小费,他们开车也很有风度。

  外出去餐馆就餐也不用担心,因为许多大餐馆的经营之道是,在店里陈列装满新鲜鱼和贝类等水产品的巨大鱼缸,装着鸡的玻璃箱子,以及放着原材料、然后覆上食品薄膜的简单菜品样盘,或是堆得高高的、等待上笼蒸熟的冷糕点。因此点菜xx不需要菜单。你指向哪道菜,他们就为你做什么菜。

                              在英国抽烟比较难

 

出国前,同为烟民,同事老马和我各准备了两条国产烟。一是怕超量了,入境时要纳税;二是那次出差为期10天,按我们平常抽烟的量,两条应该绰绰有余。

  在英国海关入境时,我和老马携带的香烟数量符合规定。一位女官员检查我们的旅行包时,对香烟又是摁,又是捏,还用金属探测器反复探测,确信无异常后,和颜悦色地问:“自用吗?”我们赶紧答“是”。女官员放行前解释道,出于反恐的需要,不得不对这些可能藏匿“异物”的东西加强检查。

  在宾馆里安顿好后,我们去客户的公司拜访,虽然谈判间里并没有悬挂“NO SMOKING”(禁止吸烟)的标识,但问起对方,从总经理到职员,竟然没有一个人说自己吸烟。在谈判桌上,每个人面前只有一瓶矿泉水,并没有准备烟灰缸。几个小时的商谈,我和老马强忍烟瘾,十分痛苦。

  在商务活动中没有抽烟的环境,回到住处应该无拘无束了吧!没想到,我们在房间里吞云吐雾,引发了一场虚惊。

  那天,老马和我憋坏了,一返回住所,我们就掏出烟,贪婪地吸起来。接连抽了3根烟后,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开门后,负责保卫的工作人员冲了进来,在房间里巡查了一圈,看见桌上的烟灰缸里有冒着烟的烟蒂,这才恍然大悟。工作人员严肃地说,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烟雾xxx,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鸣示火警,所以,在房间里抽烟也要节制。若在房间里抽烟过量,烟雾xxx报了警,那么,除了会被“善意提醒”外,退房时,“瘾君子”房客还要额外缴纳一定数额的“异味xx费”。

  后来,我们发现,在出租车、地铁、公园或餐厅,所到之处,“禁止吸烟”的标识几乎无处不在。我们虽然身上带着香烟,但不敢造次,既怕被罚款,也怕人们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眼光。

  出差结束后,我和老马惊奇地发现,我们带的两条香烟只消耗了两包半。回国前,本想给同事和朋友带几条洋烟的我们,不约而同地改变了主意,把纪念品换成了丝巾、香水和钥匙链。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英国家庭xx一般怎样消遣娱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