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居民写公开信反映垃圾处理意见- 本地新闻网

????北京市民向全国人大环资委呈递的《公民建议书》针对焚烧与厌氧发两种方式,在41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建议采取综合利用的手段处理垃圾,主要推荐以易操控的“厌氧发生化处理(即是沼气池)”加填埋技术组合,而在广州番禺海龙湾、碧桂圆等几个小区居民,上个月也开始收集关于垃圾处理的意见,写了一封致全国人大的公开信。

????今天,番禺居民拿着公开信开始征集市民的签名,准备也将公开信呈递给全国人大环资委。上个星期广州就垃圾如何处理举办专家咨询会,会后公布到会的30多名专家中,只有一名专家反对垃圾焚烧,结果公布后惹来部分市民的质疑。

????据悉参与垃圾处理咨询会反烧派专家赵章元在其博客透露,专家咨询会结束后发布的“专家意见”中,有些地方篡改了原则性问题,博客又指会议期间至少有半数专家告诉他你的观点是对的,我同意这种观点。赞成焚烧垃圾专家和反对焚烧专家的“31:1”的数字实际上是假象。

??? 相关新闻:

???
???
???
???
???
???




瓶瓶罐罐收起来卖给“收买佬” 水果皮烂菜叶埋进土里“造肥”

■东湖街的街坊们分类垃圾的经验比较足,这或许可给番禺的街坊们提供一个好模式(资料图)。  宁彪/摄 

■统筹:新快报记者 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辛捷恺 李佳文 阮剑华 

“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塑料类垃圾分别扔进不同的垃圾桶。记者近日走访番禺多个小区发现,在垃圾焚烧厂建与不建的争议声中,不少番禺家庭已着手做起垃圾分类来,用实际行动来减少垃圾量。针对市民分类知识不熟的情况,本报特邀请垃圾分类专家xx。

厨房垃圾分别扔进两个桶

家住海龙湾的姚姨是个老广州,去年搬到该小区居住,她一直在家里推行着垃圾分类的做法。昨天,记者来到姚姨家时,她正在准备晚餐,对着厨房的两个垃圾桶,她笑着说:“垃圾分类其实很简单,那个用黑色胶袋包着的垃圾桶是放食物垃圾的,包括菜叶、剩饭之类。”对另一个垃圾桶,姚姨说,那是用来放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的,她收集好后会卖给“收买佬”。南奥业主美朵也表示:“像电池这类有害垃圾,我会带到公司楼下的统一收集电池垃圾箱。”

垃圾分类也成了大石不少业主近期的热门实践项目。业主们自发地在网上找国外经验学习交流起来,同时也将分类经验分享到网上去。广州碧桂园业主“二月天”就在业主论坛上发了一篇题为“垃圾有未来”的帖子。在帖子中,“二月天”引用了日本垃圾分类的一些细节和做法,并呼吁广大业主分享垃圾分类的经验,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业主“Mwb2000”就跟帖讲述了自家的“经验”―――用洗菜水浇花浇菜,水果皮、烂菜叶、豆腐渣埋土里堆肥。 

业主呼吁政府能推动分类

不过,业主们也认为,单靠个人的努力远不足以推动垃圾分类。“二月天”表示,虽然现在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但是没有政府、物业的配合,个人是很难实施的,政府必须加强宣传,同时推行垃圾分类,个人再进行积极配合,这样才有效果。

他说,即使自己分类完垃圾放到楼下,收垃圾的人都没有分类,还是一兜就都弄走了,这样还是没有用。


垃圾可不可以回收市民仍蒙查查,专家支招称

按食品非食品分类更易懂

■“厨余”垃圾放进这个机器后,8小时就能转为有机肥。李佳文/摄 

新快报讯 “就是要令阿婆和小孩都会分!”广州“分类得公司”的老总杨静山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垃圾分类在起步阶段的方法应该通俗易懂,群众参与率才能有保证。他针对家庭和学校设置了不同的垃圾分类模式,家庭按食品垃圾和非食品垃圾分开,学校按纸类垃圾和非纸类垃圾分开。

“刚开始就要求像日本那样细化地分类,大多数群众会接受不了。”杨静山说,他自创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为:有害垃圾、食品垃圾和非食品垃圾分开。他解释说,一张废纸如果不沾上食品垃圾,放上几个月也不会臭。但只要沾上了米粒,{yt}就臭了。而食品垃圾和非食品垃圾相比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物显然更容易理解。

●如何合理分类?

家庭单独分掉餐厨垃圾

在杨静山理念的指导下,分类得公司曾给东湖街6000多户居民每户多发了一个垃圾桶,让居民把餐厨垃圾另外分出来。一位家住五羊新城K14幢的婆婆告诉记者:“一把餐厨垃圾分开,就发现很多东西都能卖!”除了卖报纸、塑料瓶外,她还把收集到的小塑料片、锡纸片等常人xx看不上眼的“无价值垃圾”交给回收公司。“以前觉得卖垃圾换不了多少钱,基本不收拾。现在家家户户都这样搞,我也越来越有劲头。支持环保嘛!”

学校树叶碎埋变有机肥

记者昨天下午在东山实验小学碰到一个三年级的小男生在倒垃圾。他手中的垃圾桶贴着“非纸类垃圾”的字样,里面的垃圾非常简单,只有胶纸、塑料瓶、橡皮屑等。“班里还有一个纸类垃圾桶,但不需要我们来倒,有专人来收。”他还告诉记者,自从把纸类和非纸类分开后,值日时需要倒的垃圾明显少了。

记者随后参观了学校厨房外一台小型洗衣机大小的日本进口厨余处理机。工作人员打开机器盖子,记者看到内筒里尽是煤渣一样的物体。据介绍,每天把4斤“厨余”放进机器后,8小时就能转化为有机肥,4个月后就足足有20斤肥料。

另外,学校每天扫起来的树叶都被集中运上教学楼楼顶,经过粉碎机初步粉碎后再埋入一个含有xx的水泥堆肥坑里。两个月后,树叶就能xx分解,变成有机肥。

(编辑:Robby)



郑重声明:资讯 【番禺居民写公开信反映垃圾处理意见- 本地新闻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