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豆角拷问蔬菜检测体系

蔬菜有毒了,要靠检测体系来杀毒。而倘若检测体系本身有“病毒”,又如何保证蔬菜的安全?检测体系漏洞须尽快堵上。

继武汉、合肥之后,又有不少城市检出毒豆角,广州、深圳、南京等地都有查出。更让人担心的是,广东江门还检出海南产的节瓜也涉“毒”,在样品中查出含有和毒豆角同样的禁用农xx胺硫磷。

在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之际,有毒蔬菜再次敲响了农产品安全的警钟。与一般食品安全不同,蔬菜如果有毒,其涉及面更广,影响也更大,毕竟每个家庭餐桌上都少不了蔬菜。这一次查出有毒的是豆角、节瓜,那些没有检查的,或者检查不够仔细的蔬菜是否一定能保证安全xx呢?

追责毒蔬菜,毫无疑问种植过程是源头,也可以说菜农是罪魁祸首。但把板子全打在菜农身上,显然有失公允。和毒奶粉在生产过程中有意添加三聚氰胺不同,蔬菜含有禁用农药或者农药残留超标,不能说xx是菜农有意而为之。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难免生虫,生虫就要治虫。用什么农药来治虫,菜农更多靠的是经验。比如说水胺硫磷,虽有规定主要用于水稻和棉花的杀虫,严禁用于果菜,但当菜农出于利益考虑,拿它来治虫,而且还不用承担什么后果,是该指责菜农的素质低下,还是禁用规定的流于形式?至于农药残留标准,对菜农来说更是形同虚设。一种农药喷洒到什么程度,既能起到杀虫的效果,又不至于导致农药残留超过国家限量标准,控制好这个分寸,恐怕难上加难。

既然种植过程难把关,那么流通过程中就应严加检测,将毒蔬菜拒于市场之外。关键是现在的蔬菜检测体系明显存在问题。目前市场上的蔬菜安全主要是靠抽检,抽检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证蔬菜安全,本身就值得置疑。而且即便是抽检,落后的检测体系、稀缺的检测设备、昂贵的检测成本,也容易让抽检流于形式。

毒豆角事发,正是缘于武汉和海南两地蔬菜检测方式的区别。海南对瓜菜实行的是定性检测,可以测农药总量是否超标,但无法查出农药的种类;武汉这次实行的是定量检测,可以xx到农药的种类和含量,但每次检测费用高达2000元。而海南之所以采取定性检测,因为全海南只有一台定量检测设备。是设备过于昂贵,还是我们的检测技术需要改进,很值得反思。而且鉴于定性检测的缺陷如此明显,有无必要强制推广定量检测,也值得考虑。

当然,这还只是就农药的使用而言,至于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污水菜等,由于属于更深层次的隐性安全问题,未能引起重视,流入餐桌的可能性就更大。更可怕的是,这种危害通常都有个长期累积过程,短时间内很难发现问题,如何在检测上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道理上说,蔬菜安全要从种植环节和流通环节一起着手,xxx检测。但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尚须提高的前提下,依靠菜农现有的种植技术和道德素质,要想把好蔬菜安全关,很难做到。那么检测体系就更要发挥应有作用。设备不够要添设备,技术缺陷要赶紧弥补,体系漏洞要尽快堵上。蔬菜有毒了,要靠检测体系来杀毒。而倘若检测体系本身有“病毒”,又如何保证蔬菜的安全?(李龙 广州日报)

转发到:

关键词:毒豆角拷问蔬菜检测体系

郑重声明:资讯 【毒豆角拷问蔬菜检测体系】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