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医应用xx中成药的几点建议---李佩文--郑博士在线的BLOG
      中医用西药,西医用中药在我国已经是普遍现象。在肿瘤临床工作中,xx中成药主要为西医所用也成为现实,这表现了医务人员采用多种xx手段的广阔思路,也反映了病人力求采取多种xx手段早日康复的渴望。但在学多国家法律中,中西医各自的xx手段有着严格界定,中医只能用针灸、中药,连注射器、血压计也不能用;而西医则只能用西医方法xx,用中药属违法。在中国,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并存,目前对彼此用药尚无严格规定,只要用之得当,并无厚非。这种“中国特色”,为医生采用多种方法xx而提高疗效是有益的。
      早在晚清时代,西医传入中国,两种医学并存,彼此影响,当时张锡纯已采用中西两法xx,撰写了《医学衷中参西录》。1956年,***主席发出“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的号召。1958年,xxx在批示“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以后,有许多的西医专研中医业务。2001年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再次强调“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21日又批示“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可见,发展中医药学、促进中西医结合,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3种医学共同努力的任何。目前,中西医院校的教学互有交叉,从事西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大有人在,从事中医研究的西医也不少,可见在中国中西两种医学彼此并不陌生,中医师也用西药、西医师也用中药早已既成事实。两种医学相互借鉴、彼此渗透,取各家之长,优势互补,是提高疗效的大好事。不必争论什么是中西医结合的定义,只要对xx有利,多一个方法总比少一个方法强。
     4、国际交流中,外国人更希望得到传统医学的信息,但出国者又以西医居多。由于注射剂等新剂型并非传统的给药途径,一些深奥传统的中医理论不能xx用于一些新剂型,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新中成药研制日渐增多,这也给西医探讨中成药创造了机会,所以近年来在国际讲坛上,由西医讲授中药颇为多见。当然也存在经营管理、床位使用率的统计以及一些社会因素等诸多原因,促成目前大量xx中成药由西医使用的现象。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xx原则。目前,抗肿瘤中成药大多以现代医学的病名来统领xx范围,无论中医、西医者,一看就懂,辨病用药顺理成章。但在辨证要求方面,并非全部都用药准确。例如,老年体弱的肿瘤病人多xx,西医大夫常给大黄、蕃泻叶泡水饮之,一用则同,不用则更家xx。从辨证沦治出发,年迈者多血虚肠燥,肠失濡润,应以养血补气为重,用何首乌、肉苁蓉等。而大黄、蕃泻叶苦寒泻热,用于胃肠实热证,多见于温热病结xx。老人虚寒体质的xx如用大黄、蕃泻叶临时通便,可引起乏力、虚弱,甚至xx,并容易发生停药“反跳”。西黄丸广泛用于各种肿瘤,从辨病论治出发,用于任何癌症都无可厚非,但从辩证出发,该药为xxxx药,牛黄为君药,味苦性凉,非实热证不宜。故本品适合的病人应用热毒内阻、xx热痛、口干口苦、xx尿黄的症状,而对于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小便清长、大便稀薄等到脾胃虚寒的病人,虽然同是肿瘤病人,也应慎用本品。有关辩证信论治的知识,应提倡西医多与中医切磋。
      中药与化疗药在成分上有诸多不同之处。一个中成药哪怕是一味单药饮片也是一个复方,它不像化疗分子式清楚,作用靶点明确。中药是多种成分作用于多层次、多靶点,其疗效也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单味药材入药的,不追求提取到单一成分,要考虑到中药多种成分群体协同的特色。对患有相同肿瘤 而病证不同在人体,用同一种药则不一定能重复出相同的结果。其二,中药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这在抗肿瘤中成药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功能上具有双向性,如三七数粉、云南白药等能xx,又止血,为xx止血药,用于血瘀出血。这与西药促凝血药维生素K或凝血芳酸的机制正好相反。xx中成药双向调节作用还表现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补益作用与xx作用往往不能截然分开。例如参一胶囊为人参提取物,人参为补药,但提取出人参皂甙Rg3却为xx药。在复方中成药中,如艾迪注射液、复方斑蝥胶囊、康艾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等都含有人参和黄芪,具有提高血象和维护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但也都含有软坚散结、xx化瘀的抗肿瘤成分,成为xx的中成药,这显然与西医的化疗药不同。其三,多数的xx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在稳定瘤体,延长病人带瘤生存时间,维护病人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 特色,这应是评价疗效的重点。在肿瘤攻击性xx上,按放疗和化疗的标准去观察中成药对局部肿瘤大小的消瘤作用则往往不如西医方法来的猛烈迅速,这时如采用中西两法配合得当,则xx的结局将会更为理想。
      1、xx中成药也有毒性。xx中成药有些也有毒性,中医有“以毒攻毒”之说,有的毒性成分恰是有效成分,其不良反应虽然不像化疗药那样毒性猛烈,但有些成分复兴作用发生缓慢而隐匿。如现有的xx中成药中,按原料药材统计有毒的成分包括山慈菇、土鳖虫、干漆、守宫、斑蝥、蟾蜍、蜈蚣、金蝎、马钱子、九香虫、蕲蛇等。这些原料药的毒性有些经加工炮制已发生变化,有些经严格配伍而突出其疗效,但不能认为xx中成药没有毒性。一般说这类药骨髓抑制及神经毒性明显小于化疗药,但肝肾功能的毒性也应提防,要及时做相关检查,并也应按疗程用药。
      2、一些不良反应是因用药不当引起。如消化道反应多表现在与中医证侯不一致引起的,如虚寒体制的病人用了寒凉xx引起恶心、呕吐、腹泻或胃脘不适,而实热体制的人则没有这些症状。如果吧热性抗瘤药用在实热体制的病人,会引起口腔溃疡、咽干口燥、尿黄xx,甚至发热、出血等。一些因感染发热或癌性发热的病人仍然大量应用含有人参、黄芪等温热之品,可引起发热持续不退。
      3、用药剂量和疗程方面应仔细斟酌。中药剂量没有像化疗药那样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使用,剂量范围尺度又比较宽,疗程长短不如化疗药严格,用几个疗程或几个周期也没有统一规定。这就要求使用者在用药时仔细参考病人体重、病程、体制等因素。在配伍用药上,中药没有化疗药那样的固定方案,几种中成药配合协同增效的研究较少,前瞻性、大样本及盲法的研究不多,一般注射抗瘤药只用一种,可配合口服汤制及其他口服中成药病情较重、症状较躲着用药种类也较多,长期无症带瘤生存者,应逐渐减少病最终停止用药。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西医应用xx中成药的几点建议---李佩文--郑博士在线的BLOG】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