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规范廊坊市健身市场的建议

关于如何规范廊坊市健身市场的建议

 

一、        廊坊健身市场分析

 

1健身市场潜力挖掘程度有限

廊坊市委、市政府确立“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商务休闲中心”的发展定位,势必进一步加快对接北京步伐。随着交通一体化,廊坊健身市场越来越受北京健身市场辐射。2010年河北省第13届运动会在廊坊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廊坊全民健身产业发展,人们健身意识增强,这都为发展健身市场带来机遇。

目前,我市健身市场处于导入期,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白热化的竞争状态。在美国,有13%的人口已经成为健身俱乐部的成员,这个数字基本达到了饱和状态;中国大城市,有不到3%的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而去健身房。在廊坊,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一种健身概念,这对开拓健身市场是障碍,也是一种机会,机会就意味着开发潜力。

廊坊健身市场既有政府投资,也有民间资本融资。全市400万市民中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4%(全国平均水平37%),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6人(国家标准是:力争到2010年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2人),建成全民健身路径300多条,基层体育指导站1500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12个,青少年俱乐部11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已有12所。但市区健身房不足十家。

随着大众健身消费的进一步活跃,民营资本将会以更大规模进军体育健身市场,廊坊作为中国第三经济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有着进水楼台的xx区位优势,不久必将成为河北的经济特区,开发京津地区廊坊是绕不过去的,廊坊的健身市场会更明显地受到京津乃至国外健身市场的影响。

 

2经济发展刺激健身消费支出 

 

如今,人们对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作用有了新认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行为的转变,市民对健身、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增长,将大大刺激该市场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当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加深、并真正懂得健康的价值时,健身休闲娱乐消费便会成为体育消费的主流。

近年来,廊坊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城镇居民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需要的充分满足,社会非物化商品将逐渐成为商品消费的重要形式,以满足人们较高层次需求。体育健身商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非物化商品,或者说是一种精神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2007年,城镇居民用于健身活动的人均消费支出是4.4,尽管基数不高,但比上一年增长46.7%2009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反映廊坊城镇居民健身需求发展的强劲势头。

在廊坊,体育运动、休闲健身正逐渐成为社会的健康时尚和市民的生活需求。

 

3生活方式转变提升健身意识

 

影响健身房经营效益最直接的是人们的健身和健康的观念强弱以及由此带来生活方式的改变。

经济发展决定生活方式的转变,随着大众体育健身的发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人们健身意识增强,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加xx,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事实表明:体育已经成为很多社会成员生活方式中一个重要内容,成为当代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且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们参与体育运动越普遍。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让生活体育化,树立一种终生体育意识,通过体育运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意义。

在廊坊,体育运动、休闲健身正逐渐成为社会的健康时尚和市民的生活需求。

 

4余暇时间提供健身保障

 

余暇时间是人们直接参加体育活动和接受体育文化的基本前提条件。我国政府实行5天工作制,使人们有了更多可随意支配的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来放松。

我国城市居民每天的余暇时间里,无事可做的时间为48.77分钟,美国为7.1分钟,我国居民的余暇时间正在增加,但在余暇时间的使用上存在着很大的浪费。

各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是增进健康、xx疲劳、愉悦身心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对因人体内运动不足而引起的现代“文明病”有预防作用。因此,参加体育活动成为我国城乡居民合理利用闲暇时间的重要形式之一。

廊坊的工作生活节奏远没有达到大都市的紧张程度,积极引导人们把余暇的时间用于体育运动和娱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二、        健身市场存在问题

 

1、企业管理存缺陷

我市健身市场起步较晚,直到本世纪初,市区还谈不上有一家严格意义的健身俱乐部。

10年来,市区诞生一些健身房,也进行了市场尝试,但效果均不太理想,致力于器械训练的金火健身中心、宏力健身房等专业健身房相继倒闭,深圳好家庭入驻廊坊经营全民健身中心难以为继,于2007年撤出。这些健身房之所以昙花一现,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缺陷,他们把经营俱乐部变成一种赚钱的工具,投资后,认为有场地、器械、私人教练就是一个健身俱乐部。通过开业之前炒作,有可能吸引一部分会员,然而内部的服务体系、运营机制根本就不完善,会员起初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值,后来不得不失望地离开,这样的俱乐部维持一两年就会倒闭。

2价格战引起无序竞争。

2005年之后,廊坊出现了几家大型的健身场所,经营面积少则数百,多则数千,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健身器材,有的健身会员多达数千人,健身房也开始注重健身教练的培养。然而,健身场所的增加带来的不是这个行业的整体提升,而是价格战,一轮轮的优惠狂潮注定只能是一家家健身店一时红火,之后便是会员流失、缩小店面直至停业。其中,北京xx的健身品牌———“马华健身悄然退出了廊坊健身市场。

2009111,被称为廊坊{dy}健身品牌的活力多银河店宣布倒闭,商家解释说活自20086月,廊坊健身市场进入疯狂价格战,后续的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甲流对活力多的经营造成了巨大冲击,活力多不得不关闭。


  3
健身房存在安全隐患。

 

所有人去健身房目的是为了获得健康,然而健身房自身却存在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健康隐患,在经营管理上非常不科学。

目前,《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体育部门失去了对健身房的管理权限,健身教练准入门槛降低;工商、卫生、环保、消防等不能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一些健身会馆的经营者素质不高,安全责任意识麻木。

健身房普遍存在的有一定程度的建筑污染,如存在建筑水泥中的氨气、放射性氡以及室内装饰和室内家具造成的甲醛,这些对人体危害非常大,可以致癌或血液病。

噪音污染。音乐是调动情绪的关键,但如果不控制音量,会成为人们听力的杀手,国家规定娱乐场所的动态噪音不得超过85分贝。

空气污染。由于人们运动地面扬尘以及衣服、鞋袜、表皮脱落等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这些颗粒可吸入人体呼吸系统,导致各种疾病。另外,室内人员密集,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人产生恶心、xx等不适,通常,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不超过0.15%,有些健身房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正常的4——5倍。至于有的健身房个别教练和会员吸烟,无论是对自己还是正在做剧烈运动深呼吸的会员来讲更是极大危害。

健身器材的卫生。据卫生检测表明,许多健身器械的把柄上带有病原微生物1.6万——5.8万个,由于缺少清洗和xx,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此外,健身房办会员卡时,根本不对会员身体进行严格体检,有的为谋求一时的经济效益,一味取悦会员,甚至会员带着小孩、醉酒者、高血压患者等人群统统来而不拒,给健身房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健身不当或健身缺乏保护措施造成损伤更是经常发生。

xx以上安全隐患,即需要先进的科技设备,更需要经营者与教练自觉提升责任意识,科学管理、正确指导训练。

三、如何规范健身市场

1、鼓励民间、高校成立xx等各类协会,培养合格教练,积极开展各类比赛活动。

2、抓住市场准入证,大力弘扬企业的健身文化,用企业文化舞动经营。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人性化服务,会员对会馆产生一种‘家’的感觉,健身文化走进每个家庭,让廊坊产生更多的运动家庭,人人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做俱乐部最难的是服务,企业文化是内在动力。俱乐部不仅要提供优质硬件设施,更要强化健身文化氛围,培养{yl}教练,尽心竭力为大家服务于细节之中。会馆每个月都要组织会员外出旅游;每逢节日,教练与会员同台献艺,自编自导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会馆可以不定期组织跑步机上马拉松、卷腹、卧推等诸多项目比赛,评选“塑身明星”、“减脂明星”、“健身明星”,枯燥的器械训练充满了活力与趣味,吸引会员参与。通过对服务功能、水准的恒久保持和拓展,达到对客户持久地产生吸引力的目的,这是社会服务类型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手段。

3、与京津知名健身俱乐部联手打造廊坊健身市场品牌。

4、营造全市健身文化氛围。大力培养市高级职业健身指导师、高级运动营养师,靠专业技能指导会员科学训练

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俱乐部的教练,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对会员有针对地进行科学辅导,这样才会使得会员短期内达到健身效果,赢得会员信赖。

比如,一个教练应该懂得,做xx器械训练,身心合一是非常重要的,达到心神与肌肉的沟通,心里想着,即能将血液输送至某一肌肉。

教练对健身房的健身器械合理摆放都应了然于胸。如功能相似的的器械应该放在同一个区域里。有氧运动器械应该依次摆放,同时周围应该设置一些刺激视觉的装置,例如窗户或电视等。负重训练器械应与有氧运动器械分开摆放。自由负重设备应该摆放在相应的器械附近,因为训练者往往会从一种负重训练中吸引到另一种负重训练中去。

5、工商、体育、环保等部门严格健身市场准入制度,定期检查,监督健身房诚信经营,xx健身房安全隐患,给会员创造一个温馨、文明、洁净的健身场所。

6提供健身营养法则

很多会员到健身房是为了塑型增肌,仅提供科学训练方法是不够的,教练还要让会员掌握营养法则,这需要教练具备丰富的科学知识储备。

比如,要告诉会员与身体健康、xx直接发生关系的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糖)、矿物质、维生素、水和纤维等七大类。食物种类要丰富多样,才能保证营养齐全,要合理提取、科学提取。还要懂得运动前饮食规则、运动后饮食功能与规则。同时能够正确解答会员提出的各种健身遇到的问题。

7适应大众体育健身消费,多元化投资,培育龙头健身企业,改变我市健身企业整体上“小、散、乱、差”的局面。

硬件设施是衡量一个健身房专业与否的重要标志,必须完善硬件设施。

8在经营内容上,向多元化经营转变,进一步拓展产品链,体育健身与餐饮、美容美发等相关经营进一步融合,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档次的产品组合、服务组合和营销组合将不断出现,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将成为企业竞争核心。

9细化健身市场,创办个性化健身房。

健身俱乐部核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导消费、创造需求的能力。消费者对不同档次服务项目多元化,要求健身市场进一步细分、个性化。如有氧健身操,既可以根据年龄开发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儿童甚至婴幼儿有氧健身操,也可以根据性别、职业开发男子健身操、女子健身操和经理健身操、公务员健身操等,还可以根据健身操主要功能开发xx健身操、塑型健身操、减压健身操、康复健身操等。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如何规范廊坊市健身市场的建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