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整理文件夹时神秘出现联想今日教改会议有感

(往年应付差遣所拼就文章,不算原创,特此说明。)

“国家必须以精神力量弥补躯体损失,正是由于穷国,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国,办亡国!”这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在拿破仑入侵时针对建立柏林大学动议时所作出答复,而威廉本人却恐怕是普鲁士历史上较为平庸国王之一,其功绩决不能与先祖弗里德里希二世比肩。然而,正是一位这样平庸国王都能达到这样高度认识,普鲁士才能从亡国边缘被挽救回来,最终成为世界列强。

由此可见,教育发展对国家发展有深远影响。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展露以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之中。与此同时,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人才缺口慢慢弥合。但是,相较于我国巨大人才空白来说,实际上我国教育依然难以满足国家发展所需。

对于国家来说,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组成国家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义务教育重要性在于提高人口素质。1871年,普鲁士元帅老毛奇针对普法战争作出评论:“普鲁士胜利早已在小学教师讲台上决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扫除文盲2亿多人,使得我国人口素质空前提高,这实际上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先决条件之一。

伴随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经济结构改善,对于高等教育人才需求量也逐步上升。从提出211计划到985计划,到“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成就。

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大学则是不可或缺平台。

通观我国经济结构布局,可见优秀大学多分布于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而在985计划中也可看出此特点。(一期:、北京大学、、;二期:)。

高等学府多分布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改革开放关系密不可分。而在老工业基地,为适应重工业发展,也有知名学府。大学吸引资本流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资本流入也刺激大学科研工作开展,步入良性循环。

梅贻琦:“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实际上,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不需要担心大楼,威廉三世已经贡献出王子宫)

只有知识才能照亮整个民族思想。

教育挽救我们自己,我们家庭,我们国家。

(美国教育

美国早在是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6年美国独立时,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哈佛、耶鲁等10所学院。殖民地时期初等教育相当发达。新英格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老骗子撒旦法),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做法,超过其宗主国-英国教会办学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优势。

16361028哈佛学院注册成立,相继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学院、英王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泽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当时普鲁士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思想,美国各地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zxj}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第二《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平民化"方面大大{lx1}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对财富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高知识人才,当对财富渴望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xx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dy}架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一员。

据统计,1870-1940年,美国人口增加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90倍。当时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18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中国到1998年才有1万多一点高中。由此可见,美国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科技,靠先进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dy}。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xx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85年启动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代表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宏大工程。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成果,打造21世纪新美国人。

大国崛起靠科技,国与国之间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较量,是人才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xx。失去创新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zx1}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纯银打制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日本教育

1973年石油危机前后,日本认识到自身在资源、能源供应方面极度依赖国外严重性,决定实施科学技术立国新战略。出于这种认识,日本大力开发自动化产品,建立新资源开发和供应相结合体制,倡导开展全民节约资源、能源活动,调整产业结构,拓展国内市场。由此,很快就克服石油危机影响,并把资源、能源供应紧张国际环境,作为其经济技术再次超越欧美国家绝好时机加以利用。

而科学技术立国前提在于国家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日本教育普及度是促成战后经济飞跃因素之一。

由此联系到明治维新时。

早在幕府时期,日本寺子屋就已经非常普遍,民众往往都受过一定教育。

1871年,江藤新平颁布《学制令》全国设立8大学,256中学,53760小学。

1877年,工部省改工学寮为工部大学校。文部省合并昌平学校、开成学校、医学校为东京大学。

1879年,《教育令》取代《学制令》,但是学制令留下日本基本教育框架对日后日本教育,甚至日本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885年,伊藤博文任命森有礼为文部大臣。1886年,《学校令》确定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由《帝国大学令》、《师范教育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组成。将培养忠顺臣民与科学专家结合起来。

1890-1894年,井上毅任文部大臣,先后制定《实业补习学校规程》、《徒弟学校规程》《实业教育国库补助法》《简易学校规程》,为培养近代产业技术基本知识技能初级技术人才工人奠定基础。)

如果广大人民群众能坚持看到{zh1},加上一句最近得知胡适言论:十八年学制也罢,十五年学制也罢,都是专家认真制定而出,都很好,关键是政府、学校能否认真做去。(好像是如此)在今天,吾等可谓高考也罢、素质教育也罢,关键在于能否认真做去。希望教改不要成为书商、出版商、印刷厂、造纸厂发财致富,牟取暴利谎言,总在想教育部、教委会不会是书商、出版商、印刷厂、造纸厂投资方,毕竟教改给学生感觉是过去简单有序几门课、几本书经过注水与拆分变成杂乱无章一堆课、一堆书,看上去教改就是为教育部、教委借政绩而升官,书商(包括教科书、教辅书)借出书而发财特意准备一场丰盛宴会。商家牟利无可厚非,政府乱政罪大恶极,拿中国一代人做改革实验品,以此铺就仕宦坦途,无语......



郑重声明:资讯 【教育随笔—整理文件夹时神秘出现联想今日教改会议有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