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小站




那天在网上偶尔结识了一个来自广东云浮的网友,勾起了我近二十年前的回忆。那是一个春夏交接的季节,我离开了原单位,来到了这个以前听都没有听过的粤西小镇云浮安塘,开始了我的下海经历。多少美好的回忆,多少个人生的{dy}次都留在了那里......那里虽然是我的人生的一个小站,但从那时起便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那是一个位于粤西的偏僻的小镇,再向西靠近广西,西江从附近流过,在小镇的东面有一个小小的车站,因为是支线每天只有一趟列车经过,记不得从哪里始发开往肇庆,一般我们要出外办事总是乘坐这趟车,然后在肇庆转乘.两间平房,三两个工作人员,一个青石铺成的月台和月台上的落满灰尘的站牌似乎就是车站的全部。清晨那些要出外的人们或背着竹篓或提着蛇皮袋三三两两的站在月台上。远处那条绿色的长龙裹挟着白烟“呼哧...呼哧”的慢慢的爬来。人们有秩序的登上列车,随着它去向远方......

这个镇子在公路(不知是省道还是国道)的两旁,路边零星的有一些铺面,当地的人们把它叫“士多”,也许这个英文STORE的译文还有些洋气这时你似乎才能感到这里离改革的前沿不是很远。店铺里的东西不土不洋的,在内地好像也看不到,虽然感到很新鲜但也觉得也没有多少档次。我喜欢去的一家店记得在路的南面,店里的女主人是一个白发老太,操着一口还算标准的普通话,据说她以前是镇上小学的教师。之所以喜欢去一则是因为比起其他店需要指手画脚的沟通在这里语言障碍小得多,店里的东西也还算丰富,小到针头线代的苏联老歌。能看得出脑,大到夹克长裤,油盐酱醋,书本纸笔基本都有。最主要的是老人很健谈,她似乎感到我们这些镇上聘来的“北佬”(当地人对我们的称呼)好像还有点知识能谈得来。我们经常光顾,边买东西边聊天,聊的高兴时她老人家还哼唱几句五六十年那个年代对老人的影响,或许当年的她也是一个像“阿廖莎”一样的热血青年。至今我喜欢唱那首“三套车”好像就是她感染的我。

{dy}次接触“卡拉OK”也是在这个小镇上。作为内地招聘来的所谓知识人才镇上对我们很重视,政府的领导经常招待我们,隔三差五在公路边的那个镇上{zd0}的“XX大酒店”(现在充其量也就是个卡厅带餐厅)唱歌,吃饭。那时还没有盗版,一张碟要花数百元从广州或香港带来,唱一次歌也算够气派的了。那时的碟片比大号盘子还要大。我们在那里尽情的吼叫着,以此来打发我们工作之余的无聊和无聊时对家的思念。直到现在很多歌曲我在还时常哼起。

   说到吃的那就更加离奇,好像广东人什么都吃。那时候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也差,什么果子狸,银环蛇,澳大利亚巨蜥肉我都尝试过。把猫和蛇炖到一起叫“龙虎斗”;把蛇和鸡炒到一块美其名曰:“龙凤呈祥”等等,记得有一个季节吃荷花雀,不大一点的蜂鸟,按只卖,好像很贵的。有一次我代表单位请客,客人点的菜,我也没在意,上了一碗鸡汤很鲜美,觉得很好吃,待吃完去埋单,那个汤居然要我了三百元(那时的三百可不是一个小数字),我一问才知道是猫头鹰汤,我的天哪......现在想起来很是后怕,要是当初我是{dy}个“非典”那就罪过大大的了。一次我和一个广东朋友开玩笑问:“你们什么都吃,那么吃蚊子吗?”,你猜他怎么说?他居然一本正经的回答:“那多麻烦,要抓多少才够一盘”哈哈......笑得我都直不起腰。

   说到通讯,当时传呼机在内地还是一件稀罕物,极个别有呼机的人总是把它别在腰部最显眼的地方显摆。可镇子上呼机已经相当普遍了,有身份的人更是拿着比玉米棒还要略粗的“大哥大”了,他们总是把它插在屁股后面的裤兜里,鼓鼓的(广东人屁股本来就大,这样就更大了),天线露在外面,好像表示——这么贵重的东西我都不在乎,可想我的谱子有多大。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平日里手拿锄头的农民大多都有呼机和当时市面很流行的“嘉陵70”摩托,日子一久才明白过来,当时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到处都在大搞基建,需要人手,亲戚朋友有消息一呼,摩托一骑,呵呵正所谓先下手的为强吗!可见当时珠三角人对时间和效率的理解。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情让我至今难忘,一个星期天的早上,镇上派车带我们到肇庆的七星岩游玩,那美丽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了我,碧水蓝天,青山绿树,仿佛到了人间仙境一般。在一处铺满绿苔的岩崖下有一个青石棋案,一位出家人身披土黄色长袍正和一位闲者对弈,远远看去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煞是惬意。我走上前去观看,正道入神出,忽然响起“哔哔”的呼机声,我四下张望并无他人,正在纳闷,只见那和尚掀起袍子,掏出一个摩托罗拉汉字呼机,我惊异的望着他,他熟练地翻看着,然后略带歉意的对那位闲者说:“不好意识,有点生意要去,有时间在玩吧。”然后匆匆离去了。

   云浮历史上就是石材之乡,盛产石材,xx的云石就产与此,是大理石的一种,黑底白纹异或是白底黑纹,花纹有的像天上飘逸的云彩,有的像一幅水墨上水甚是好看。故此当地有着传统的石材加工行业,随着国家的开放,建筑行业的兴盛,这里的石材加工业更加的生机勃勃,在镇子的道路两旁一家挨着一家的石材厂,材料有当地的云石,也有各地的名石拉来加工的,各色各样,五彩缤纷,俨然是一个石材的博览会。

   随着国家的开放,一些西方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我没有去过香港,更没有到过国外,不敢妄自评价。但好些以前在内地听都没有听过的事情就发生在了你的身旁。正向我前面写的那样很多外来的东西在这里被仿制的不土不洋的。呵呵,感到很有意思,这也许就是有中国特色吧。吃完晚饭,站在阳台上看看外面的风景,总能看到路边三三两两的女郎浓妆艳抹,挥动着手臂拦截过往的长途卡车,偶尔也有车停下,小姐们涌了上去,和司机嘀咕了些什么,其中一个或两个窜上车去,那车关上门疯子一样飞驰而去.......时间久了知道了这些人都属于低档次的,大部分来自贵州那些偏远山区,稍微上点档次的都盘踞着酒店酒楼,各有帮派,有四川帮,东北帮等......她们经常为争码头打得不亦乐乎,据说做几年皮肉生意赚的钱数字相当惊人,以至于老公给老婆拉皮条的,嫂子带着小姑子的,甚至于娘们俩齐上阵的屡见不鲜,然后回家盖楼,嫁人享受下半生。有一次政府打黄,小姐们纷纷躲避,据说银行里的现金都不够取。呵呵,这个产业也算是暴利行业吧。在当地稍微有点名堂的人,几乎夜夜泡在酒楼,歌舞升平,寻欢享乐,拉拢关系......有的甚至就是在家门口。我甚是不解,如果在内地,家属早就把酒店踏平了。可那些家里的娘们们似乎什么也没看到,令人不可思议。

   写到这里我想暂告一段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不辞而别离开了安塘,在要走的头{yt}晚上我写了一份辞职报告塞进了总经理(也是我{zh0}的朋友之一)的门缝。在安塘那一段日子是我今生一段特殊的经历,值得回忆。在那里,在那一段时间里我结交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他们的质朴和诚恳让我至今难忘,在我的人生中这只是一段很短的经历,仿佛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小站,但哪一段经历改变了我很多原有思维和观念,对我以后的道路起到了巨大的影响。(有机会在续)



郑重声明:资讯 【人生小站】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