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装饮料说明书你看得懂么?

罐装饮料包装上常出现添加剂成分,它们经常要面对来自科研机构的质疑,现在就来搞清楚它们的真面貌:

1、山梨酸钾(山梨酸)

防腐剂就是坏东西——也未必,山梨酸和美味的水果梨没有关系,它是目前使用的主流安全防腐剂,可以被身体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残留,在标签上看见它不用害怕。

2、苯甲酸钠

另一种较多被使用的防腐剂,摄入过量会导致肝、肾疾病,有研究指出它和维C相互作用会产生致癌物质苯,虽然国家仍然允许在部分行业中使用它,但如果你看到饮料标签(特别是果汁)上有它,{zh0}别碰。

3、阿斯巴甜

主流甜味剂,高甜度低热量的它很受宠,但也一直面临着“代谢产物导致不良反应”的争议,目前官方认定它是安全的,广泛用于各类饮料中。阿斯巴甜受热会失味,所以这类饮料不宜热饮。

4、柠檬酸

存在于柠檬,柑橘等水果中的有机酸,亦是重要的添加剂,主要作用是改善风味和通过增酸来防止饮料腐坏。但长期大剂量食用有可能导致体内钙流失,有胃溃疡或是龋齿也要离柠檬酸远一点。

5、安赛蜜

不会在身体时代谢的甜味素,它的好处是怕胖的人和糖尿病人很适用,但带来的坏处就是需要人体将它原样排出,增加了排泄系统特别是肝、肾的负担,儿童不适宜饮用添加安赛蜜的饮料。

6、着色剂

它是一个庞大的家庭,基本上,只要单词的{zh1}一个字是颜色,你便可以将它判定入着色剂家族,如红曲红、姜黄、辣椒红等,《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文规定了哪些色素可以在食品中添加,但婴幼儿食品和牛奶中{jd1}不应该出现着色剂。

7、六偏磷酸钠

饮料中常见风味剂,对改善味道、延长保质期都有作用,但它含有微量的砷、铅等重金属元素,虽然仍在安全标准之内,但长期大量饮用对身体的危害不言自明,请注意控制。

8、xxx

虽然咖啡已经可以归入某些人的食粮范畴,需它来提神——纵然成瘾也没关系,但它除了刺激神经系统外,还会加重肝和肾的工作量——要把它从身体中代谢出去。

9、乙基麦芽酚

虽然名字听起来并不是那么味美,但它的确是不错的香味增效剂,同时有增甜与延长饮料保存期的附加功效,安全性得到了高度认可,可以放心。

10、牛磺酸

因为许多饮料以前添加牛磺酸而现在取消了,所以让人觉得它不是什么好东西,其实它是一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用于运动饮料、功能饮料中的作用是有效地保护剧烈运动后的心肌并且抵抗疲劳,存在的争议是摄入过量有害,所以一部分饮料减去了牛磺酸,但如果要控制饮用量就没有问题(每日不高于0.5罐)。

11、木糖醇

大家公认的健康甜味剂,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热量很低,在防龋齿的口香糖中大量使用,但饮料中使用木糖醇却有副作用,它在胃中无法分解,会直接进入肠道,肠道也只能吸收很少一部分,所以,木糖醇容易在肠道累积,导致腹泻等疾病。

读饮料标签要三注意:

1、注意小字:虽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法规,对标签上关于食品属性的名称字体大小有明确规定,但橙汁(大字)饮料(小字)这种搭配,还是经常让你误会,在阅读标签时,一定要仔细看全,不要漏过那些“我们希望你忽略”的小字

2、注意顺序:

各类主要成分在配料表上出现的顺序,是严格地按照用量多少来排列的,用量多的在前少的在后,但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依序排列,所以,当你看到标签上维生素排在山梨酸钾前头时,并不代表维生素加得比山梨酸钾多——只是因为它们的用量都不会超过2﹪。

3、注意统称:

当成分里出现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这些类别名称单词,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国家规定这三类是要写清具体名称的,如姜黄、乙基麦芽酚等,使用统称则不排除暗中别有花样。



郑重声明:资讯 【罐装饮料说明书你看得懂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