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0年以后,货币政策开始回归正常化,政策渐退和经济复苏的交织,增加了股市运行的波动性,也使投资者的适应性预期面临修正。在修正过程中,特别是预期混沌的情况下,股市的震荡调整频频出现。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退出路线和经济复苏轨迹变得日益清晰,使得预期在修正后得以重建,股市也因此重新进入企稳回升的阶段。 大盘相对安全 在流动性对股市支持弱化的背景下,企业盈利的增长成为股市的核心驱动力。在前期股市的震荡调整中,对盈利预测的下调,已经有所消化。随着2009年报业绩的公布和2010年增长预期的稳定,市场底部提升的基础正在加强。 结合对2009年业绩增速的预测,可以认为,动态市盈率20倍是合理的估值底部,而当前沪深300和全部A股的2009年动态市盈率均为20倍左右,2010年的动态市盈率已经低于20倍。同时,两市的权重股基本处于低估值的状态,银行、煤炭、石油、石化的估值低于整体市场。整体市场处于估值水平的下沿、权重股估值优势明显,这两个因素增强了当前股指的安全性。 内需型行业强势 2月份的A股市场基本上呈现了企稳后回升的态势,主要指数均录得上涨,特别是代表中小盘股票的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涨幅尤为突出。 行业板块方面,内需型行业继续表现强势,以民航、医疗器械、交通仓储、汽车及配件、酒店旅游、家电为代表的消费品及消费服务类行业涨幅居前。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到春节期间消费需求旺盛的推动;另一方面,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之后,国内已经具备了消费升级的条件。 与内需型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产、资源类行业,表现相对较弱。对流动性的管理措施抑制了资产价格,并引发了与资产价格联系紧密的证券、保险行业的调整;银行股由于存在通过再融资来补充资本金的需求,在弱市环境下,市场将其理解为扩容的压力,导致银行股价表现疲弱;受到欧洲“小猪四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风险偏好下降,高风险资产受到短期回避,避险资金追逐美元导致美元指数上涨,从而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承压回落,从而拖累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股的表现。 市场风格方面,相对于大盘股的弱势表现,中小市值个股受到主题投资的推动而表现突出。正是由于大小盘股的分化表现,使得在风格指数方面,小盘指数整体涨幅居前,而大盘指数则处于整体性调整中。市场的风格特征依然由小盘股主导,大小盘股的相对超额收益剪刀差始终处于不断拉大的态势,目前小盘股相对大盘股的超额收益已经达到60%,距离2001年8月份的历史高点水平仅7个百分点。而小盘股与大盘股的估值比值也始终处于5倍左右。由此意味着,市场依然存在风格转换的压力,但短期内来看,转换的动力还需要酝酿。 增配周期性行业 3月份的行业配置,我们依然强调“内需+周期”的双轮驱动,内需型行业的核心配置,周期型行业是交易性配置。但是考虑到机构对于去年配置的调整,将会增加内需型行业在二季度跑赢大盘的压力,因此,3月份需要关注交易性配置,钢铁、化工、有色、运输等行业的周期景气变化,有望引发阶段性行情。 行业景气上升所决定的业绩增长,将成为3月份股市上涨的主要驱动力。从经济复苏的路径来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去库存化以及资产价格的修复,然后是财政政策刺激下的内需型先导型行业的{lx1}复苏,表现为家电、汽车等消费品的复苏以及收益于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的基建、建材、机械等行业的复苏,之后是与强周期型行业,如化工、化纤、钢铁、信息技术和纺织服装等行业。 从目前公布的业绩快报来看,2009年部分行业扭亏为盈,如造纸包装和化学原料药等行业,化学药行业利润增长5倍左右。食品、电气设备、农业、医疗器械、汽车、电力和房地产等行业利润增速较高,建筑业、计算机硬件、纺织服装、中药、通信和建材等行业利润增速也超过30%。 目前,经济复苏以及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周期型行业的景气度上升,表现为企业盈利快速增长。从2009年业绩预告情况来看,周期型行业第四季度利润环比第三季度普遍大幅增长,如通信、煤炭、软件、化工、计算机硬件、纺织服装等行业利润季度环比增速都在40%以上。 从2009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来看,食品、医药等需求稳定行业、受益于高额投资的电气设备、建筑业、建材等行业和消费强劲增长的汽车、家电等行业已经率先复苏,信息技术、化工、化纤、纺织服装和造纸包装等行业的景气度真正提升。 1月份的物价指数显示,PPI大幅回升且增速超越C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加速上行,意味着工业企业销售产品价格上涨,并带来企业收入的增加。通过比较2009年8-11月和5-8月的单季收入增速和毛利率变化,我们发现,在工业行业里,黑色及有色金属矿采选、造纸包装、橡胶制品、供水供气、饮料制造、家具制造、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专用机械设备制造这些行业的景气度{zg}。(天相投顾宏观及策略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