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的家_汪建中_新浪博客


 

鸟儿的家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动物,都应有家的吧?比如虎有虎穴,狼有狼窝,蜂有蜂巢。那么,鸟儿们的家究竟是一种什么模样呢?如果你感兴趣,就随我一道去看看鸟儿们的家。

 

——题记

 

 

世界上的鸟儿,有近万种,它们生息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有的一辈子都生活在大海上,比如鸥鸟类;有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比如百灵和鹰类;有的一生一世都生活在湿地里,比如鹭鸶、丹顶鹤;有的则永远生活在高山上,比如岩鹰、野鸽、斑鸠、鹦鹉、黄鹂;还有的鸟是长期与人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生存状态,比如燕子、麻雀之类……可以说,鸟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是千姿百态的。尽管如此,但鸟儿们的家,无外乎就十来种形态,而这每一种形态的鸟巢,都会叫人产生无尽的联想与渴念。

下面,我就来说说这十来种形态各异的鸟巢。

 

一、浅巢

   

所谓浅巢,是相对于深一点的鸟窝而言的。筑浅巢的鸟,通常是百灵、夜鹰、丘鹬等鸟。

夜鹰的巢,一般不会筑在树上,而是筑在密林深处的地上的,它利用地上的落叶,随随便便地刨个浅坑,就可以了。而百灵的巢,通常在筑在沙丘的隐秘处,也是筑在地上的。与夜鹰不同的是,百灵会从四处衔来一些野草、树叶等筑巢。百灵的巢很浅,坦坦的、圆圆的,巢筑好后,它会弄一些羽绒或其它柔软的东西来铺垫在巢里,便于趴着孵蛋的时候能软和一点。

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只要看见这样的巢,即便是没有见到鸟,他也知道是什么鸟的巢。

浅巢一个{zd0}的好处是省事,随筑随用,不必劳神费力,就是荒废了也不至于感到惋惜。浅巢最不好的是安全性不是太好,不像那些筑在树上的鸟巢那么安全。由于浅巢是筑在地上的,因此,就时常都有可能遭到其它动物的袭击,比如蛇、鼠、狐狸和狼等。

 

二、泥巢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熟悉的鸟巢,应该是泥巢了。

春天来了,燕子们纷纷回来,{dy}件事,就是赶紧筑巢。

泥巢通常是筑在农家房檐里的角落处,因为在这样的地方筑巢有几大好处。一是便于筑巢,二是便于出行,三是便于记忆,四是便于观察,五是能够遮风挡雨。

为了筑泥巢,燕子也真是够辛苦的,首先它们必须找到粘性很强的泥土,黄泥为{zj0}。找到黄泥后,燕子就双双来回啄泥,一次只能啄豆粒大小的泥。据有好事者统计,燕子要筑一个足够结实与宽敞的巢,起码要啄上万粒黄泥。为了让巢结实,燕子还要在粘泥的同时,添加进去许多草茎,起到筋的作用。筑这样一个巢,日夜忙碌,也得花去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巢筑好后,燕子会衔来许多羽毛铺垫在巢内,目的是避免干了的泥粒把生下的蛋给锥坏了。

记性好的燕子,在第二年回来时,还住这个巢,记性不好的燕子,返回后由于找不到家,就得重新筑巢。

乡下有些孩子很调皮,时常拿竹竿去捅燕子的巢。巢被捅坏后,有的燕子似乎不生气,依然在这个房檐下筑巢,只是换一个更高、更隐蔽的地方罢了。而有的燕子,干脆就离开了这个家,到别人家的房檐下去筑巢。

其实只要不是人为地捅坏,泥巢是较为结实的,使用上六七年是没有问题的。

最奇特的泥巢,要算阿根廷的红灶鸟的巢了。这种鸟的巢很重,一般情况下有4公斤左右,它的形状是球形的,所用的材料是泥土混以牛粪。在巢的一边留有入口和出口。在巢的里面,红灶鸟还特意用泥土粘接出螺旋形的门槛,把巢分为里外两个空间,里间是孵卵的地方,外间是休息的地方。这种巢非常坚硬,即便是扔石头打中它,一般也不会破裂。

 

三、树洞巢

 

所谓树洞巢,就是在树干上凿洞为巢。我们知道的筑树洞巢的鸟是啄木鸟。其实筑树洞巢的鸟,除了啄木鸟外,还有鹦鹉、戴胜、犀鸟、鸳鸯等。

筑树洞巢的树,其木质都不太硬,因为太硬的木质不易筑巢。再就是,适合筑树洞巢的树,全是粗大的乔木,唯有这样的树,才能出一个宽敞而幽深的巢来。树洞巢一般都筑得比较高,高的可以达到一二十米,通常情况下也不会低于六七米,因为在这样的高度,鸟儿们才有足够的安全感。

鸳鸯属鸭科,虽然它们生活在水中,但它们却偏偏要把巢筑在树洞里。不过,由于鸳鸯的喙不够尖利,它们在筑树洞巢的时候,往往是找那些朽木洞。有意思的是,公鸳鸯为了吸引母鸳鸯,它会早早地把树洞巢好,等待老婆的到来。更有意思的是,公鸳鸯一旦占有了目鸳鸯后,就悄悄溜掉了,留下母鸳鸯在洞巢里产卵、孵化。公鸳鸯溜掉后,通常不会回来,把带孩子的事全部扔给了母鸳鸯。到第二年发情期到来时,公鸳鸯再次洞,再次与母鸳鸯交配,之后就又溜之大吉。从这一点来看,人们把鸳鸯当作爱情的象征,是很错误的。

啄木鸟的树洞巢,应该是所有树洞巢的代表了。在筑树洞巢的时候,啄木鸟是非常聪明的。它们选择啄洞的方位,通常是朝着南方的,{jd1}不会朝向北方,因为北方的风大。再就是,啄木鸟是很讲究的,即便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凿成一个洞,只要感到不满意,它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掉的,然后再另外凿一个树洞巢。一个发情期下来,一对啄木鸟往往要凿出好几树洞巢,然后它们从这些树洞巢中挑选出一个特别满意的来居住。那些被遗弃的树洞巢,自然是不会浪费的,它们成了松鼠、蝙蝠、戴胜鸟和其它一些小型鸟的寄居地。

树洞巢是入口小,里面很宽大,为了柔软,鸟儿们都会在洞里铺垫厚厚的草叶和羽毛。树洞巢{zd0}的有点是{jd1}安全,不怕风雨,而且坚固耐用。

 

四、洞穴巢

 

筑洞穴巢的鸟儿,一般都比较聪明,不像啄木鸟那样用尽浑身蛮力傻乎乎地凿树洞。比如麻雀,它们就很机灵,知道寻找那种既安全又省事的地方筑巢,它们{jd1}不会拼着老命去开凿洞穴的。麻雀的巢,一般筑在建筑物的缝隙里,比如农家墙壁上的缝隙深处。选好适合筑巢的缝隙后,麻雀就四处衔来干草搭建鸟巢。麻雀的巢不会很大,它们通常以能够挤下一家几口为原则,绝不会折腾出个三室一厅来的。

再就是草原上的雪雀也很聪明,它们利用老鼠和野兔遗弃的洞穴筑巢来居住。这样的洞穴巢,冬暖夏凉,且防风防雨。

另外就是沙燕,它们通常是成群结队在高高的沙岩壁上凿洞为巢。沙燕的巢,进口处很小,在底部扩展为大大的巢室。其深度大约在一米左右。若是成千上万只沙燕在一处沙岩壁上凿洞筑巢,那这一片沙岩就是千疮百孔着的了。沙燕的洞穴巢,犹如一个个微型的窑洞。

翠鸟的洞穴巢,通常是筑在河堤上的。它们在这样的地方凿洞筑巢,其目的就一个:便于随时出洞捕鱼。翠鸟把洞穴巢凿成后,是一定要在洞口处种一些草的,让这些草把它们的洞穴隐藏起来,避免被天敌发现而死于不测。

 

五、台巢

 

鸟儿筑巢,说明它们的繁殖期到了。在这个时候,很多鸟选择筑巢的地方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考虑的。因此,很多鸟巢都筑在非常隐蔽的地方,比如树洞巢、洞穴巢等。但是,乌鸦、斑鸠、喜鹊等鸟,在选择筑巢的地方,考虑的却不是隐蔽,而是坚固和高阔。

这些鸟的筑巢处,大多是在高大挺拔的树梢上,打老远就能看见。它们在这样一种暴露的地方筑巢,似乎压根儿就没有惧怕天敌一说。尤其是喜鹊的巢,正大光明而又气宇轩昂地筑在树梢上,给人一种明人不做暗事的凛然感。

所谓台巢,是以坚实的树杈为支撑,在树枝间用粗实的枝条横七竖八地打底,然后再在上面搭建巢。这几种鸟巢所用的材料,几乎全是各种树枝或是荆条,因此就显得格外粗放,格外简陋。这样的巢,与其说是巢,倒不如说是一个简易的平台,供它们在上面趴着休息休息罢了。

台巢一般都不深,坦坦的,因此这样的巢就不能遮挡风雨,无论刮风、下雨、飘雪,它们都不能回避,没有遮挡。奇怪的是,就是这样简陋的“家”,它们居然没有一点改进的打算,亿万年来都照样如此。

筑得高,自然也就看得远,大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意味。在这样高度,自然是规避了猛兽的袭击,但是,为了这些,它们付出的代价太大,支付的磨难太多,以至于要忍受风霜雨雪的欺凌。

 

六、纺织巢

 

与台巢形成鲜明对比的,恐怕要算纺织巢了。

纺织巢,一听这名字,就能猜想个八九不离十:它是编织成的。

纺织巢一般都编织得异常精致。望着那编织得非常精巧的巢,就不得不对鸟儿们精湛的技术由衷地赞叹。它们就凭着一双爪子和一个喙,就能用野草编织出既紧密又结实美观的巢来,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曾经拆过一个废弃了的纺织巢,拆了老半天也没有xx拆散。那些草茎,经线和纬线编织得那么严谨,那么科学,而且还要牢牢地固定在稠密的树枝上。要编织出这样一个鸟巢,就是对我们人类来说,也是一件既要有高超的技术,又要舍得花功夫的事情。但是,鸟儿们做到了,一代一代,无师自通,把鸟巢编织得小巧玲珑、精致异常。

纺织巢的形状是碗状的,使用的材料是草茎、草根、棕丝、动物毛等。这些材料都较柔软,一是便于编织,二是鸟儿卧在里面要舒服得多。

 

七、悬巢

 

在所有的鸟巢中,难度真正大的,是悬巢。

悬巢的形状如葫芦,它因悬挂在树枝上而得名。

纺织巢的形状如碗,上面没有盖子,而悬巢不仅是编织成的,而且还编织成葫芦的样子,在“葫芦”的中上部还要开一个小小的口子,以便出入。另外,在“葫芦”的顶端,还要编织一根结实的绳子,用来把巢系是树枝上。要完成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不知道鸟儿们要花费多少时间。

能够做悬巢的鸟儿很多,它们是:眉莺、黄鹂、织布鸟等。

在故乡的山中,我观察过织布鸟编织悬巢,其工序和织法是这样的——一对鸟,先将悬挂鸟巢的绳子编织在树枝上,之后编织巢体。两只鸟的分工是这样的,一只在外面把草茎穿进去,一只在里面把草茎拉进去,之后再穿出来。两只鸟就这样在一穿一拉中织着爱巢,它们配合相当默契,非常和谐。看着它们织巢的样子,我很感动,感动于它们的齐心合力,感动于它们的勤劳智慧,更感动于它们的恩爱、梦想与希望。

悬巢的悬挂,往往是很诗意的,有的悬挂在横空的树枝末梢处,微风一吹,它便悠然地荡漾起来,犹如在打秋千;有的悬挂在芦苇丛中,将一根细细的芦苇压得弯弯的;有的悬挂在悬崖上的枝条上,摇摇欲坠却有始终不坠,孤独寂寞却又鸟语阵阵……

那些能织悬巢的鸟,说它们是鸟中的艺术大师,应该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八、浮巢

 

浮巢,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鸟巢。筑这种鸟巢的鸟叫,

是一种非常浪漫的鸟,这从它们筑的浮巢就能够看出来。

筑浮巢的材料,是芦苇和树枝。四处搜罗芦苇和树枝,密密实实地穿插成巢。这样的巢犹如竹筏,不沉的,水位高的时候巢就高,水位低的时候巢就低,水波荡漾的时候巢也荡漾。

浮巢一般是筑在湖湾里的,因为这种地方的水平静,不是太深,再就是这种地方随时可以捕鱼充饥。

我在微山湖里见过这种浮巢,在上面起起落落,非常好玩。它们一会儿“扑通”一声跃进湖水里去,一会儿又扑哧哧翻进浮巢里。要是遇见什么危险了,它们就双双跃进水里,推动着浮巢往更隐蔽的地方游去,或者振翅高飞,等危险过去了再回到浮巢里来。

由于浮巢能够随意推动,因此,夕阳西沉后,它们就把浮巢推进芦苇丛中去。冬天太阳出来时,为了获得温暖,它们就把浮巢推出来,趴在上面晒太阳。

浮巢,是们水上的家,这个家从远古漂到现在,还将漂向遥远的未来。

 

九、缝叶巢

 

缝叶巢是鸟巢中很独特的一种巢,因为它是利用几片宽大厚实的叶子作依托来编织的巢。能够作织巢依托的,是香蕉叶、芭蕉叶,或者是野牡丹的叶子。

编织缝叶巢的鸟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缝叶莺。此鸟羽色艳丽,鸣声优美。与所有的鸟一样,它编织巢的时候,就是发情的时候。

雌鸟受精后,就立即开始在叶子上编织巢了,为产卵和孵化做着准备。缝叶莺筑巢是这样的——它衔来纤维或者草茎,先把宽大的叶片卷曲成一个口袋状,然后再在这个口袋里筑巢。把叶片卷成口袋,是很有讲究的,一是必须选择隐蔽性非常好叶片,因为这样才安全;二是必须要选择很结实的叶片,因为这样才能相对长久;三是必须要把口袋卷成歪斜的,口子不能朝上,只有这样才能防雨。在缝叶莺中,筑巢的全部的雌鸟,雄鸟根本不筑巢。也许是由于多年形成的这种习惯,所有,每一只雌鸟在筑巢的时候,总是干得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不埋怨雄鸟。而雄鸟此刻也就大耍大丈夫的派头,整日在外面闲逛,xx不做家务活。

巢筑好后,雌鸟便开始产卵,之后便是辛苦的孵化了。幼鸟出来后,爸爸是不养孩子的,一切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全部由妈妈来承担。

 

十、食用巢

 

所谓食用巢,就是我们常说的燕窝。

燕窝是金丝燕的巢。这种巢是金丝燕用自己的唾液拌和着一些野生植物的丝而筑成的。金丝燕的巢,通常是筑在海岛的悬崖绝壁上的。这在东南亚一代较多,我国的海南岛零星地有一些。

食用巢虽然很小,只因筑一个巢要用大量唾液,所有金丝燕往往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筑成一个窝。

由于燕窝的营养价值很高,市场很看好,因此,这些年的燕窝是越来越少了。据说现在一些餐馆里的燕窝是人造的,不是xx的。

然而,对于那些{dy}次吃燕窝的人来说,即便吃的是假燕窝,他也吃的有模有样,且津津乐道。

 

十一、无巢之鸟

 

无巢之鸟犹如无房之人,是个流浪汉。但是,无房之人是因为穷才没有房子的,而无巢之鸟却不是因为贫穷才没有巢的,原因是它们太懒惰。

这样的鸟,唯有杜鹃。

杜鹃的叫声非常优美,可是它的品行,却万分可恶。因为,杜鹃不仅不筑巢,它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抚养。

杜鹃鸟产卵的时候,就飞到苇莺的巢里去,把苇莺产的卵一个个抛出巢外,摔得粉碎,接着,它就将自己的卵产在苇莺的巢里。产完卵后,杜鹃就飞走了,再也不来看自己的孩子。

由于杜鹃的卵和苇莺的卵在大小和花色上都差不多,所有,苇莺就误把杜鹃的卵当成了自己的卵来孵化。苇莺不仅孵化得兢兢业业,而且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幼鸟孵化出来后,苇莺还把杜鹃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精心抚养,等到幼鸟羽毛丰满后,苇莺这才发现自己上了杜鹃当,抚养错了孩子,但这时候已经晚了,因为小杜鹃能够独立生活了。

望着扬长而去的小杜鹃们,苇莺总是十分悲凉,唧唧喳喳一阵乱叫,仿佛是在痛骂杜鹃的卑鄙与无耻。

从这一点来看,杜鹃是鸟界的流氓、恶棍和强盗。其品性,不仅臭名昭著、卑劣至极,而且败坏着鸟界的美德。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鸟儿的家_汪建中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