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人碑:千金之裘千金子裘皮大衣的历史(转)_龙女沉睡的寒泉_百度空间

核心提示汉代以后,由于丝绸制品的大量应用,裘衣在章服中的应用有所降低,逐渐演化成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象征,甚至被视为“夷狄之服”。但在民间,裘衣的差别仍表现出贫富的差别。在明代,裘服是奢华的象征,拥有高级皮草实在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有人甚至到了春暖花开的四月之时尚穿用之,以至于被人做诗嘲讽。

(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党人碑供稿)

《诗经·小雅·都人士》中曰:“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所谓“都”,清人马瑞辰在其《毛诗传笺通释》中解释为“美色谓之都,美德亦谓之都。都人或都人士者,秀外慧中之美人也。”①在春秋时代,能穿狐裘的“都人士”,觉非一般人物。暂且不论其是否真的能做到“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只其这件狐裘的价值,就足以说明其高贵的身份了。

衣裘的种类不同,标志着身份地位等级的差异。《白虎通“衣裳》曰:“天子狐白,诸侯狐黄,大夫苍,士羔裘。”由此可见,上文中那位身穿黄色狐裘的是一位诸侯。天子、诸侯的裘,一般使用全裘而不加袖饰,下卿、大夫则以豹皮饰作袖端。古人所穿的裘衣,毛朝外穿,而在裘外另加罩衣(裼衣)。并以此区别天子、诸侯、卿大夫的等级。在《礼记“玉藻》中详细罗列了这一制度:“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士不衣狐白。君子狐青裘豹褎,玄绢衣以裼之。麛裘青豻褎,绞衣以裼之。羔裘豹饰,缁衣以裼之。狐裘,黄衣以裼之。锦衣狐裘,诸侯之服也。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天子白狐裘的裼衣用锦,诸侯、卿大夫上朝时要再穿朝服。士以下的平民不能穿高级裘衣,只能身穿羊毛和狗毛的裘衣,更不能在外面罩上裼衣。

裘衣的历史无疑是最为悠久的,我们的祖先最早用来御寒的衣服就是兽皮,没有丝麻衣物之前,古人便以兽皮为衣,草索为带,使用兽皮做衣的历史已有几十万年了。上古时代的裘衣,一般都是革为里,毛在外。甲骨文与金文的裘,便是取裘毛四散纷披之象。《说文》亦云:“裘,皮衣也”。段玉裁的注解更解释出“裘之制,毛在外”。裘衣的穿着,在春秋战国时代也十分普遍。晏子出使晋国,魏文侯出游,都曾见到身穿裘衣的路人。②在各国国君的库房中也存储了大量的裘衣,作为赏赐之物。在齐景公的内库中,裘衣甚至堆积到腐朽,足见其数量的众多。③

裘衣的种类,在先秦文献中已有羊、狐、虎、豹、狼、鹿、黑貂(紫貂)等毛皮做裘服或衣饰的记载。其中狐羊两类,最为常见。根据毛色,狐裘有狐白、狐青、狐黄和狐苍等品种。羊则有羊羔裘和牂羊裘的分别。汉代以来,见于记载的毛皮名目日益增多,如獭、猫、狸子、獐、鹿等。羊裘有珍珠茂、黑紫羔、青种羊、骨重羊、黑种羊和白种羊等特色品种。狐裘有火狐、沙狐、草狐、青白狐、玄狐等品名。貂皮和各种鼠皮的重要性逐渐增加。貂裘有银貂、丰貂(长毛貂)、金貂、青獭等名目。鼠裘有银鼠、黄鼠、灰鼠、深灰鼠和青鼠等。古籍中“鼠”的涵盖面较为宽泛,常可以指称鼬科动物。在以上诸多品种中,最为名贵的就是狐裘了,而胡裘之中则以狐白之裘价值{zg}。所谓“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④“狐白之裘温且轻”⑤,这种由许多狐狸身上的白色腋毛制成的裘衣,因为其外观华丽、穿着舒适、御寒挡风和所求甚难而成为了裘衣之最。它的御寒性能无疑是{jj1}的。齐景公时,临淄曾经下了一场连续三天的大雪,大家都觉得冷得不能过,而身穿狐白之裘的齐景公却一点不觉得寒冷,还很轻松地调笑道:“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⑥这种狐白之裘,一般只有国君才能穿着,而平常人除非是国君的亲近勋臣,也很难得到。关于这种难得的狐白之裘,还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的孟尝君田文,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为齐相数十年,门下宾客三千,以急公好义,甚有贤名而名动天下。连秦国的国君秦昭王都为之钦佩,两次派人请他出山。甚至不惜以国相许之。齐愍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99年),孟尝君终于来到秦国,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秦国的群臣中有人向秦昭王谏言说:“孟尝君贤能,但他却是齐王的同宗,虽然现在做了我们秦国的国相,但必定还是处处是为齐国的利益打算,而后才会考虑到秦国的利益。如果这样,咱们秦国可就危险了。”秦昭王觉得有道理,就罢免了孟尝君的国相,还把他囚禁起来,准备随后将孟尝君杀掉以绝后患。孟尝君知道这一消息后,便派人去见秦昭王的宠姬请求她在秦昭王身边吹吹枕边风儿,拉自己一把。那个宠姬就开出条件,说想要孟尝君的那件狐白之裘。可孟尝君初来秦国之时,已经把这件价值千金,天下无双的狐白之裘,作为见面礼献给了秦昭王。情急之下,再也不可能搞到一件一模一样的狐白之裘了。孟尝君为这件事发了愁,他知道如果不能早点搞到一件狐白之裘,他的项上人头随时都可能被秦昭王取走。他问遍了随同的门客,谁也想不出办法。此时,门下一位平日被人看不起的只会披狗皮钻狗洞偷东西的门客却站出来说:“臣能得狐白之裘。”当夜,此人便披上狗皮,钻入狗洞,潜入了秦宫中的仓库,取回了孟尝君献给秦昭王的了那件狐白之裘。第二天,孟尝君派人将其就献给了秦昭王的这位宠姬。宠姬得到后,便在秦昭王耳边大吹枕边风,猛灌xxx,替孟尝君说情,搞得老家伙迷三倒四,将孟尝君随即开释。走出牢狱的孟尝君顿时如游鱼入海,立即乘快车逃离咸阳,更换了出境证件,改变了姓名逃出城关。等到秦昭王在温柔乡里醒来,派人疾追到秦国边境时,孟尝君的门客已经用口技模仿破晓的鸡鸣赚开函谷关,胜利大逃亡了。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来历。一件狐白之裘,改变了孟尝君的命运,也改变了齐国和秦国的命运。⑦

裘皮广泛运用于古代中国服饰之中,被制成袍、褂、袄、裤、裙、护膝、背心、靴、帽、围脖、披领等。此外,还作为饰物,应用于领、袖、襟、摆和靴口帽沿的缘饰。但汉代以后,由于丝绸制品的大量应用,裘衣在章服中的应用有所降低,逐渐演化成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象征,甚至被视为“夷狄之服”。但在民间,裘衣的差别仍表现出贫富的差别。在明代,裘服是奢华的象征,拥有高级皮草实在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有人甚至到了春暖花开的四月之时尚穿用之,以至于被人做诗嘲讽。“爱杀兰州疙鞑绒,寄来春后赶裁缝。寒回死等桃花雪,热透生憎柳絮风。忽地出神寻细脚,有时得意挺高胸。寻常一样方于鲁,才着绒衣便不同。”⑧

少数民族政权在制定其章服制度时,总是加入较多的裘皮服饰。比如在清代,出身关外苦寒之地的满族,由于民族爱好和生存的需要,对裘皮非常喜爱。如清代的冬朝服,就是裘皮与其它材料以复杂方式拼合而成的。其主要面料是锦缎刺绣或缂丝,大襟裳摆处使用大面积的裘皮镶拼,所配皮领和箭袖也用毛锋朝外的毛皮。用裘皮的种类、位置、多少以及所配丝绸的种类、温阳、色彩等等都有具体规定,以区分皇帝、名公、侯伯等不同等级。又如,于时令有关的服饰规定称为“换季”。由官方宣布一个日期,无论皇帝官民都要遵守,裘皮服饰的替换也遵此。根据清宫《穿戴档》,咸丰四年(1854)正月初一至二月二十五日,穿各种皮袍披褂,二月十七日以后换下大毛衣服,穿中毛衣服;二月二十六日换下中毛衣服穿小毛衣服,三月初二日换下小毛皮袍穿小毛褂子,三月初四日换下所有裘服,八月三十日换上小毛皮褂,九月二十五日换上小毛皮袍,与披褂一起穿;十月一日换上大毛衣服,至年底可穿各种皮袍披褂。

满洲民族对于裘服的喜好,甚至达到了狂热的地步。由此带来了整个清代社会持续不断的尚裘之风。光绪戊申(公元1908年)冬,庆亲王奕劻在王府宴客,宾客的裘服种类之多,堪称洋洋大观,俨然是皮草服饰发布会了。许珂详细记载了与会宾客的裘皮种类,如下:

雀舌豻尖、鸡心豻尖、凤眼豻尖、条龙豻尖、京庄豻尖、云南豻尖、本膆豻尖、带膆紫貂、银针紫貂、翎眼紫貂、贝勒小貂、紫貂膆、貂爪仁、貂耳绒撇、银针海虎、猎俐肷、猞猁脊、猞猁腿、西藏獭皮、金丝猴皮、火狐肷、白狐肷、玄狐肷、吉祥肷、白狐腿、大狐腿、青狐肷、金银肷、白狐(生宰)、红狐腿、金银腿、狐耳绒、青狐膆、白狐膆、金边膆、元狐、火狐背、玉堂狐、天马肷、窝刀、花灰鼠、真银鼠、洋灰鼠、索伦灰脊、白狼肷、宁夏滩皮、青顺腿、红顺腿、黑种羊、青种羊、白种羊、葡萄肷、玉带肷、海棠肷、黑缁羔、同州羔皮。⑨

清代最为贵重的裘皮是紫貂皮。按照清代的典章制度,紫貂是皇帝的专用品,其余人非赐不得用,甚至皇后也是如此。皇后、亲王和贝勒等只能用熏貂。这一时期,最为流行的裘服是“出锋裘”。所谓出锋裘,即是绒毛向外的裘服。自康熙初年从宫中流行开来,到后来连商贾买卖人也都赶时髦,以穿上一件出锋裘为荣。以北京这个“时尚之都”为基准的流行潮流,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不但影响波及北方,甚至连相对温暖的多的江南、岭南地区的官绅士民也以追赶北京市桩新潮流为荣。郑板桥在给自己的朋友江昱、江恂兄弟的信中,也不忘将此挪揄一番,“扬州人学京师穿衣戴帽,才赶得上,他又变了。”当然,追赶紧时尚的不仅只是扬州人,大江南北风气皆然。康乾盛世,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封建社会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昌盛,各阶层尤其是上层官绅商贾的消费水平大为提高。这更刺激了裘皮服装的需求量。正是这种尚裘之风在全社会的流行,使得裘服的用料更加多样化,款式也不断创新。裘服也迎来了它自春秋战国以来又一个时尚{df}。

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771页,中华书局,1989年3月。

②《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二十四,《新序·节士》十七,《新序·杂事二》十六,《吕氏春秋·观世》,《墨子·鲁问》。

③《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十九。

④《墨子·亲士》。

⑤《说苑·反质》。

⑥《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第二十。

⑦《史记·孟尝君列传》。

⑧《甘宁青史略正编》卷25。

⑨《清稗类钞·豪侈类》。



郑重声明:资讯 【党人碑:千金之裘千金子裘皮大衣的历史(转)_龙女沉睡的寒泉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