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花开】胭脂花_风向逆转_百度空间


孟庭苇 《红花》

田震《月牙泉》

王菲《HERO》

小涵《出塞曲》

含笑《飞天》

屠洪刚《精忠报国》

齐秦《丝路》

童丽《月满西楼》

Bobby Mcferrin《Don't worry be happy》

Bobby Mcferrin《Hush little baby》

Oliver shanti《Nuur El Ab》

寂静岭4主题曲《room of angel》

【关键词】胭脂 焉支山 霍去病 山丹军马场


学名紫茉莉,属紫茉莉料。因花朵紫红,香如茉莉,因而得名。又因为其花傍晚开放,馨香宜人,在北方一些地方,也被称为“夜来香”。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有种说法认为古代胭脂的真正产地是匈奴境内的焉支山,而“阏氏”这个名称,是对匈奴人对宫廷妇女的一种称呼,原指贵族正妻,因为这些贵族妇女常用“阏氏”妆饰脸面,所以“阏氏”成了她们的代称呼。

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焉支山

数千年来,两条大河孕育的农耕文明的富庶,对那些荒僻酷寒地带的游牧民族,一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匈奴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等,无不如此,而匈奴更是最早南下侵夺中原财富并试图长期占领中原的一支强悍的游牧民族,由他们开辟并延续了2 000多年的中原外患,大都从中国北方袭来。河西走廊及南侧的祁连山、焉支山即是匈奴人攻打中原的侧翼前哨,又是他们退守休养的根据地和大后方。

焉支山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不能忽略也无法回避的景致。

焉支山位于甘肃张掖山丹县东南50多公里处,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南北横跨20多公里,山坡上松柏常青,水丰草美。山中冬温夏凉,气候湿润,特别适合于畜牧。西汉初年,匈奴游荡至此便扎下根来长期驻牧图谋发展,并时时觊觎劫掠中原富庶之地。

焉支山中盛产的大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杆茎可以入药,味苦性寒,服用后有泻火xx,通经活络等功效,所以焉支山又被后来的当地汉人称为大黄山。

焉支山中还生长着一种花,汉人叫作红蓝花,大抵只有红蓝两色或以红蓝居多,叶子像蓟,花冠像蒲公英。匈奴妇女们受月氏、羌族等土著妇女们的影响,用这种红蓝花制作成化妆护肤品涂染自己的脸颊、眉眼和口唇,其容貌就变得粉艳似霞秀美娇丽了。以这种吸纳山中雪水营养而自然生长成的红蓝花卉涂面,多有护肤养颜延缓衰老防止皮肤病的作用。生活在焉支山的妇女既有山风雪水的滋养和沐浴,又有红蓝花的润肤,当然要比别处的匈奴妇女年轻漂亮多了,于是匈奴的单于和各部落的藩王大都在焉支山中挑选美貌的妇女为妻妾。匈奴人称君王的妻妾为瘀氏,因此最早就把此山称为瘀氏山,这种红蓝花儿也被叫作了瘀氏花儿。瘀氏花儿宛如胭脂一般能使妇女容貌变得秀丽漂亮,又被汉人称作“胭脂花”。

公元前121年春夏,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陇右,拉开了征伐匈奴开辟河西地区的民族战争的序幕。霍去病率军两出祁连两出焉支,纵横驰骋所向{wd},全部歼灭了祁连山、焉支山中的匈奴,真正打通了河西走廊。班师回军途中,在张掖举行了盛大的庆功活动,随后派人护送昆邪王到长安报功交旨。

焉支山被汉军夺取后,匈奴昆邪王部失去了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只得全部退出河西走廊,另觅家园。走在退逃的路上,远眺松翠雪白的焉支山,他们无不痛哭流涕捶胸顿足。匈奴人虽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的语言,他们唱出了心中的哀痛: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这首流传千古的匈奴绝唱就成了一个民族走向末路的挽歌。当时在败逃的路上一定有人不愿离去且悄然留了下来,他们一定是吟唱着这首古歌重新开始生活的。我们谁也没有听过这首古歌的乐曲是如何凄怆哀伤,如何悲痛绝望。只有透过短短的四行诗句,以哀婉的眼神目送那个游牧民族仓皇逃遁的背影为寻觅新的生存地而逐渐消逝在云烟深处。

焉支山,无疑是匈奴语的音译,既是音译,其名多便不足称奇。焉支山、焉脂山、焉脂山、胭脂山等等,都与地理学、与方志中的山丹山或大黄山同为一条山脉。就是这一曲悲歌使焉支山名垂青史,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在尘封厚重的典籍深处闪烁迷离。

历史的焉支山是苍凉的、遥远的、凝固的,残留着一丝血腥味儿。文学的焉支山虽是浪漫的、写意的,但它充满了幻想,散发着勃勃的生机和醉人的芳香,它是今天的焉支山呈献给人们的美丽容颜。


霍去病,西汉xx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

英雄不问出身

霍去病出生在一个xx性的家庭。他是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结晶,这位小吏不敢承认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奴,看起来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的,然而奇迹终于降临在他身上。

大约在霍去病刚满周岁的时候,他的姨母卫子夫进入了汉武帝的后宫,并且很快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霍去病的舅舅卫长君、卫青也随即晋为侍中。卫氏家族从此改变了命运——这时候恐怕没有人想到被改变命运的不仅仅是卫青和霍去病,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多年来汉匈之间的攻守形势。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武功颇盛的帝王,而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时遭受匈奴人的侵扰。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几乎把农耕为生的汉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而面对这样的局面,长城内的国家却从秦以来就无力从根本上改变,胜利的时候极少,更多的时候只能寄希望于以和亲以及大量的“陪嫁”财物买来暂时的相对平安。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希望改变这样的形势,而他很快就在身边找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他就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卫青拜车骑将军,和另三员将领各率一支xx出塞。在这一次出兵过程中,四路大军出塞三路大败,尤其离谱的是老将李广竟然被匈奴所虏,好不容易才逃归。反而是{dy}次出塞领兵的“骑奴”卫青,出上谷直捣龙城,斩敌七百,成为真正的“龙城飞将”。卫青的军事天才使汉武帝刮目相看,他从此屡屡出征,战果累累。

横空出世

在卫青建功立业的同时,霍去病也渐渐地长大了,在舅舅的影响下,他自幼精于骑射,虽然年少,却不屑于象其它的王孙公子那样呆在长安城里放纵声色享受长辈的荫庇。他渴望杀敌立功的那{yt}。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xx的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再三请战,卫青便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率领着自己的{dy}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gj}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朝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战神{wd}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用兵天分啧啧称奇,也许是为了再试探一次霍去病的天赋和勇气,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让他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孚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且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死战。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和他的部下迎战以逸待劳的匈奴xx,完xx全是以从上到下都视死如归的决心奋勇拼杀。最终,霍去病取得了惨烈的胜利,一万精兵仅有三千人回师长安。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死于战阵,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做了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xx。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真正使霍去病有如天神的事情是“河西受降”,发生的时间在秋天。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单于想狠狠地处理在败阵的浑邪王,消息走漏后浑邪王和休屠王便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我们永远也猜想不出此时的浑邪王心里都在想些什么。那一刻他xx有机会把霍去病扣为人质或杀之xx,只要他这样做了,单于不但不会杀他反而要奖赏他。然而最终浑邪王放弃了,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镇住了他。霍去病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

河西受降顺利结束,而今天的我们却只能用景仰的心努力想象,那个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时候,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

汉王朝的版图上,从此多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河西走廊正式并入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dy}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封狼居胥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wp}。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xx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

然而这场大战xx可以算是霍去病的{df}之作。在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xx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zg}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纵死犹闻侠骨香

在完成了这样不世的功勋之后,霍去病也登上了他人生的顶峰:大司马骠骑将军。然而仅仅过了两年,元狩六年(公元前117),24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就因病去世了。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霍去病墓地。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谥封景桓侯。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霍去病之口而言之有物、震撼人心,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

霍去病少言多行,从不说空话。汉武帝曾经想亲自教他孙吴兵法,他回答道:“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

霍仲孺当初不愿做胎中霍去病的父亲,卫少儿也就从来不曾告诉过他自己的身世。当他立下不世功勋之后,他终于知道了前因后果。就在他成为骠骑将军之后,他来到了平阳(山西临汾),向当年抛弃了自己的父亲霍仲孺下跪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之子,没有尽孝。”霍仲孺愧不敢应,回答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从未尽过{yt}父亲之责的霍仲孺置办田宅,并将后母之子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少年将军霍去病并不是完人,他曾经射杀李敢,也曾经御下严峻。然而再严峻他仍然是军神,所有的士兵都向往成为他的部下,跟随他杀敌立功。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战功比他的舅舅卫青还要壮观。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xx。

千载之后,世人仍然遥想少年大将霍去病的绝世风采,为他的精神和智勇而倾倒,为他那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热血沸腾。

附:关于霍去病的诗词


【少年行四首】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塞下曲六首】李白【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杜甫【送国棋王逢】杜牧
【梓州罢吟寄同舍】李商隐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zd0},世界第二大马场。


这片草滩水丰草美,自汉武帝令霍去病将盘居在这一带的匈奴赶出去之后,这里就一直是饲养供xx使用的军马的国家马场。自西汉以来,这里以当地蒙古马为基础,又引进了各种西域良马,杂交培育出的山丹马驰名天下。


山丹军马场风光旖旎。游客到大马营后,继续东行50公里到军马场一游,可举行骑马旅游、野营,参观赛马或马术表演,并游览自然风景名胜,这里也是理想的塞上影视场地。自《牧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等3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并播出后,山丹马和军马场都名声大振,成为重要的影视旅游胜地。



郑重声明:资讯 【【静听花开】胭脂花_风向逆转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