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武当山》发山东《当代散文》09年5、6期合刊_赵丰_新浪博客

老君岩

 

老君岩,是武当山{wy}的石窟,现存遗址面积约两千平方米,是武当山道教{zg}尊神居住的环境,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寓所,也被称为“三清境”。当年,石窟前有23间道房,颇具规模。

石窟正中,凿刻着太上老君像,贴金彩绘,面容丰润,神态严肃慈祥,如在讲经说法,又似沉思冥想。

千万年的烟波,送你到这里,只是为了打个盹。

太上老君,你这个至高无上的神灵,只是为了和武当山的一个约会。

于是,你留下了身影。一座山的神韵,足以温馨你疲惫的心灵。

老君像座姿端庄,呈天盘修炼状。超然的平静,显示着智慧。

在老君的石雕像前,我虔诚地恭首肃立。可是他,却仰望宇空,仿佛,在遥望一座山古老的岁月。

太上老君长坐于武当山,这是一种诗意的栖居。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一种艺术般的人生。人诗意地盘居于大地上,过着诗化般的生活,无拘无束、知足常乐地享受生命的意义。

老君岩石窟的左边,有一摩崖石刻群,上面有“太子入武当”、“蓬莱九仙”等石刻,汇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不同的文字。老君的召唤,让无数的文人雅士纷至而来。

我来这里,纯属一个匆匆过客。我的身价,无法为它增光添彩。

可是,谁能否认,这是我心灵的一个相约?

 

南 岩

 

南岩,为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

从紫霄宫出发,行驶两公里,便到终点站乌鸦岭。纵目眺望,但见峰岭奇峭,林木苍翠,上接碧霄,下临绝涧。

乌鸦岭,其状似也。乌黑的翅膀,阴冷的凄调,让我于悲凉中漾开另种情感。

南天门,是古建筑巧妙运用空间环境的杰作之一。在武当道教建筑中,宫观的山门是非常重要的。走进山门,就意味着走进了神灵区。它是进入南岩宫的必经之路,连接着祈雨台、泰常观和雷神洞等庙宇。

在中国的传说中,南天门是进入天宫的{dy}重大门,也属于帝王宫殿的大门,因此建筑风格庄严而神圣。古人在南岩建造一座天门,是要营造出道教推崇的天阙仙宫的意境。在那儿,我留下一张照片。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在门内。仙界和人间的交界处,便是“无极”境界。

无极。是道家的真谛。

巨大的御碑亭紧连山门。它象征着宫殿等级的标志。亭中,巨龟驮负御碑,彰显天意。

入小天门,穿过碑亭,是俗称脚蹬老虎岩的崇福岩。远眺是圆光殿、南熏亭,近观有18道棋坪及太上观、五师殿、方丈室、斋堂等遗迹。

龙虎殿是南岩xx的一景。出龙虎殿即是大院落,院中有一口六角饰石栏的水井。井水清香洌甜,犹如甘露,是武当山{zh0}的泉水之一。

既然是{zh0},就不能不喝。饮如口中,甘甜,有种后味。

无限风光在险峰。滴水岩、仙侣岩、黑虎岩、红军洞、雷神洞、龙潭……下临绝涧、峭壁千仞。

援引神秘的召唤,我的目光久久驻留。我的心境,在南岩的每一处景色驰骋。

 

龙头香

 

在狭窄的山道上,不由自主的,我随着人流来到一处绝崖。

南岩万寿宫外的绝崖旁,有一悬空的雕龙石梁,上雕盘龙,传说是玄武大帝的御骑。玄武大帝经常骑着它,来武当山巡视。

凌空的龙头顶端,有一香炉,被称为“龙头香”。在这儿烧香祈祷,应该是是最灵验的。

    听说,有些香客为了表示自己的虔诚,每次朝拜武当,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为此,坠岩而亡者不计其数。清康熙年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设栏门加锁,立碑告诫。碑文说,神是仁慈的,心诚则灵,不一定非要登到悬崖绝壁上烧香才算是对神的崇敬。

然而,依然有无数的朝拜者,把朝廷的禁令视为儿戏。在神灵面前,生命也许是渺小的。

来武当山烧龙头香,对他们来说,是心灵里渴盼许久的一个约会。

我在想,痛苦或者幸福,是无法运用祈祷的方式解脱和求取的。烧香磕头,只能是自我心灵的一种释放。

依栏俯视,我犹疑地呆望着。这奇特的景观,是xx形成,还是人工雕琢?世界如此之大,为何要在悬崖边雕一香炉?

自然,这是意志的考验。

我是个无神论者,没有香客们的虔诚。然而,面对着龙头香,我依然会作出仰望的姿态。

 

 

妙华岩

 

逍遥峰的山腰间,有座妙华岩。显然,很少有游人来此。清幽,雅致。举头,林木荫密;凝神,鸟语花香。清净,是我向往的境界。我躺下身子,静享孤独的妙处。

看着介绍妙华岩的文字:大约在公元八世纪,就有隐士在这儿修炼。元代,这里道教建筑颇具规模,许多高隐之士在此习练道法,撰写刊行清微道法等经典书籍,一度成为中国道学中心。明永乐十年,又在原址上重建岩庙。

步入岩洞,发现有三座石雕丹床,体量硕大,雕刻别致。据说,是道人们修静功的丹床。

武当山的其他景点,都是人流熙攘。很难有心境坐下来沉思。在那样的境况下,常常,我要皱眉。

景色的妙处,不仅仅是用来看的,而是需要心的体会。

出了岩洞,我有点饿了,解开挎包,掏出了一块面包。一只鸟儿从近处的树上飞下,在离我几米远的地上站着,注视着我的吃相。是只蓝色羽毛的鸟儿。我叫不出它的名字。

我把吃剩下的半块面包向它扔去。它吃惊地后退了几步,看着我的笑容,感觉到没有危险,才走过来用尖细的嘴叼食着面包。

妙华岩一只蓝色羽毛的鸟儿,难道和我心有灵犀?

这就是细节。旅游的途中,只要用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细节。

  

  

飞升崖

 

  飞升崖,被誉为武当山的{dy}仙境。它一峰突起,三面绝壁。沿着山脊上的那条小径,我们直达峰巅,跃顶眺望,胜景尽收眼底。

  既为仙境,必有仙人的典故。相传,真武大帝曾在此修炼,面壁数十年,静如古井,坐如盘松,甚至连鸟儿在头上筑巢他都纹丝不动。三月初三那天,真武大帝大道将成,师傅紫气 元君下凡来考验他,化作一位美女为真武梳妆。真武拒绝邪念,逃避到绝壁的一块岩石上。美女羞愧难言,跳下万丈深渊。真武见状,纵身跳下去救美女。此刻,峡谷中五条龙腾空而起,簇拥着真武升天而去……

站在真武大帝的梳妆台上,眺望南岩美丽的风光,是一种至美的享受。我真的不知道真武大帝的头发有多长,居然需要如此宏大的梳妆台。在电视剧里看到,仙人是要留发的,而且越长越好。关键时刻,仙人腾跃飞起,长发飘逸。

梳妆台围栏外,有一块伸出岩壁的巨石,曰“试心石”,据说,真武当年就是从这块巨石上跳下而升天的。巨石下临万丈深渊,隐隐约约,有一股仙气在半空的绝壁前飘摇。

  飞升崖。多么好的名字。在这里,精神的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一个个游客,拉长脖子,俯视,或者仰望。虽然临近正午,但是没有一个人呈现出饥饿的表情。

一缕调皮的风,散乱了几位女士的长发。若是仙女,她们飞升的姿态该有何等优美?

 

黄龙洞

 

黄龙洞,位于通往天柱峰的古神道上。

导游介绍说,有xxxx在此得道升天,留下一颗仙丹。当地人为谢龙恩,在此设殿造像,以示崇敬。

吃了仙丹,可以长生不老。于是,我的眼睛不愿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结果可想而知。既为仙丹,就不会沦落人世。我为凡人,就必须接受死亡的命运。  

黄龙洞是和武当道教医药联系在一起的。黄龙洞亭的上方,有四块匾额,其中两块写着“天下驰名”。而另外两块,则写着黄龙洞的药如何服用、治什么病等等。历史上以黄龙洞眼药、八定紫金锭等xx而驰名。  

武当道人用神奇的xx为人治病疗疾,而且方法奇特:他们用一根绳子与黄龙洞下面的亭子相连接,绳子上系有小筐,人若买药,只须将钱放入筐内拉动铃铛,洞内便有人将小筐拉上去,然后把药再用小筐送下来。

  洞中有洞,是黄龙洞中{zd0}的特色。在洞里穿来穿去,宛若在古老的隧道中漫游。累了,我的身子贴在石壁上,数万年静止的壁石,冰凉沁骨。

这是一个xx的岩洞,它面对层林叠嶂的千峰万壑,空气干而不燥,润而不湿,四季清幽凉爽。经历代修炼之士的修建增补,就有了黄龙殿、真武阁、药王殿、神泉亭等建筑,使之更具神秘和深幽。

据记载,宋代之前,就有许多高道在洞中修行。古时,信士登山朝谒,认为能进入黄龙洞,就是“三生有缘”。

 2006年的这个夏天,我进入了黄龙洞。命中的约定,我握住了缘分的一只手。

天柱峰

 

驱车,在盘旋的公路上行驶25公里左右,下车。望着云天之上的天柱峰,不免畏惧起来。可是每到一座山,不登上峰顶,总会留下遗憾。于是,提提精神,向上攀登。

3小时后,我和几个青年如愿以偿,伫立在峰顶之上。感受了武当山诸多具有人文气息的景点,此刻,xx是在领略大自然的壮观。是的,人文景观,给人以阅世的沧桑,而自然景观,xx是在清洗我们曾经肮脏的内心世界。

{df}拔空峭立,犹如一根宝柱雄屹于众峰之中。“稀世绝顶,一柱擎天啊”。喜欢写诗的小梦发出感叹。

在峰顶远眺,只见群峰环峙,苍翠如屏。俯瞰,又见丹江水库碧平如镜,太和、南岩、五龙诸宫,层叠有致,清晰似画。

山顶的风,总是不期而至。仿佛,从远古而来,与我们相守着一个契约。侧耳聆听,松涛的怒吼,犹如万马奔腾。山泉汩汩,瀑布奔泻,小溪如诉,宛如维也纳交响曲,雄浑、悲壮。

左顾右盼,不见一只鸟的踪影。太高了,鸟儿难以登临。它们的翅膀,无法穿越清淡的云层。我有些遗憾。

听说,观赏天柱峰的云海奇观是种难得的享受。然而,那种自然界的良辰美景,我只能在想象中完成。

遗憾,是人类常见的情感空白。倘若,一切圆满,那就成了圣人。

 

金殿

 

登临绝顶,方可一睹金殿的尊容。

想象里,那是流金释彩的地方。通常,每到一处旅游胜地,我不喜欢在有建筑的地方久留。我欣赏的是人文色彩,习惯在大自然的奇观里陶冶性情。可是,对于金殿,我还是破例了。

皇帝朱棣将“太和”二字用于武当山,名为“大岳太和山”,命名金殿为“大岳太和宫”,为天下太平之意。北京奉天殿与武当山大岳太和宫同为一体,意味着朱棣的江山稳固。

天人合一。符合道教所追求的思想境界。

步入金殿,才知道它的建筑材料并非xx是金子,绝大部分是铜铸。文字记载中,是我国现存{zd0}的铜铸鎏金大殿。

金殿高5.54米,宽4.4米,进深3.15米,构件严密xx,密不透风。殿内供奉着“真武祖师大帝”的鎏金铜像,重达十吨。史载,该殿由20吨精铜和300公斤黄金在京城铸造而成,然后运来武当山的。奇特的是,它本身是良导体,每逢电闪雷鸣,光球在金殿四周滚动,但霹雳却击不到金殿,这一奇观被称为“烈火炼殿”。金殿历经六七百年的岁月,但依然完好如初,光彩夺目。

金殿的传说,自然与皇帝有关。相传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一次和元军交锋,全军覆没。他逃到武当山下的一座小茅庵里,求道士救命。道士说“救了你,追兵来烧了我的茅庵,我到哪里去住呢?”朱元璋说:“以后我赔你一座金殿。”道士让朱元璋站在柏树下,施了个隐身法。元军追来后,找不到朱元璋,便放火烧了茅庵。元兵走后,老人也不见了。朱元璋得了天下后,命儿子朱棣在天柱峰为真武神建了这座金殿。

传说,不免有虚构的成分,引不起我的兴趣。可是无法影响到我对金殿的膜拜。它的每处建筑细节,都是人类艺术的精品。

仰头良久,我也没有感受到脖子的酸痛。

我的目光落在在殿外的围栏处。依稀,我看到了岁月的一些痕迹。

天色渐暗,依依难舍金殿。下山,是轻松的,有种虚空的感觉。

回首天柱峰,迷雾缭绕中,它仿佛脉脉含情地向我挥臂告别:再见!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相约武当山》发山东《当代散文》09年5、6期合刊_赵丰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