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配料系统(无工控机实现自动、半自动、手动生产低成本方案)_一笑安然

配料系统

1. 概述

本方案设计分为物料储存、配料、计量系统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其中控制系统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方式,操作简单,控制灵活,可以满足生产的各种需要,具有极高xxx。可适应于混凝土,制砖,以及其他物料配料,搅拌控制。

具体生产流程图解如下:


(图1:生产流程图)

2.系统组成

2.1 物料储存、配料、计量系统

物料的储存、输送及计量是一个承上启下、紧密联系的整体。本设计的物料分为三大类:砂料,粉状物料,水、添加剂等液态物料。

2.1.1 砂料储存、配料、计量系统

本设计砂料输送、储存及计量系统由配料机和集料斗组成。砂料储存在配料机储料仓内,配料时,通过自动控制的气缸开门将储存在储料仓内的物料先后从各个储料仓底部的阀门卸入称量斗中进行骨料的称量配制,配制好的骨料卸到水平皮带机上,通过水平皮带机和集料斗把砂石卸入主机内。

2.1.1.1 配料机

配料机是骨料仓、计量秤及下部水平输送带的组合机构。骨料仓、计量秤共四个,水平输送带一条,当物料全部配完时,水平输送带起动,把物料通过集料斗送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本案例中骨料配方较小,精度控制要求较高,为了确保配料精度,本设计配料机采用了干粉搅拌设备设计理念,具有如下特点:

。配料门灵活调整,计量精度可达国家计量标准。

。料门快速反应设计,可靠性高。

。计量秤防坠、防风、减压保护设计,安全可靠。

2.1.1.2 集料斗

集料斗位于搅拌主机上方,配料机计量好的骨料通过集料斗下卸到搅拌主机内。

2.1.2 粉料输送、储存及计量系统

粉料储存、输送、称量装置主要由粉料储料仓、粉料称量装置组成。启动粉料配料时,粉料储料仓内的粉料下落至对应的粉料秤内进行称量。达到称量要求时,储料仓配料门关闭。当起动卸料时,粉料通过称量斗底部自动控制的蝶阀卸入主机进行搅拌。本设计方便快捷,维修简单,大大缩短称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1.2.1粉料计量系统

整个粉料斗通过秤斗座与传感器连接后,由称重仪表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电信号接收转换,并将之显示为实际的重量读数。启动配料后,当粉料达到预定值后,配料门自动关闭。卸料时,通过自动控制的出口蝶阀开启,直接卸入主机拌筒内搅拌。卸完料后,出口蝶阀自动关闭,粉料秤立即进行下一循环的称量,充分利用搅拌时间,缩短搅拌周期。

为了达到本案例粉料配方小精度高的要求,粉料计量系统采用了如下设计:

。采用国际xx高品质传感器,确保质量。

。粉料秤机械振动/变形自动稳定设计,保证了计量精度的稳定性。

。通过国家CMC计量认证。

。传感器不平衡补偿功能。

2.1.3 液体输送、储存及计量系统

液体输送、储存及计量系统主要由贮液仓、称量装置(水秤、添加剂秤)组成。

考虑到案例中液剂可能具有腐蚀性,设计中采用不锈钢材料。

2.2 电气控制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是整套设备的核心,控制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整套设备的稳定以及生产效率。远志工程设计人员充分考虑到成本和性能,在{zd1}的成本基础上实现{zj0}的控制方案。

2.2.1 本方案控制系统特点

设计方案中控制系统有如下特点:

。可实现手动和全自动的操作功能,既可以纯手动操作,方便快捷,也可以实现全自动生产,省时省力,避免误操作。

。独特的提示功能,让您实时掌握生产过程。

。特有的配料信号诊断功能,避免误投料。

。系统具有软件逻辑互锁和硬件逻辑互锁功能,双重互锁,确保生产安全,井然有序,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符合人体工学的琴键式操作台,舒适安全,维修简便。

2.2.2 控制系统充分的安全保护措施

。本设计充分的安全保护措施,让您放心使用。

。在主回路中都有相应的空气开关,以便在短路和过载时跳开主回路及时保护电机等外部设备。

。运用高精度电源模块,使仪表工作更加安全可靠,提高了称量准确度,并保护了仪表。

。控制系统带有失压保护功能。

。装有紧急停机开关,可随时切断电源,使系统立即停止工作。

2.2.3 控制系统的防静电及避雷保护

。仪表采用良好接地防静电措施;

。控制回路设有气体放电管避雷器等避雷保护;

。基础施工时,用户与地方防雷所联系,设置防直击雷和感应雷保护措施。

2.2.4 操作面板以及控制台



5 2009年12月21日 星期一 08:28 |
我哥人感觉如果不用工控机,这种方式不是道你的配料数据的计划产量,批量试怎么解决的。
给个建议:“传感器输出的模拟量电信号”你的原文
                      传感器输出的是MV的信号

希望我们将来就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资料提供:http://blog.163.com/aike_2006

郑重声明:资讯 【物料配料系统(无工控机实现自动、半自动、手动生产低成本方案)_一笑安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