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简介续》_灵枫的空间_百度空间
  土地资源
  全县有耕地120万亩,人均耕地5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木材总蓄积量210万立方米;退耕还林面积22万亩(其中速生林面积1500亩);林草覆盖率达65%;xx草场32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宜农宜林荒地和滩涂地30万亩。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大体上分为三个农业区域,东部低洼平原区,盛产粮谷;中部风沙盐碱地区,草木覆盖面广,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低漫岗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4.5亩,是全省人均占有的3 倍,全国人均占有的4倍,“八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县。
  农副产品资源
  康平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环境好、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绿色牌干豆腐,德意牌四粒红花生,均是国家注册的产品。二牛乡玉米楂的深加工,可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品种,另外还有小米、小绿豆、地瓜粉、芝麻、甜玉米等,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县耕地播种面积105.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2万亩,制种7.3万亩 ,杂粮10万亩,大豆20万亩,经济作物43.7万亩。目前,全县有订单的作物面积达30多万亩,主要有花生、豆类、杂粮等16个品种。全县粮食总产量254587吨,其中玉米,18769吨,高粱16059吨。
  在调整农业结构上也有新突破,全县牛存栏9.11万头,出栏4.12,羊存栏13.35万只,出栏3.63万只,猪存栏51.33万头,出栏28.71万头,禽存栏67.8万只,出栏35.38万只。
  全县有耕地152万亩,草场65万亩,林地80万亩,依据土地的自然特点,大体上分三个农业区域,东部低洼平原区,盛产粮谷;中部风沙盐碱地区,草木覆盖面广,适宜发展林牧业,西部低漫岗区,适宜各种作物生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7万亩,使全省人均占有的3倍,全国人口占有的4倍,“八五”期间被列为全国重点商品粮食基地县。
  康平县是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域内及周边玉米产量240万吨,水稻产量40万吨,高粮产量20万吨,大豆产量25万吨,花生产量20万吨,薯类产量120万吨。现已有24万亩耕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13个品种享有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牌干豆腐,得一牌四粒红花生,均是国家注册的产品。二牛镇玉米馇的深加工,可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品种,另外还有小米、小绿豆、地瓜粉、芝麻、甜玉米等。
  康平县是国家半农半牧县,草场建设示范县。近年来,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一村一业”发展步伐明显将加快。2006年,全县白鹅饲养量到500万只;桑树、寒富苹果、大扁杏等经济林达到6.3万亩;花生等杂粮面积达到40万亩。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水库为{zd0} 。境内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粘土、泥灰等。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含有锶、偏硅酸和碘等14种微量元素,一般每升水锶{zg}含量可达2.54——3.20毫克,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水利资源
  

  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18.7公里,流域面积2160平方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有大、小型水库14座,总容量25181万立方米,以中部的卧龙湖水库为{zd0},库容量为9626万立方米。全县水资源总量为18815万立方米,可利用地表水为6220万立方米,可利用地下水为12595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鱼、蟹等水产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矿产资源
  境内已经探明开采的矿藏有矿泉水、煤、石灰石、萤石、硅石、膨润土、玛瑙石、并粘土、泥炭、建材厂等。探明煤炭储量6.8亿吨,1.8亿吨,还有天然气、、、红粘土,泥炭,砩福石等矿产资源;有76处优质xx矿泉,每升水含锶量达2.54—3.20毫克,国内外均属罕见。康平地下矿泉水不仅储量居全国之最,且品位极高,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全县境内有76处锶型、偏硅酸型和锶硅复合型优质xx矿泉水,一般每升水含锶达1.65-1.87毫克,{zg}含量达2.54-3.20毫克,在国内外均属罕见。康平煤储量为6.6亿吨,现正开采的有小康、大平、三台子3个矿区。萤石储量丰富,品位较高;柳树屯乡的玛瑙石不仅储量大,且因色泽奇特而闻名省内外。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点在县内有两处,其中;卧龙湖是辽宁省{zd0}的淡水湖泊,景色宜人;金沙滩白沙滚滚,具有远古大漠风光。辽代古塔、清朝王陵、百里辽河大堤、万亩松涛、黑山风景区等景点,集观光、游假为一体,是人们的理想旅游之地。
  电力资源
  

  电网遍及全县,有63KV变电所8座,主变容量11台、55、200KVA,送路1446.2公里,由国家投资亿元的一次变电一期工程已经完工。   许之履字圃先,江苏县溧阳县人,监生。1886年(光绪十二年)任康平知县时,境内多盗,许公想方设法,严密防守,不遗余力,境内稍安。民间词讼常常当堂立断,一无留滞。其政绩受到老百姓的称赞。逾年离任。1890年(光绪十六年)又回任康平实授知县。适值县东河套一带大水成灾,“民间春耕乏种,公闻之策然。出宦囊数百金,为民买麦种三百余石至秋后一文不取。及其故后,民思念不忘,在城隍庙侧(现东风小学),设祠以祀之。”后俗称许之祠者即是。   
  明代称“乌峰塔”,清代称“包塔”。位于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濒辽河。据塔建筑风格及辽代棋州城址推断,建塔年当与辽代棋州置年相同或稍晚(公元921——926年),为辽代佛塔。塔为青砖建筑,实心密檐式,8面13级,围30.96 米,高约30米。塔身各面设佛龛,内砖雕座佛,肋侍,下有束腰仰莲佛座。龛外雕宝盖飞天等装饰,上有额无字,施以连珠纹。各角陪衬砖雕小壁塔,密檐结构严紧。顶秃园,不见塔刹。古塔经千余年风剥雨蚀,基座又遭人为损坏,稍东南斜。密檐至十层尚可辩出层次,顶端三层已颓圮。塔刹,宝珠俱已无存。1959年(清咸丰八年)村人曾集资维修塔基。1981年9月,辽宁省文化厅拨款9000元对塔基再次维修。1980年10月,先后确定为县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小塔子古塔前后。据过壁题款“岁次壬戍谷旦”推断,寺院落成当为1862年旧历8月。1951年至1955年,陆续拆毁。现过壁1座,石狮2尊,石制旗杆2杆。从所存照片,宝塔寺建筑格调独特,无山门,用石栅栏圈围。寺院三进:塔前马殿,过壁,塔后老爷殿,娘娘殿,青砖砌筑寺院围墙。老爷殿前左有钟楼,右有鼓楼,均木结构,青瓦顶。并有东西配殿。寺院西北角花墙独成一院,为群仙堂。宝塔寺历经七世僧,至1928年(民国十七年)日渐萧条。
  
  位于柳树屯乡添寿庄,建于1883——1889年。该陵为僧格林沁长孙那尔苏(贝勒)之墓。相传那尔苏与慈禧关系暧昧。为此,其父带他祭祖时令其吞金而死,葬于后陵,初名“孝节陵”,传称“孝家陵”。文物调查时发现一通石碑,阴刻行书“诚慎亲王右{dy}侧室白氏……”由此可知该陵是诚慎亲王那尔苏陵园,死后追谥号为“诚慎亲王”。其子阿穆尔灵圭(俗称阿王),死后亦葬该陵西侧橡树处。该陵墓于1947年掘毁。陵园建在岗地上,三面环山岗,南面开阔平坦。现陵园墙高3米,保存完好,有古松掩映。为县内保存下来的一座蒙古王公陵园。1990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东升乡善友屯村莲花岗的一座山丘上,王陵葬此,故名陵山。陵山四周有5座小山环抱,形若莲花,故伯王选茔地于此,死后葬在这里。随将原村名黄善窝堡改名莲花岗。陵园约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伟,建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947年陵毁为平地。
  文庙
  
 
  原址在今康平一中院内,建于光绪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文庙有大成至圣先师殿3间,东西殿各3间,崇圣祠3间,楣门3间,泮桥1座,泮池1处,山门3间,照壁1座,魁星楼1座。其建筑浩大,工艺精湛,在当时奉天省同类建筑中颇有盛名,惜于1950年拆毁。现遗有照壁前石碑一方,上镌“奉旨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位于张强镇唐僧庙村,相传建于明崇祯年间,原为蒙古包氏家庙,清中叶扩建,重修为蒙古喇嘛庙。庙宇房舍200余间,分寺院、东西禅院、东仓、西仓5个部分。该庙建筑规模宏大,雕塑精湛,为县内{zd0}庙宇。庙内设大锅一口,能煮米三石二斗、牛两头的肉粥,可供1000人吃{yt}。盛时有喇嘛200多人,旧时正月十五、二十五为庙会,1950年拆毁。
  天主教堂
  位于县城康平一中东侧,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加拿大司铎高贵荣、高明远修建。现存砖结构房屋、教堂各1座,为西式建筑。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康平县委机关,辽吉一分区司令部曾驻此,1989年重归天主教会。
   
  位于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棋州,是辽代东京道所属的一个州,《辽史。地理志》载:“棋州,祐圣军,下刺史。本渤海蒙州地。太祖以檀州俘于此建檀州,后更名,隶弘义宫,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统县一”。又“庆云县,太祖俘密云民,于此建密云县,后更名”。《金史。地理志》载:“庆云,辽棋州祐圣军,本以所俘檀州密云民建檀州,密云县,后更名。有辽河。”《辽东志》卷一《地理古迹门》载:“庆云县开原城西八十里,有塔存焉”。《中国通史,辽金夏地名表》载:“棋州,辽宁康平东南。”据此,辽代棋州即今康平县小塔子古城遗址。建于辽太祖时期(公元921——926年间),毁于元末明初。从残存城址看为土筑方城,南北向,略作方形,城壁周长约4华里,西面约长400米,城墙残高5—6米,底部颓宽10米,有东西南三门。现东墙瓮门址尚清,南门豁可见,护城河依稀可辨。东西门间横贯一条大道,为东北沦陷时修建,将西门毁没。城内以辟为耕地,城址残存的一些青灰沟纹砖、布纹瓦、灰陶罐残片等,都具有辽代特征。1980年10月,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铁岭地区行政公署公布为重点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代头下周城遗址
  
 
  《辽史地理志》载:“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集团建州县以居之。”辽代契丹贵族统治奴役外稃的塞堡称“投下”或“头下”州称。其遗址在境内有以下几处:
  (1):位于小城子镇所在地。〈〈奉天通志〉〉中“康平县志略”载:“小城子在县四北四十五里,土城周约一千余丈,共有四门,北门有石碣一方,昔年耕地所得,为土气侵蚀,仅便清,‘盆 金 敛镇守 ’数字。”按辽史:“原州西南至显州三百里,西北至上京临潢府八百里,疑即此城”。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临潢府附近图,原州在今县城北,其地理位置与小城子城址接近。〈〈中国通史.辽金夏地名表〉〉记:“福州、原州均在康平县境内。”该城址是福州还是原州?待考。现城址已毁没,仅见南面墙残存约100米,西面墙残存约60米,墙残高2.4米,顶宽3米多,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址内砖、瓦、陶、瓷器残片甚多,属辽金时代遗物。
  (2):位于方家屯镇李影匠窝堡村三家子西山坡上,县城西南22公里 。土筑方城,每边长约300多米。现城址西墙保存较好,南墙西段存80米,北墙西段存70米。南北墙东段及东墙毁没,仅见隆起土岭。现存城墙高2—3米,墙基宽12米,顶宽1.5米。城墙的夯土层清楚,每层厚10厘米。当地称“半拉城”。采集标本有板瓦,筒瓦、盆、罐、瓮、碗、缸等器物碎片,以及出土的菱花形十二生肖铜镜等,均系辽金时代遗物。1980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位于二牛所口乡岔海挠村,卧龙湖西岸的山丘上。山下村落,因城故名小城子。该城为土筑方城。南高北低,每边长约300米,城墙原壁基部保存完好,夯层清晰,南300米处有座大台,即所谓“点将台”。城址内遗物较多。据遗物推断,城建于辽代,沿用至元代。1980年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位于张强镇盖顶窝堡村城子沟屯北,县城西35公里。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土筑城墙,有东、西门,南门门址不清,无北门。城周长939米,现南墙仅存西段54米,东西墙完好,北面墙颓圮较严重,西面墙完好,弓形稍外曲,城址内地面上有灰砖,布纹板瓦,滴水及陶瓷残片等,均为辽金时代器物。早年出土的铁锅、铁铧、铜钱等文物,均已无存。1980年10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泡子沿小城子城址
  位于东关屯乡泡子沿村小城子北,距县城西南5公里。城为土筑方城,每边长350米。现西墙保存完整,北墙挖毁一半,东墙北段毁没,中段及南段仍存墙址,南墙挖毁。城内遗物较多,从遗物分析,属辽金时代城址。1980年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湖
  卧龙湖地理位置在沈阳市北部康平县城西1公里处,是辽宁省{dy}大平原淡水湖。卧龙湖自然风景区是沈阳市十五大旅游景区之一。卧龙湖流域面积1644.6平方公里,湖区东西长 16.5公里,南北宽6公里,周边长60公里,水域面积67平方公里,滩涂48平方公里,湖中平均水深为2.2米,湖区{zd0}蓄水量为1.3亿立方米。卧龙湖风景如画,四季宜人。春有碧水边天,涛涛蒲草在霞光中摇荡;夏有蝉鸣鸟叫,万类江天,红荷千顷,白帆点点;秋有渔歌阵阵,蟹肥鱼美,蒲絮芦花,漫天飞舞;冬有寒冰映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与万顷金沙滩遥相呼应,是北方少有的自然处女地。卧龙湖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腐殖质堆积较厚,大量生长着蒲草、芦苇、三棱草、地梨子、菱角、鸡头米、水葫芦、莲藕等70余种植物;卧龙湖中栖息着大量野鸭、大雁、灰鹤、丹顶鹤、天鹅、鱼鹰等142种野鸟类;湖水中生长着草、鲢、鳙、鲤、黑、嘎、鲶、鲫等39种鱼类,3种虾类,4种蚌类,还有人工养殖的淡水河蟹、甲鱼和特种鱼。除植物、鸟类和鱼类外,卧龙湖中还有野生水陆两栖动物8种,水生藻类8门70属154类,浮游动物38种,湖底栖动物28种。
  金沙滩
  金沙滩风景位于康平县西北部了辽蒙交界地带,区域面积2万亩,距卧龙湖8公里。金沙滩沙海滚滚、连绵起伏,风景独特,身临其境令游客领略戈壁风光,其自然景观具有远古大漠风光,是人们理想旅游之地。
  万亩松林
  康平县有一片尚未开发的万亩松林。这里风景宜人、自然风光极为优美。今年春季,“沈阳一日游”的旅游线路中新增了康平县万亩松林游这一旅游项目。届时,沈阳市民可以在康平县看到蔚为壮观的松涛林海。
  辽代古塔
  建于辽代的古塔,位于康平县郝关乡,此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八虎山位于康法两县交界处,山北坡属于康平县西关屯乡,山势东西走向,为医巫闾山余脉,海拔382.1米,区域面积8000公顷,距省城沈阳90公里,距康平县城30公里。八虎山南坡平缓,北坡较陡峭,山顶部平坦舒展,方圆约8000平方米,山上鹿、兔、鹰等动物种类繁多,盛产人参等上百种药材及大量的蘑菇、野菜、山脚下建有一座人工水库,山上绿树青青,山下碧水潺潺,八虎山历史悠久,蕴含着古老与现代文明,清朝一位公主陵墓建在八虎山的东南,西南建有僧格林沁王爷陵,还有土门子、独木关、神龟子、锁龙井、三清宫等许多xx景点,基础设施较好,每年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登临览胜。


郑重声明:资讯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简介续》_灵枫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