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各位开心 一切顺利 心情平静 一切都好】
马头琴曲 太美了 让人忘尘脱俗啊 当听到这样的音乐的时候 是否感觉那种吵闹的流行人声
音乐少了这种宜人之境 这种安静与和谐 这种恬然自足 这种开阔无碍
听着,使得你本来纯净的心灵更加纯净 而躁动不安或者略感浮躁的心灵则渐渐趋于平静和淡然
听着这样的音乐 难道不觉得这是心灵上的一种xx的休憩和净化吗 让你心灵的灰尘或沉淀或散开
何等惬意
【马头琴】
马头琴 mǎtóuqín
[a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a scroll carved like a horse's head]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中国 蒙古 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马皮蒙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马头琴的音色太美了,赞
1.天边--贺西格
2.玉门关中
3.大草原
4.觞逝
5.天空
6.腾格尔演唱的天堂--马头琴版本
7.雕花的马鞍
8 草原四季
9.乌兰巴托之夜
10.
这首叫把根留住 有笛子的声音 呵呵
中国人都把文化之根留住吧 不要每天听着外国的音
乐 看着外国的电影 。,吃着外国的面包,汉堡,喝着外国的咖啡,啃着外国的冰淇淋,
而忽视了我们自身许多好的优秀的东西。
反正中外的优秀的好的{zh0}都兼收并蓄啦,不要只扯住一种不放
另外推荐一首蒙语歌曲---哈琳的遥远的妈妈
另外推荐一本奇书--瓦尔登湖
这篇文章有意思
转过来
瓦尔登湖和陶渊明 文 / 杏雨阁
一百六十年前七月的{yt},一个不到三十岁的美国人,手拿一柄斧头,单身只影,跑进了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了起来。这个人叫梭罗;九年后,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一部书,这书就叫《瓦尔登湖》。梭罗的这种行为生活方式,让现在的国人看来,不啻神经错乱;就是现在的美国青年,也有不少对之不够理解。其中就有人质疑:梭罗的这种生活方式到底有多少价值云云。
梭罗的做法让我想到我国东晋时期的陶渊明。陶渊明二十九岁入仕,做过州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但也经常归隐。四十一岁时,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人生决策:在他任彭泽令八十{yt}后,他终于彻底地脱下官服,弃官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过起了亦读亦耕的生活。后来即使生活境遇越来越恶化,他始终不愿为官求禄。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我由梭罗不由地想到陶渊明,并不是把他们当作隐士来看待的,而是他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引起了我的好奇:梭罗为什么要独居?陶渊明为什么要隐居?
并没有人逼迫他们这样做。虽然两人当时所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这些也许多少影响了他们的选择,但我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个人的性格使他们作出了这样的选择。梭罗自不必说,他的人生经历很简单,没有什么大波折。就说陶渊明吧。陶渊明说自己“性本爱丘山”,但他之所以到四十一岁才归园田,是因为传统的儒家的人生理想先入为主地制约着他,再加上他又出生于官宦世家(陶氏是东晋望族,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东晋大司马,祖父为太守),自小就被灌输了这方面的思想。但偏偏他不想做官,当时官场又太险恶了,因此他常在案牍之中渴望着山水的丰姿。这种矛盾弄得他四十一岁之前的生活很痛苦。好在他醒悟得早,毅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以致归园田时,“舟超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自由无羁,心旷神怡;归园田后,尽管茶粗饭淡,但所见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所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感觉是什么?——怕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同陶渊明一样,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描述了他融入大自然后身心所获得的巨大的解放和自由的感受,每一个潜心阅读此书的人,都会从书中那些如清晨露珠一样闪光的文字中感受到作者那颗心灵在愉悦地颤动。
这些感觉有价值吗?我想,对一个关注心灵、渴望自由的人来说,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我当然不是在鼓吹大家都跑到山林里隐居起来,而是想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获取人生幸福的前提。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外显出来,就是一个个性格不同的活生生的人。这些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自然也不一样。有的人天生具有组织才能,又工于心计,又有强烈的建功欲望,那他就应该去当官;不当官就是埋没人才,糟蹋生命(至于当什么样的官,那是另外的问题。)。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做学问,岂不是牵一只大象让它去跳探戈?一个天生语言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又多愁善感,那他就适合去做诗人;如果非要他去总统,那国家和人民就要遭殃,甚至要闹得国破家亡(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最生动的例子,他是一个天才诗人,确是一个蠢才皇帝。);有的人喜欢爬山,有的人喜欢绣花,有的人喜欢研究原子弹,但也有人喜欢卖茶叶蛋。这里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能引导人生往积极、健康、快乐的方向发展,就是{zh0}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已经有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却感到不快乐。关于前者,社会可能是原因之一。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给每一个人都创造出适合他们生活的的环境,给他们积极寻找、试验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机制。另外的原因就是,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不去试验。比如,你不适合搞一把手,而适合闯市场,组织让你去当厂长,你却以官为本位,不愿意,没办法,组织只好让你去政协。只是去了政协,你就快乐了吗?关于后者,不快乐的原因同样是由于种种的世俗的观念在他们的脑子里作怪。如果依我的兴趣和才能,最适合做一个园林工人,而我现在也成为了一名园林工人,这不很好吗?可我不甘心,为什么不甘心?看到别人宝马香车,看到姚明年薪逾亿,因此唉声叹气,甚至消极怠工,弄得工作没做好,生活又不快乐。这岂不是自作孽?美国白宫总统花园的老园丁已在总统府服务了半个多世纪了,几十年如一日,倾情于那些花卉树木,成为了经验丰富的园艺专家,美国总统对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重要的不是成为什么家,也不是总统的礼遇,而是在侍弄那些花草时,他感到快乐。据报道,这位老园丁从小就表现出对园艺的兴趣。上中学时,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当一名园林工人。他的母亲尊重他的选择,让他进了园艺学校,而不是逼迫他上xx大学。
红尘滚滚,物欲横流。在这滚滚的横流中找到一片适合于自己的基石是必须的,虽然也是不易的。重要的是经常葆有关注心灵的警惕性,而不被物役。大千世界,好东西很多,但对于生命来说,并不是多多益善。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眩,五音令人耳聋”,这话单看或许有点过分,但苏格拉底的话去却朴素地道出了生命对物质的追求的本质。苏格拉底有一次路过集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禁叹道:“这个世界上,我不需要的东西太多了!”
让生命潜心于适合于自己的的一隅吧,有所感悟,有所启示,是很理想的生命方式。若能在潜心一隅中,有像《瓦尔登湖》和《靖节先生集》那样的“副产品”,当然更不错:对自己,让生命有更深的体验;对后人,或许也有不少启示。
事实上,撇开《瓦尔登湖》和《靖节先生集》不说,仅就梭罗和陶渊明的那种生活方式本身而言,不是可以用“有没有价值”来衡量的。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自己觉得充实、快乐、幸福,那就是好的生活方式。由生活方式推及其它如职业、婚姻等等,也应该把这一点当作重要的标准。如果在选择时,忽视、漠视甚至轻视这点,那我们将来就会常常有走错路的感觉。而这种感觉会让人生染上灰色的虚无色彩——这种色彩是人生幸福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