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庙会
      2月15日全家去了雍和宫敬香,16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地坛看庙会。还记得2007年2月22日,小弟他们带我和儿子看过北京龙潭庙会。茫茫人海中,人头攒动在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中,稍不留神,便难以寻找同伴的身影,大广播不停地播放着寻找家人的消息,那时候的我攥紧儿子的小手一刻也不敢放松。弟妹征求我的意见,是去龙潭,还是地坛,还是其他地方?思来想去,因为去过几次天坛的关系,我倒是很想去地坛瞧瞧,xx是受“地坛”名称驱使的。
      我们自南门入,自南而北游走,通往地坛的路并不难走,大门内外也没有天坛的景观之古朴典雅。庙会为地坛增添了人气和喜气,倒是让游人们乐不思蜀了。所到之处,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让人眼花缭乱的小商品、种种杂耍、儿童乐园,更不可思议的是有恐怖的人蛇表演,醒目的广告条幅上全是美女鼻孔爬出条小蛇,那画面真是惨不忍睹,难以恭维。儿童不宜,我们走到此处不由地加快了脚步,迅速逃之夭夭,半天也难以挥去恐怖影像。亏得我们很快便被人流拥到了挂满中国结、红灯笼、红辣椒等火红的世界里面,满眼都是喜庆的色彩,在红色的海洋里,每名游客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幸福。这样的场景少不得要拍几张纪念照了,更何况我是摄影爱好者,苦于没有好相机,之前着实错过了很多精彩的瞬间。人生难得几回醉,今朝能醉何不醉?
      小侄子洋洋闹着要看“南北民间花会荟萃”表演,无奈来得早了点,还没开始呢,几个孩子在旁边玩耍。我们原想等一会过来看的,不曾想隔了一会,人群便是前呼后拥,水泄不通了。远听锣鼓喧天,彩带飞扬,别说近看了,我想拍几张图片也够不着,前面一大片一大片全是高高地端着相机在录像的人。我们只好放弃观看,赶快撤退看其它的,洋洋才二周,{dy}次见到这么多人,这么热闹的场景,自然不乐意离开,用哭鼻子以示强烈的抗议。
      最吸引眼球的倒是北京洋片,北京洋片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我走进观看,不理解游客为何都趴在四周的孔中观看,原来机关就在这里啊。弟妹介绍说:拉洋片诞生在天桥,孕育、抚养它的人名叫焦金池,最初还叫“拉大画儿”,后来来自河北的焦金池(艺名大金牙)落脚天桥,撂地卖艺。初到天桥,拉大画儿用的道具极其简单,最主要的“片箱子”(安放、观看洋片的箱子)只是用青皮席子四面围起,上面掏几个圆孔,里面放几张画片。表演时,演员在一旁说唱,观众要趴在席子上,由圆孔向里观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出设备也“进化”了不少,除锣、鼓、镲三大件外,带圆孔的席子也演变成带有“光子”(观看窗)、可更换画片的木制“片箱子”了。
      逛得时间长了,我们都有点乏,为了提提神,大家来到了儿童乐园,小朋友们乐翻了天,有勇敢的攀登秀,有去看恐龙世界的,弟妹想借此锻炼一下孩子的胆量,便尝试着去坐飞机,谁知道洋洋一见起飞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我们只好作罢,玩些轻巧的了。“要不吃点东西吧”,弟妹提议,肚子咕咕叫的我马上应声:好好好……谁曾想,地坛里面的小吃虽然香气扑鼻,撩人食欲,却是贼贵了,一律是十元{zd1}价,羊肉串也卖到十元一串,我们吃了一会便收兵,再怎么说也不能狂浪费啊。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地坛庙会】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