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转)_素顔_百度空间

新博客{dy}次转人家东西,记得以前的博客转过一篇李承鹏向中国足协开炮的文章。如果硬说同样是“骂”,这次的这篇文章该是逊色地多了。至少“骂”得不够从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知道作者的初衷是“骂”。)况且立意多少有几分偏执。

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还是有漂亮的地方的。在我看来,它和昆德拉所说“被遗忘的存在”擦到那么一点点边;还原了某些被现实简化了的部分。这文章随意的字句似乎有几分意思。因此尽管这是一篇平庸到不能再平庸的小说(毕竟还是应付老师的作文),还是把它转了过来。至少同在学习阶段的大家可以看看。

总结甜瓜和我讨论的话——“这后生,笔虽有些顿,但字里行间仍见得有几分功底,仍算得可塑之才”——这话说的,实在太嚣张了些,好吧,我们就当一回迂腐的老学究。

这是一所县立中学。

名义上是中学,其实就是几幢破败的房子,用砖砌的围墙和一扇摇摇欲坠的铁门围起来的农场。附近数量有限的村落把少得可怜的学生送入这象牙塔,其实也就是走一个算不上有用的过场,为了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就在这一年,县里传出了喜讯,有学生考上了市重点中学,全县的男男女女像是听到了奇迹一样的新闻,纷纷奔走相告。县长在县教育局会议上几次哽咽,拉着校长的手说不出话来,{zh1}长出一口气后终于吐出了一句话:“将来的希望都靠你们了啊!”

原本打算把孩子送往外县的家长们也打消了这念头,学校的生源不断增加,校长在窗口伫立许久终于扔掉烟蒂,找县长要教育经费去了。于是乎,这年的夏天,在这片农场上又忙开了活,工人们忙着翻新教学楼,建操场,那扇耷拉了几年的铁门终于有了重熔再生的机会。校长也找来教员开了几次会,商讨着学校的名字,{zh1}书记拍板:“就叫明净中学”

{zh1},九月一日,学生们站在学校门口看到的又是一番景象:两幢三层的教学楼,粉刷着白色的油漆,昂首挺胸得站在太阳底下;墙角的歪脖树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列整齐的树苗;教学楼一侧的一片荒地现在有了煤渣铺成的环形跑道;校门也换成了双开铁门,再也不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铁门边的水泥墙上挂着块白底的牌子,用黑体写着“明净中学”四个大字……

学生们看得一时有点失神,{zh1}有人大吼了一声:“从今天起,我们好好读书!”

就这样,这所县立中学终于开始迎来日出。

学生老师们做梦都没梦到能在这样的教学楼里上课,他们原以为一直都要在这视觉糟糕一如地底世界的环境中熬过这些岁月。所以在新校舍中,无论学生还是老师都卯足了劲儿奋斗着。几年下来,学校业绩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进了市重点,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抱着:读不上高中,熏陶熏陶也好的心态,把孩子送进这里。

在农场上干活的孩子的身影少了,埋头读书奋笔疾书的孩子多了,又是几年,全县的整体教育水平提高了,文化水平也提升了,自然,经济也就发展上去了。县政委也就极力支持发展教育。

这会儿,校长琢磨着又该翻修校园了,这几年几年下来,墙体也剥落了,铁门也生锈了,再说去外地考察的时候人都换自动门了,咱这铁门也太落后了,操场也要换,换塑胶的,教学楼瓷砖要贴,课桌椅要换,这老师办公室条件太差……这么一琢磨,几乎要把学校整个儿都给换了,校长想着,这不行,划不来,索性去找个新校址。

于是这个老头儿就开始物色新学校的坐落地,{zh1}选中了西南城郊的一片荒地。买下这块地立马就开始破土打桩,乒乒乓乓忙开了。

这造学校,挺破费的,这费用除了政府负担掉的一部分不还有老大一块需要用钱么,这校长又想一招,找学生要钱。义务教育,不收学杂费,那就今天订这教辅,明天订那爱国教育手册,改天再来本交通安全手册什么的,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又有经费来源,一举两得的事。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新学校的主体工程完成了,学生都搬进了新校舍,一切都现代化,什么电脑、电视、投影仪;宽敞明亮的教室走廊办公室……学生那股兴奋劲儿比当初有过之无不及。校长最满意的还是校门,整个校门呈L字型,左边是传达室,边上是自动门,旁边石板上鎏金大字:明净中学在阳光下炫耀着。

“这学校好。”听着家长们的反馈,看着俨然的校园,校长心中一阵舒坦。

从校长接手这所学校到搬进新校区,岁月蹉跎,校长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就退了下来,让新校长走马上任。

新校长的办学理念是素质教育,首先着手从建设庭院式校园开始。他着手把闲置的土地开垦出来,挖了人工湖,造了桥,亭子,种了植被,放了几座假山。为了显示学校的气派,在校门的入口处放了尊石像,雕刻的是乘风远航的帆船。

确实这样一来,学校环境好了很多,莘莘学子行走在校园中似乎也受到了些诗情画意的熏陶。“这学校办得好。”外面的人都这么说。

按初衷,学校建设已经结束,类似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书籍可以停订了,可这非但没有停订,反而增订了许多,原因是:过去几届学生订阅的效果不错,为提高学生素质,陶冶高尚情操,所以增订。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幌子,敞明了说,新校长觉得这样的敛财方式不错,来钱快,名目正。于是乎,原来作为教育经费的银子全都装进了校长等人的无底洞。这就是一个学校走向没落的开始。

时间一长,新校长感觉这样不够,又从其他途径开始剥削。譬如学校合唱团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了市里的金奖,市里发奖金奖励指导老师。校长到主任到组长再到指导老师手中就只剩下单薄的几张红纸。没有几年,学校财政就空虚了,基础设施就没有再更新,好的老师走的走,退的退,剩下的那些不是没处去的就是挖空心思捞钱的,没心思认真教学,教育质量自然节节败退。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依旧进出这气派的校门,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校园中,其腹内确已中空。学校仗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继续蒙骗那些不明就理的家长们,就这样,一代代学生的前程就断送在这些黑洞中了。

也该是这写“黑洞”们活该,正赶上国家倡导反腐倡廉。省里给各市委下了重压,市里就派人来查,查到一个,就东拉西扯拉出一串。{zh1}“黑洞”们带着拷,耷拉着个脑袋,走三步打个趔趄,一个跟一个走出了校门,押进了警车。老百姓都说:现在知道害怕了,当初拿钱的时候怎么不知道手软呐~真!

警车呼啸着开走了,扬起的一阵尘土湮没了石板上的鎏金大字:明净中学。校门口寂静得让人有些发慌。



郑重声明:资讯 【校门(转)_素顔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