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业:返乡调查报告~~~~~~~~_黑猫の礼盒_百度空间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有多少异乡游子像归巢倦鸟一样飞回家,在回家的旅途中,也许你会经历一件令你感动的故事,也许你会遇到一群快乐的同行者,也许你会透过车窗看见家乡的新变化……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对于多年来祖国的发展和身边的变化有着深刻的体会,下面我就围绕着儿时的玩具、通讯工具、过年乐事来阐述一下建国六十周年的巨大变化。
首先来看看过去人们小时候玩的玩具和现在儿童玩具的差别,我专门采访了我的爸爸,他跟我说:“过去我们小的时候没有多少东西可玩,不像你们现在有手机游戏、电脑、游戏机什么的,我们就是一帮小孩在一起瞎琢磨着玩,那时的游戏和玩具有些土不啦叽的,可是就是那些东西带给了我童年很多快乐。”爸爸边笑边回味的说。根据爸爸的回忆,我在旁边记录并总结了如下玩具和玩法:

1.弹子:圆圆的玻璃球,可以理解成简化版的高尔夫球,玩法也很简单,手指就像高尔夫球棒,靠大拇指的力量弹出,买的一般都比较漂亮,里面有各种颜色的塑料片,那个时候没有超市,在乡村里面一般都在货郎担哪儿买的;

2.打牌:不是xx牌,使用报纸或者香烟纸,叠成四四方方的东西,一方把自己的牌放在地上,放是要点技巧的,反正与地面贴合的越好,越不容易被别人打翻,规则是很简单的,你只要用自己的牌打翻(也就是翻一面),那个牌就是你的。玩的时候可以好多人一起玩的;自己得有一张{wp}(比较重,比较大的),否则自己到{zh1}会两手空空的

3.xx:是男孩子都玩过,不过那个年代,弄根皮筋是不太容易的,因为没有钱啊!大人穷,我们小孩更穷,那个年代一分钱可以买好几颗糖.

4.火药枪:找块木板,锯成枪的样子,配上枪栓和皮筋,再买来火药皮就可以了,相当于发令枪,这也不是经常玩得,只有过年的时候大人才会给我们买火药皮。

5.链条枪:枪架是用钢丝做的,前面串上几个自行车链条,用一个钢丝前面磨尖做成撞针,配上皮筋就可以打火柴了,此枪材料比较难找,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

6.踢石子(跳房子):在地上画出方格子,使用单脚跳踢石子,当然是有规则的,玩过的人应该都有印象的

7.斗鸡: 男孩的游戏,单脚站立,另外一个脚提在手上(有点夸张),和其他小朋友顶 ,也可以分组群战,有点暴力。

8.捉迷藏:到处一样,只是我们哪里老屋多,比较难找。

9.老鹰抓小鸡:经典的游戏

10.挑冰棒棍:一扎冰棒棍,握在手中,再散开,然后在不触动任何一根冰棒棍的情况下,用一根棍去跳,其他人做监督,因为只要触动了一根,就换别人玩啦!{zh1}把所有的冰棒棍都拿完了,比比谁拿的多,谁就赢了。

11.跳绳:经典游戏,只是用的绳子是稻草绳

12.打毽子:经典游戏,只是毽子使用鸡毛和玉米芯做的,然后用书本打 ,规则有点像羽毛球;

13.抓石子: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一般是准备五颗石子,将其中一颗扔向空中,在其落地之前得赶紧抓起桌上的其他石子,一次抓的越多水平越高,一次抓起来的几颗石子间距越大水平越高

14.吹肥皂泡:找个小药瓶,扔点肥皂进去加上水,在搞更麦秸秆 就可以玩了。

15.竹做的纸枪:找根小竹,距下气肿比较纸的那一段,配上一个芯,将纸放在嘴里嚼的烂烂的(有点..可是我们那时就是这样玩得),塞岛竹筒里面,用芯将它推倒底,在塞一个,这样两个纸芯间就有空气了,对准一个人,将芯快速一推,前面的那个纸芯就被压缩空气推出,打到人还是比较痛的。

16.剪刀石头布:经典游戏

17.扯杨树叶:比谁的杨树筋比较结实,不太好描述,玩过的人很清楚

18.喷灰器:纸做的,里面放上粉笔灰或者家里炉灶里面巴拉出来的灰,两手同时用力立即变成污染空气。

19.纸飞机:用纸叠的,要有点技术水平,否则飞不远而是头朝下掉下来。一般是用手抛的,有的也用皮筋弹出去;

20.看谁慢:一个人的手掌摊开,手心向下,其他人用一根手指点在他的手心,看开始的时候,他的手就抓下来,如果谁的手指被抓住,谁就是输家。
   “还有就是夏天去河里游泳捉虾米、小鱼、螃蟹,小鱼不多也不是很好抓的,只要一见到人影或者听到响声就立即躲到洞里,而螃蟹要好抓多了,因为它速度太慢而且都躲在小石头下面,翻起来被看见就跑不掉,只是抓它的时候不要被它的钳子夹住就行,被它夹一下是很痛的,还有一种象鱼样但不是鱼的玩意,用汉字自己还真写不出来,这玩意抓起来比螃蟹要稍难些。小虾一般躲在小溪边的水草下面,用簸箕抓起来比较好使,但小溪中的水很清很凉,鱼虾都不大。那是我们一帮小男孩光着屁股下河玩耍,可不比你们在家打电脑游戏的乐趣差哦!”爸爸补充说。
    是的!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玩的乐的已经从自然的东西逐渐变为制造的东西,随着楼宇的大量建造,我们这一代已经没有的大片的绿的、山川、河流可以供给我们玩耍,我们只有坐在家里,面对浏览器来寻找快乐。
    其次是通讯工具的改变,爷爷告诉我说:“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yt}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就连小学生都有而且现在的手机相当于一台小电脑实现了上网的功能,今年又推出了可视电话、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对此我也利用网络展开了调查:
   1.寻呼机:寻呼机也叫BP机、传呼机、BB机,简称呼机。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dy}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
  从BP机开始的即时通信,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效率,但也让人无处可藏。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但已离不开它。
  无线寻呼系统中的用户接收机。通常由超外差接收机,解码器,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寻呼机收到信号后发出音响或产生震动,并显示有关信息。简称呼机。
  手机之前比较通行通讯工具,样子小巧,上个世纪末在中国和亚洲甚至全世界广为流传的可以联系的通讯工具。
  使用寻呼机的人们能方便快捷地通信和联系,所以BP机倍受青睐。实际上,无线寻呼系统是一种没有话音的单向广播式无线选呼系统,它包括基站和若干外围基站、数据电路、寻呼终端以及寻呼机。寻呼终端将电话网送来的被叫用户号码和主叫用户的消息进行集中处理,实现重复呼叫、复台查询、统计和记费等功能,然后进行编码,变换成一定码型和格式的数字信号,经数据电路传送到各基站和外围站,并经这些基发射机同时发射,被叫寻呼机接收到基站发射的信号后,便会有信息显示。
  寻呼机就是用户佩带的无线电接收机。BP机有人工汇接和自动汇接两种方式,对应的寻呼台称为人工寻呼台和自动寻呼台。人工寻呼台需要人工操作把这些信息编码经过发射机发出信号。自动寻呼台根据来电话的线路号,自动查出寻呼人的电话号码并同时发送出去,这样被寻呼人就知道是哪部电话寻呼的。经常使用的寻呼机分为两类:数字寻呼机和中文寻呼机。数字寻呼机小巧、价格低、实用。中文寻呼机直接显示汉字,信息容易识别。
   2.大哥大: 人们从封闭走向开放,仅仅只有激情和想法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借助工具。1987年进入中国的移动电话,无疑成了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移大哥大动电话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名称,叫“大哥大”。这其实是香港广东一带,称呼帮会头目的谐音。帮会一般管小头目叫大哥,而龙头老大自然叫“大哥大”了。据说,手机获得此名称,和影星洪金宝还有一些关系。洪金宝当年风头正健,是香港较早拥有移动电话的 人,他在片场当导演时,移动电话更是从不离手,并常用手机发号施令。洪金宝本来就是香港影坛大师兄级的人物,别人尊称他为大哥大。因他拿手机的照片见报多了,香港媒体索性用“大哥大”来称呼手机,并由此叫开来。无论此源头是否属实,“大哥大”这三个字所携带的信息是明确的,在那个年代它便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对于不久前还认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共产主义的国人来说,它所带来的震撼是必然的。这不仅因为它的昂贵,也因为它所展示的高科技的神奇。
  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摩托罗拉也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推销移动电话。这种重量级的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都在一斤以上。它除了打电话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通话。虽然如此,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求。当年,大哥大公开价格在20000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000元才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这不仅让一般人望而却步,就是中小企业买得起的也不多。
  中国{dy}个拥有手机的用户叫徐峰,如今是广东中海集团董事长。他回忆道:“1987年11月2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yt},我成为中国{dy}个手机用户。虽然购买模拟手机花费了2万元,入网费6000元,但是手机解决了我进行贸易洽谈的急需,帮助我成为市场经济{dy}批受益者。”让摩托罗拉公司也没有料到的是,大哥大很快就得到了当时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青睐。由于大哥大身躯庞大,使用它的人也多是商界大哥级的人物,物随主贵,很快成为身份显赫的象征。那年头,人们对私家车没什么概念,也很少心生羡慕。那时你开一辆宝马车出门,别人也以为是公家车,远远不如大哥大那么耀眼。很快人们以拥有大哥大为荣,开始了一种炫耀攀比式的消费。
  性格外向的人,会整天手拿大哥大,吃饭喝茶谈判,往桌上一放,就像押上了一个富贵的筹码和权杖,立刻会获得多一份尊重,生意谈判也因此变得轻松。性格收敛的人,会将大哥大放在擦得铮亮的老板包中,老板包夹在腋下。适当时拿出来,拉出长长的天线,花上一元一分钟的话费,在人群里喊上一句:“喂!喂!听不清,你再说一遍。”便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那个年代的人们很淳朴,从不隐藏自己对别人的仰慕之情。很多人因为有了大哥大,迅速打开了自己的社交圈。一时间,梳大背头、抹发胶、手持大哥大,成了不少人理想中的富人形象。
  当年人们一丝一毫也不会料想到,在20多年以后的今天,就连街边拾荒者手里都会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手机。虽然粗笨的大哥大和它的长天线已定格在了历史的长卷中,但那些妙趣横生的场景,仍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因为横空出世的大哥大,曾经把中国人的生活引向一个新境界。
     3.手机发展历史:1G

   {dy}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zx0}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 Cooper博士。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是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通常这些手机使用PHS,GSM或者CDMA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以及各式各样的Java程序等。
  
3G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dy}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3G手机
  相对{dy}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3G通信的名称繁多,国际电联规定为“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欧洲的电信业巨头们则称其为“UMTS”通用移动通信系统。
  目前,国际上3G手机(3G handsets)有3种制式标准: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标准和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TD-SCDMA标准。
    现在是信息时代,人们沟通的用具和方式是越来越快捷与简洁、方便了,这要感谢我们祖国的发展方针和许多人的努力,共同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zh1},来说一说过年,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
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jd1}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我小的时候还和爸爸经常去粮店排队领粮,用粮本本和粮票不过数量是足够了。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zx1}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过去过年没有那么多的副食,能吃上一顿饺子就不错了。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zh1}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zh1}{yt}(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zh1}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zh1}{yt}守到来年的{dy}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妈妈回忆说。

    过年还有很多习俗,像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 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xx,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现在很少有人遵从这种民间习俗了,大多数人都是聚在一起吃一顿、串亲戚收压岁钱,过年也越来越现代化、简洁化了。
     我们身边的变化随处可见,只是我们没有时间去留意它,回想那一年年的日子,我只想说一声,要明明白白的过日子、要珍惜眼前的日子!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作业:返乡调查报告~~~~~~~~_黑猫の礼盒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