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缺工,到底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又会带来怎样的形势变化?昨日本报八城记者联动,分头走访珠三角八城的部分企业,发现有企业因为缺工,机器不得不停产、订单不得不推掉,有的为赶工期不惜“出血”空运交货。随着“招工难”的影响不断深入,工人开始挑选工厂了,一些工厂不得不提高工人的薪酬待遇,进而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有企业员工干脆集体停产,要求老板加薪。
就在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对“招工难”窘境时,却有企业自觉增加投入,用“机器代替人工”,走上了企业转型之路。
1
生产自动化 一台机器顶30人
“这个时候我想起老祖宗曾国藩的话,什么人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只能靠实现自动化。”东莞市新纪元皮革涂饰科技材料公司总经理王炜强谈起当下的缺工时感慨。
王炜强从事的鞋材行业从2005年就开始遇到招不到人的情况。去人才市场或通过其他渠道招回来的人,往往也不太合适。这逼着王炜强开始考虑生产自动化的事。但实现自动化需要资金投入,钱从哪来,风险有多大?那时王炜强经常一个人发呆闷想,在下定决心后他终于筹资实现生产自动化。
“以前一个部门五六十人干的工作,现在只需要三四个工人,外面再怎么喊缺工也影响不到我。”王炜强说。
“以制鞋厂来说,一般有个开料部,这个部门有裁断工、划线工、开料工等多个工种,一个熟练的工人{yt}能做50-70双鞋,平均也就是60双左右,还需要早晚加班。但实现自动化生产后,一台机器{yt}10多个小时能做1800双。等于30个工人的{yt}的工作量,还可以节省很多成本。”王炜强介绍。
王炜强认为,实现自动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不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zd0}的困难就是资金。目前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实现全面自动化还需要搞活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在这方面有所倾斜,帮扶企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2
投钱换设备 年前就储备工人
鹤山世运电路科技公司现在每天24小时两班倒不停机地应付供不应求的订单。在节后招工潮没有来之前,他们就想到了会出现了“招工难”,所以在去年底开始更新设备和增加新设备,同时,也不断地储备工人。去年底,该公司开始更新鹤山厂房的设备,陆续投资了近3000万元。据该公司人事行政经理胡海珍介绍,该公司原本需要招工1200人到1600人,但随着新设备的就位,现在只需招800至1500人就够了。新设备的投入可以省去人力成本达15%,同时产能提高20%以上。“既减轻了招工的压力,也可增加利润。”
“现在招的1/3都是用储备到4-6月份的。”胡海珍说,到了那个时候用工荒更荒,荒到“想招都招不到!”因为节后出来的打工的人或者换工作的大多都定了下来,与此同时,学生还没有能上岗。
江门荷塘某胶合板厂总经理周先生说:“年前我们去粤北招了100多普工,现在不愁普工,缺的就是技工。”周先生笑着说,从以前的等人来找工到现在的上门去招工,周先生未雨绸缪,走在了许多企业前面。他介绍说,公司与粤北、湖南、贵州等地劳动部门已经有两三年的合作关系。周先生坦承,招工不容易,留住好工人更难,如果企业能给出合适的待遇,这些问题就容易解决。
3
不惜出血空运交货
“人都到哪里去了呢?”从昨天上午开始,中山的20家企业,聚集在三乡镇的三乡车站和平安车站,“摆摊”招聘。面对空荡荡的招聘台,中山宜富制衣有限公司人事部的江小姐一脸愁容。
“我们计划招收300多名工人,但到现在还只招了40多人。”江小姐说在缺工的情况下,生产周期大幅增加,“以前提前一个月,现在提前10天就不错了。”江小姐说,春节前,因为缺工,公司延误了生产周期,{zh1}不得不用空运,才赶在约定的交货时间前,把货给交了。“加工的利润本来就不高,这样一来,公司肯定是亏了本的。”
让江小姐担心的是,目前工人招收的情况仍不乐观,“照这样下去,很可能到时候又要用空运交货了。”江小姐希望过了正月十五,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应聘,“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4
文员也下车间顶班
中山巨大有限公司同样负责人事管理工作的黎小姐,从今年1月份开始,不得不经常到车间加班。这一切,同样缘于越来越严重的“缺工荒”。巨大公司的用工缺口同样达到数百人,“今年的订单挺多,工厂一直在加紧生产。”黎小姐说,在春节前最紧张的时候,公司动用了一切可用的人手投入到生产中,“不管是办公室的,还是行政部的,都到车间里加班了。”
3月份就要到了,黎小姐很是担忧,“工厂的大生产又要开始了,如果再找不到人,我们又得去车间了。”
统筹:本报记者 寇金明
采写:本报记者 曾育军 黎诚 刘定国 黄丫丫 欧阳少伟 曾倪颖 见习记者 胡怀军 王景花 李洁琼 通讯员 陈秀敏
摄影:本报记者 刘媚 梁炜培 叶志文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