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双方商定的期限内未能获得中国相关监管机构对悍马交易的批准,四川腾中重工经与通用磋商,2月25日宣布停止推进交易的相关行动,并终止签署的最终协议。
国际媒体如此评论,一家中国企业收购美国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旗下悍马(Hummer)品牌的企图,正面临北京方面的拒绝,使得这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陷入混乱,并使涉及中国内地企业的跨境交易的前景更为黯淡。四川腾中也表示无可奉告。悍马具有过分、浪费的形象,生产外形硕大的悍马车,怎么说也不符合中国政府注重环保的汽车业政策。
通用负责统筹规划副总裁约翰·史密斯(John·Smith)宣布:“通用将和悍马雇员,经销商和供应商一起有秩序和负责地终止这项事业。”
通用{dj2}回应:通用将开始有秩序的终止悍马的生产和运营。并“对悍马收购失败非常失望”。
现在看来,只有GM内部人事才知道GM有多么需要悍马能够卖出去并期待“嫁个有钱人”,或者卖个好价钱。失落的时候有多失落与愤慨,就意味着成功出售之后,会有多少的兴奋与感激之情。
腾中收购悍马“失败”的事件,在2月25日中午CCTV《环球财经连线》中拿出来评论,被专家曹建海先生说成是一场闹剧,因为他如数家珍一般地认为腾中不具备任何收购悍马的条件,似乎是腾中收购悍马原本就是不自量力的行为,更是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的戏弄了专家、媒体以及他们所面对和依托的广大群众的不负责任的炒作行为,而不是GM遇到了难处,而急于将悍马脱手的客观需求。
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其实根本就没有收到过腾中重工的收购申请,因而也就不存在什么阻止的问题。而腾中对此的回应是“正为该交易寻求海外私人股本资金”, 既然是海外资金收购海外企业的品牌,那么也不需要经过中国商务部的首肯。
专家与媒体都有一种被戏弄了的失落感,一方面媒体乐得从这个过程中得到许多猛料而失落感不强,毕竟在媒体看来,任何事情的任何进展都是新闻,都是可以衍生出吸引读者受众眼球的内容,相比较而言,专家的失落感恐怕更深刻一些,特别是那些曾经对失败的收购寄予厚望的专家。
曹建海先生显然是在仰视悍马的,但真的为他腾中收购悍马“闹剧”论提供支撑的还是对民营甚至有中国标签的企业的鄙视之情。
但一个问题总是可以有多个角度的。
比如曹先生说腾中手头的现金少,不足以收购这么大块头的资产;那么为什么不说GM狮子大开口,有更不切实际的期待呢?
比如曹先生说腾中没有制造并运营汽车品牌的经验,那为什么不说正因为GM拥有太丰富的经验而深陷在这样的“油老虎”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或者是成为一个巨大的包袱呢?
——与其说腾中迎娶悍马这个“悍妇”失败,为什么就不能说这个追求奢华生活的“悍妇”与中国当下勤俭持家的家风相背离,甚至放眼看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家庭愿意迎娶这个悍妇回家呢!
当初,在文章《重组美国汽车行业——奥巴马的战略投资典范》中,本人提出:
听说中国某企业争取收购通用的悍马等品牌,本人确实难以认同这种拣便宜的心态,既然明知新能源、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为什么还要争相把那样的“油耗子”如宝贝般地抢回家?彼弃之如敝屣,我得之如珍宝,不管最终这单是由国家拨款、企业xx来实现的,还是通过最终的市场终端,先富起来的那些老百姓来买单的,这确实有骨鲠在喉之感。
当腾中收购悍马被商务部“枪毙”掉之后,GM立刻就宣布终止悍马的生产和运营,并表明“非常失望”,这足以说明GM对此的期待。因为一旦被终止,悍马的品牌与生产线就将被束之高阁,沦落成为沉淀资本甚至零资产、甚至是沉重的负债。
这让本人想起了两年前中信证券对贝尔斯登的收购。在文章《中信证券与贝尔斯登之间——不得不说的话》中,本人提到:美国的政府态度,有种预遮还羞的倾向,明明出售的是垃圾,却还要故意抬高门槛,吊足你的胃口与期待之后,再以宝贝的价格卖给你。专家当时表示,“北美大型投行,说到底也就那么几家,签一家就少一家了”。所以专家认为,中信集团“这次能有机会与贝尔斯登交叉持股,是捡了个大便宜的”。
低调虽然很多时候会让人看扁了,但往往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总是会被习惯于高调的人当成是有失颜面甚至妄自菲薄的行为。
腾中收购悍马跟吉利收购沃尔沃不同,前者代表被历史所淘汰的,后者代表的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腾中收购悍马未果,既没有什么对不起GM的,并没有什么值得妄自菲薄的。
贾春宝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