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录:外企十五年纪事(13)

5,{dy}次技术讲座

一切都按既定的时间表进行。星期日我刚从上海回来,第二天一早就到了山西大酒店。西德福总公司的总裁Mr.Knut Menshen、西德福(山西)总经理Mr.Remes和副总经理林纪平先生都在这里,主持西德福公司在中国举行的{dy}次技术讲座。

讲座共四天,头两天对外,后两天对内,由德国西德福总公司出口部经理Mr.Rohrmann主讲,我担任翻译。头两天来听讲的有太原液压机械厂的9位,林纪平先生的“太原西德福”的3位及来自天津的一位客户。总裁先生亲自致词,欢迎各位来宾,宣布在中国的{dy}次技术讲座开幕。Mr.Rohrmann是总公司的资深员工,已在西德福工作了十多年。他在{dy}天介绍的产品是xx的“西德福管夹”。别看简简单单一个管夹,其实有很多专业的知识在里面。光一个管夹,他就介绍了大半天。他介绍的内容,有许多是没有印在样本上的,听了很感兴趣。我努力把Rohrmann先生介绍的内容原汁原味地传达给大家。作为翻译,我觉得自己必须先真正听懂,真正理解,然后用汉语准确地表述出来。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翻译这个过程就不单单是为别人服务,而且是自己{zh0}的一次学习机会。以前我常常为不同的外国公司、不同的中国听众担任翻译。工作结束之后,外国公司谢谢我的协助,中国听众感谢我的辛苦劳动,而我,也出自内心地对他们说:“感谢你们给了我学习新的知识的机会!”这不是客套话,也不是故作谦虚。通过翻译,我确确实实学到了有关设备、有关产品、有关技术的新知识。只要允许,我会将已口头翻译过的书面资料保存起来。我觉得,这些资料我已通过翻译过程学习了一遍。它们在目前可能是{sjlx}的,至少在国内是先进的,是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花了大钱引进的,弥足珍贵。我有幸{dy}个接受这些知识,并通过我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他人,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第二天,Rohrmann先生介绍西德福公司的测试系统产品和液压附件。中午在饭店吃快餐,遇见总裁Menshen先生。他高兴地对我说,他已询问了几位听讲的客户,他们说对我翻译的内容听得懂,有兴趣。我知道,这是总裁先生表扬我。

第三天,轮到西德福中国员工听讲了。这是我{dy}次见到上海销售处的{dy}批三位员工。他们刚被Mr.Remes正式聘用,今天(1115)算他们{dy}天正式上班。老板让他们坐飞机从上海过来接受为期两天的产品培训,可见老板对培训新员工的重视。这三位员工中,头衔高的是姜云女士,她的头衔是“高级销售工程师”。这是一位脸圆圆的年约30多岁的知识女性,不苟言笑,从她脸上很难猜测她的内心想法。另一位女士很年轻,叫李珺,是秘书,一看就是典型的头脑灵活的上海小姐,说话柔柔的,让人没有反驳的余地。还有一位是个小伙子,名叫范军,头衔是“销售工程师”。小伙子看起来很清瘦,脸色白白的,缺少血色。他给人的感觉是挺斯文,但缺乏小伙子应有的朝气和活力。后来证明,小伙子的性格不适合当销售。他老呆在办公室里打电话,不去积极跑客户,想方设法推销产品。过了三个月试用期后,老板不满意。在姜云的保荐下,再给他三个月“考察”。但最终因为业绩不佳而离职了。头脑灵活的李珺干了一年后,找到了待遇胜过西德福的一家世界xxxx,借口要去国外读书,跳槽走了。姜云女士不久升任为西德福中国南方地区的销售经理,负责起半壁江山的销售事务,在西德福大显身手。不过7年后她拉了几位上海地区的骨干另立山头走了,反过来成了中国西德福的强劲竞争对手。当然此是后话,暂时搁下不提。



郑重声明:资讯 【回忆录:外企十五年纪事(13)】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