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连生活(二)

新兵连生活(二)

2010-02-04 22:28:46 阅读3 评论0 字号:

         到xx第二天,排长带领我们新兵参观了苏制T--34坦克。以前在电影里看过,现在看见真家伙觉得很新鲜,整个一个大铁疙瘩,浑身涂满了墨绿色油漆,外观只看到了炮管、履带、油桶和高射机枪等。心想,自己以后就是坦克兵了,据说技术性很强,是陆军里的主要突击力量,看来得下苦功学习摆弄它了。

       我们团分为东西两个营房,团部机关和四个直属连、坦克二营驻西营房,坦克一、三营和汽车连、修理连驻东营房(1976年10月团机关又搬到原东营房的南面,因此改称南、北营房,三个坦克营和修理连驻北营房)。营房院里有个军人服务社,就是小商店,供应日常生活用品。大批新兵到了,服务社拥挤的水泄不通,我们去买了洗漱用品,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新兵训练是很苦很累的。教育和训练的时间分配大概是三七开,即百分之三十的时间进行xx传统教育,学习内务、纪律、队列三大条令等,百分之七十的时间开展队列训练。刚开始,不用说走正步,连立正稍息也做不好。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训练,基本掌握了各种队列动作,练就了比较标准的军人姿态,小伙子们也都显得精干多了。后来又进行了步枪和xx实弹射击,木柄手榴弹和手雷实弹投掷。

       值得一叙的是参加老连队修靶档。

      12月中旬,团里给连队布置了修筑靶档的紧急任务。各连都刚刚退伍走了十几个老兵,任务紧人手少,为了抢工期,连队组织新兵晚上加班参加修靶档,挑灯夜战。我们白天照常进行队列训练,晚上和连里干部战士一起修靶档,每晚干到11点钟。靶档的规格大约长80米高12米底宽20多米上宽5米。主要工具是钢镐铁锨和抬筐,当时冻土层有1米多厚,刨开冻土用筐抬到靶档上。大家干劲冲天,尤其是新兵,{dy}次参加连队工作都拼命的干。大同的冬天十分寒冷,晚上更冷,室外温度在零下2、30度。西北风夹带着沙粒 ,打在脸上火辣辣的疼,但大家却干的汗流满面,有的干部战士把棉衣都脱了。记得有{yt}晚上,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但照常施工。我们二十几个新兵差不多全都脱掉棉衣,只穿一件白衬衣穿梭运土,汗水伴着欢笑,根本没感到冷。现在讲给年轻人听,他们会认为是吹牛,可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当时自己就想,我们这支xx之所以几十年无往而不胜,就是有xxx培养的这种藐视一切困难不惧任何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而决定的。经过指战员们20多天昼夜奋战,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通过这次修筑靶档,各连队对我们县的新兵普遍给予高度评价,首长们发现这批兵体质太好了,干劲太猛了,可就是都有点犟脾气。首长们的{dy}印象随着时间逐步加深,对我们以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很优秀的战友因过于耿直倔强而退伍了,不能不说是遗憾。

        (待续)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新兵连生活(二)】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