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3D电视遭遇普及难题等离子翻盘渺茫】PjTime.COM液晶电视行业动态


  2月26日消息,腾讯科技近日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松下、长虹、三星三家具有等离子技术的企业纷纷表示均在今年将会在国内推出大屏幕3D等离子电视。有分析称等离子阵营将会借助3D显示优势发力平板市场。

  日前,松下相关负责人向腾讯科技透露,松下会在今年发布大尺寸3D等离子电视,并且可以达到全高清3D画面,即1920*1080分辨率图像,全面推广高清3D理念。

  无独有偶,据长虹的相关负责人透露,长虹今年也会发布3D液晶电视以及3D等离子电视,只是具体时间并未有进一步明确的计划。三星更是早在2008年就发布了其{sk}3D等离子电视,随着其3D LED电视以及3D液晶电视的率先推出,三星新款3D等离子也会一同上市。

  有专家分析,等离子阵营今年将会借全高清3D电视的优势再度发起冲击,但由于3D电视片源目前极少,普及缓慢将会是3D等离子{zd0}的障碍。

  等离子借高清3D冲击液晶

  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副总经理陈宁,在3D显示的效果以及原理上等离子相对优势比较明显。由于液晶表现3D画面时,需要隔行显示,因此垂直1080线清晰度只能减半,降至540线。而等离子是整场画面刷新,因此每一只眼睛看到的画面均为1080线,每一帧画面比液晶清晰度高一倍。

  陈宁表示,如果想达到高清晰画面,就需要加快液晶刷新率,目前240Hz的刷新率才能和3D等离子电视120Hz清晰度相当。而高刷新率的芯片价格高昂,开发难度大,很难在市场中大面积应用。

  友达广电产品部相关负责人也对腾讯科技表示,目前3D画面的高清标准并没有具体规定,我们{zx1}的3D高清面板根据液晶的显示特点,画面分辨率即为1920*540。

  陈宁还强调,由于液晶响应速度慢,因此等离子在3D显示的稳定性上要优于液晶电视。因为,拖尾会造成画面模糊从而让人感到晕眩。

  高清3D难普及

  尽管等离子在高清3D的显示上有一定优势,但是普及却受到了巨大阻碍。

  由于技术的特殊性,3D电视收到了片源的影响。陈宁表示,3D片源从制作上要求门槛就很高,至少需要两台摄像机或者双镜头摄像机在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目前,也有将2D转换成3D画面的技术,但还在研究当中,目前效果并不稳定。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曾公开分析到,在国外3D电视的售价通常是普通平板电视售价的3倍,即使国内陆续有3D电视上市,价格也会很高,想要全面普及至少需3-5年。

  有分析人士指出,标准缺失也成为延缓3D发展的一大阻碍,目前市场中还未有3D电视的相关标准,对于观看使用的眼镜,3D画面的高清标准等都未有统一规定。这造成目前应用终端采取的方案各有不同,这也从不同程度上减缓3D电视整体的发展进程。

  等离子翻身无望

  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此次等离子阵营强势推广高清3D产品,不会冲击到现在的平板格局。在3D等离子上市同时,大量做液晶的厂商也会推3D液晶电视,因此,不会改变等离子与液晶的市场占比,很有可能差距会更大。

  刘步尘还强调,并不是等离子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市场就会扭转局面。等离子造成现在的局面,与上游资源以及整个产业链有很大关系,与液晶悬殊的差距并不是产品本身品质而决定。因此,新的技术并不会使等离子翻身。

  来自奥维咨询的数据表明,2009全年国内彩电零售量达到3450万台其中,CRT电视、LCD电视、PDP电视的销量分别为920万台、2359万台和171万台。

  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LCD电视和PDP电视零售量之比也从2008年的7.16:1(1175:164)变成13.8:1(2359:171),在与LCD电视的竞争中,PDP的销量劣势日渐明显。

  刘步尘对腾讯科技表示,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企业纷纷建立液晶面板线,或是与液晶面板厂建立广泛的合作。来自上游资源的改变,必然进一步强化液晶的产业链优势,等离子的劣势愈发凸显,因此,等离子未来翻盘的机会微乎其微。




郑重声明:资讯 【【高清3D电视遭遇普及难题等离子翻盘渺茫】PjTime.COM液晶电视行业动态】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