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我们还有多少感动_落寞红尘_新浪博客

                                 今生,我们还有多少感动

 

    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世风浮躁的世界,心灵早已变得僵硬,眼睛早已变得干涩,除非是亲人的离世,还能让人的眼睛和心灵湿润一下之外,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能够感动。

    闲暇时候,也喜欢看看电视,只是打发时光罢了。年前和妻子、孩子一起看央视2009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颁奖晚会,这是过去的一年中,最让我感动的一次,眼前一次次模糊,心灵一次次震动。

    2009年评选出的感动中国的xx人物分别是:xxx夫人卓琳、“歼10”战斗机总设计师宋文骢、多民族孤儿的妈妈阿里帕·阿力马洪、给高原的盲童带来光明的萨布利亚·坦贝肯、26年义务守护滇池环境的农民张正祥、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照顾残疾家人20多年的朱邦月、小岗村群众贴心人沈浩、为留守儿童办学的女大学生李灵、中国环球航海{dy}人翟墨和特别奖——见义勇为的大学生群体。与往年相比,这次评选更多的xx了平凡的普通人,年迈的父亲、暴走的母亲、乡村女教师、朴实的农民等,都{dy}次走上了荧屏,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善良、质朴、正直和大爱。

    我们来认识几个普通人。

    朱邦月,一家之主。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煤矿71岁的退休工人,40多年前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20多年前因骨折病退,照顾同时因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儿三人。
    萨布利亚·坦贝肯,1970年出生于德国,12岁时双目失明。“盲文无国界”组织的创始人。在波恩大学求学期间,她发现藏文还没有盲文,便借鉴其他语种盲文的开发经验,在世界上{dy}个开发出藏盲文。1997年,萨布利亚到西藏旅行。她骑马穿越西藏各地,发现这里的盲童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便萌生了创办西藏盲童学校的想法。 2000年11月,萨布利亚与西藏残联合作建立的盲人康复及职业培训中心正式运作。到目前为止,先后有96名盲童在这里接受了日常生活技能培训和藏、汉、英三种语言的盲文基础教育,以及xx、电脑、手工编织、做奶酪、美术等职业技能培训。一般经过两年的专门培训,这些孩子都可以进入常规学校学习。一些盲童转入常规学校后,成绩非常优秀。她为西藏盲人的教育和康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获得2006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张正祥, 勇者{wd}。26年来身体力行保卫滇池,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重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开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胜利封停。他只是一个农民,妻子因不堪家庭的落魄的离开,小儿子因被多次恐吓而精神分裂,自己因被人报复而导致残疾,被恐吓与被打成了家常便饭。但他坚持着。坚持绕滇池一千多圈,他被别人叫成疯子,他却说:“那些人才疯了,滇池养育我,疯子才不认爹妈,只认钱。”朴实的话透出纯洁而执着的灵魂!

    李灵,留守儿童之母。为xx留守儿童,李灵2002年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希望小学,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目前已有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暑假期间,李灵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
    .......

    够了,没有必要再去罗列其它人物的事迹,坐在电视机前,我的心经受着一次次的洗礼。

    这台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几年,每年我都要和妻儿一起观看,为的是让一家人一起感动,一起享受精神上的{zg}抚慰,共享这每年一次的精神盛宴!

    每当我们酒足饭饱,抱怨生活平淡的时候;每当我们精神空虚,无故寻愁觅恨的时候;每当我们偶遇不顺,怨天尤人的时候,请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平凡快乐的人们吧。说不定在他们身上,能让我们找到久违的赤诚、善念、执着和坚毅。

    学会去感动吧,它能让我们知道泪水是苦的,也是甜的;学会去感动吧,它能让我们明白生活不仅仅是享受,更快乐的是付出;学会去感动吧,它能让我们懂得冰冷的是气候,温暖的是彼此的心灵。

    如果让我们的心不再僵硬,我们的眼睛不再干涩,就问一问自己:今生,我们还有多少感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今生,我们还有多少感动_落寞红尘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