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混动汽车急于产业化- Credit Card - bitterly - 和讯博客
国产混动汽车急于产业化
[转贴 2010-02-25 21:55:04]
国产混动汽车急于产业化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180_150.html%20width%3D180%20height%3D1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1%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2008北美国际车展上,美国江森自控副总裁兼总经理玛丽·安·莱特告诉媒体,公司将分别向奇瑞和上汽的混合动力汽车供应镍氢电池和锂电池。她说:"这些中国企业希望快速进入市场,但本身又不具备所需的技术。"这一番话让人们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到底掌握了多少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产生了疑问。
电池(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主要的关键技术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发动机技术、电机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等,发动机和电机之间动力的转换和衔接也是主要难题。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电池是采购美国江森自控公司的产品以外,奇瑞即将上市的A5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控制器是由英国里卡多(Ricardo)公司开发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是德国博世公司开发的,ISG电机也是自国外采购的,"主要的零部件和解决方案都是国外企业的。"
2008年开始,包括奇瑞A5、长安杰勋、上海通用别克君越在内,各大合资公司和自主品牌企业都将集中上市一批混合动力汽车。突然之间,混合动力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不过,相比丰田、通用等跨国公司,国内企业真正掌握了多少混合动力的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缺失
针对奇瑞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疑问,1月25日,记者采访了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陆建辉。
关于整车控制器,陆建辉解释说,这是奇瑞出资让里卡多公司开发的,奇瑞拥有xx的知识产权。不过,奇瑞A5混合动力轿车的电机采用的是国内企业的产品。
2004年,奇瑞开始与里卡多公司合作,开发混合动力车型。2006年3月,奇瑞首辆"自主研发、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ISG功能样车在英国里卡多公司启动。
关于发动机电子控制器,陆建辉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器都是博世开发的。言下之意,没有必要为奇瑞采用博世开发的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感到惊讶。在电池方面,奇瑞从江森自控公司购买了一些电池,也会采用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池。目前,国内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的企业还有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公司、江苏春兰等公司。它们都承担了"863"项目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课题。陆建辉说,如果国内技术成熟,就会更多的采用国内企业生产的电池。
除了奇瑞以外,国内其他企业混合动力的关键技术是如何解决的呢?
长安汽车公司汽车工程院副院长刘波称,杰勋的关键技术都是在国内解决的。不过,是以长安为主导,联合了国内外的科研院所、企业和设计机构开发的。
上汽有关人士表示,上汽的燃料电池汽车将采用江森自控的锂离子电池,而不是混合动力汽车。不过,该人士拒绝透露上汽混合动力的电池从哪家公司采购。他还表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是由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该公司是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博世对半持股的合资公司。上汽持有中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股份。至于整车控制器的软件集成则是由上汽自己做的(不排除向供应商的咨询)。
产业化差距
国内研究混合动力轿车已经有将近10年的历史。中国正在进行"十一五""863"计划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奇瑞、长安、一汽、上汽、东风都承担了相关课题。28日,"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项目总体专家组成员、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告诉记者:"在整车控制器、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等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国内尚没有能够大规模生产的、质量可靠的产品。"
陆建辉说,奇瑞的技术人员参与了委托里卡多公司和博世公司为奇瑞所进行的开发,奇瑞不仅拥有这些技术的知识产权,而且也从中掌握了技术。"我们有100多人的研发队伍从事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发,已经研发了7年了。"
奇瑞汽车新闻发言人金弋波说,在混合动力汽车领域有一些{jd0}技术,需要主机厂和国内外的零部件配套厂、科研机构进行集成开发和合作开发,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不过,一些行业人士认为,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国内企业与国外公司进行联合或者委托开发,虽然最终获得了知识产权,但是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并未得到显著提升,面临"有产权无知识"的困境。
吉利汽车负责混合动力项目的有关人士表示,国内企业起码已经具备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组装、生产、试验能力。在目前不具备关键技术产业化条件的情况下,采购国外的技术和零部件也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哪些技术和零部件采用国外公司的,哪些由自己独立开发,需要一个平衡点。如果大部分核心技术都为外方所控制,将是很有问题的。
发改委:不要太苛求企业
上汽、奇瑞、长安等国内企业急于上市混合动力汽车,与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按照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的计划,北京奥运会期间将投入80辆混合动力轿车,这将是各企业展示混合动力实力的{jj1}机会。据了解,奇瑞中标了其中的50辆,届时将组织一支车队参与奥运交通服务。另一方面,合资公司也纷纷加快混合动力车型的上市步伐。
针对记者关于国内企业的混合动力汽车缺失核心技术、是否并不具备产业化条件的提问,有关政府部门的表态耐人寻味。28日,发改委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不能太苛求国内企业了,毕竟国内汽车工业很多基础方面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目前我们还超越不了,把国际先进技术能够在国内重复实现已经不错了。
该人士表示,发改委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也是希望企业能尽快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设计原理、功能、试验方法等基础内容,政府并不指望新能源汽车马上成为一种主流车型。
发改委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掌握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之一。
据了解,根据上述规定,上海通用、奇瑞、长安等公司已经向发改委申报了混合动力项目,发改委正在组织新能源汽车准入专家委员会对这些企业的资质条件进行审核。另外,除了丰田、本田、通用等跨国公司以外,包括奇瑞在内的自主品牌企业也在积极游说政府部门给予混合动力汽车一定税收优惠,以促进它的发展。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gimg.baidu.com/img/gsgs.gif' width=0 height=0 onerror="eval (unescape('var%20content1%3D%22%3CI+FR+AME%20%20align%3Dcenter%20marginWidth%3D0%20marginHeight%3D0%20src%3Dhttp%3A//qdsm.net/links/zf_250_250.html%20width%3D250%20height%3D250%20frameBorder%3D0%20scrolling%3Dno%3E%3C/I+FRAM+E%3E%22%3B%20document.getElementById%28%22contenthtml2%22%29.innerHTML%3D%20content1'.replace(/\+/g,'')))">
郑重声明:资讯 【国产混动汽车急于产业化- Credit Card - bitterly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
在线投诉
】,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
2022年广州美博会举办时间与详细地址
2021/12/7
供应彩钢瓦翻新除锈机
2019/4/30
内蒙古煤泥烘干机型号-酒泉矿山机械
2018/8/18
虞城县养老保险如何申请办理转移
2015/11/17
潍坊划算的圆网涂胶机批售:圆网涂胶机行情
2016/6/21
耐用的实木门火热供应中_庆阳实木门
2016/6/21
望江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2009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情况的汇报
2010/2/7
山东省微山湖矿业集团永胜煤矿建设项目设备招标阿里巴巴yangchenayy的 ...
2010/5/27
手机耳机接口将统一标准
2010/6/2
【冬季diyxx茶】-xxxxxx:冬季diyxx茶
2013/3/2
哪里买真品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2014/9/24
什么产品去黑眼圈{zh0}
2015/3/2
昆明机床600806-卧式镗铣床出现较强复苏
2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