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浪尖上的转基因主粮
2010-2-24 13:46:08 中国食品科技网
2009年11月27日,国家有关部门为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颁发了安全证书,研发者称“转基因主粮将在5年内上餐桌”。因为这次批准的是转基因主粮,且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水稻,从而引发了上至专家下到普通百姓的质疑:既没有种植经验,也没有多年人体健康跟踪,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
在我省,随处可见“转基因”的身影。市场上的食用油大多是转基因产品,我省培育的转基因棉花,现已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玉米和小麦正在研发中。我省专家认为,转基因粮食是否安全,现在还不能下结论,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得出结论。
□今报记者 殷晓章/文图
超市里的转基因食用油
春节前夕,在郑州市东风路上的一家超市里,市民王春阳看到,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的标签上写着两行小字:菜子油加工原料为美国转基因菜子,大豆油加工原料为美国转基因大豆。而另一种湖北产的食用油标签上注明是“非转基因产品”。
王春阳问一位促销员:“转基因食用油和非转基因食用油有什么区别?”促销员说:“非转基因食用油,是用国产大豆制作的,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吃起来比较香。而转基因食用油是用美国产的大豆等做原料,不但出油率高,价格也比国产的大豆低。”
王春阳在琳琅满目的食用油专柜前看到,大部分食用油是转基因产品,非转基因食用油的价格比转基因食用油的价格高。但也有一些食用油标签上什么也没有注明。
{zh1},王春阳买了一瓶非转基因食用油。他认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吃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吃那些转基因产品心里不踏实。
其实,转基因产品几年前已经走进超市。按照要求,凡是转基因产品都应在产品上标明,让消费者知情并自行选择。一些商家出于某种考虑,在商品标签上注明的 “转基因”的字很小。而生产非转基因产品的商家,都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注明“非转基因产品”。
为什么使用了转基因原料,却不愿在产品上标明是转基因产品呢?一位食用油经营者说,由于目前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尚无定论,市民对转基因产品有戒心,一些人不愿意买这种产品,厂家考虑到消费者的接受能力,只好不标注或不作明显标注。
转基因水稻、玉米获认证
面对众多的转基因产品,王春阳一头雾水。
按照2002年3月20日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农业部把大豆种子、大豆、玉米种子、玉米、油菜种子、棉花种子和鲜番茄等15类产品确定为{dy}批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从此以后,包括美国小番茄、大豆等在内的转基因产品可以在中国市场销售。
让王春阳没有想到的是,今后他吃的大米也可能是转基因产品。
2009年11月27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简称“转基因安全办”)批准发放两种转基因抗虫水稻和一种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记者从中国生物安全网上看到,“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简称“清单”)的发布日期为2009年10月22日,上述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名列其中,分别限在湖北省和山东省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有限期为2009年8月17日~2014年8月17日。
从公布的清单看,转基因玉米是由中国农科院申报的,转基因水稻的研发者是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张启发。他主要从事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研究。1999年,张启发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转基因食品影响小白鼠健康
使研发者没有料到的是,媒体报道后,刻意低调的他们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其实,早在1999年,我国就进行了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之后没有再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进行商业种植。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很大的争议。在国际上,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持反对态度。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世界{zd0}的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出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8年,美国科学家也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
今年2月5日,《科技日报》的一篇文章称,世界xx反食用转基因产品专家、俄罗斯生物学家伊丽娜·叶尔马科娃从2005年着手研究关于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食品后的健康状况,发现转基因食品影响了小白鼠以及其后代的健康。
叶尔马科娃认为,一些西方的大型跨国公司将俄罗斯作为转基因产品的试验场。只要转基因产品无害性还未被证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风险就会增加,不育症、过敏症、慢性中毒,以及基因突变等疾病将随时可能会将人类逼向绝境。
转基因产品安全性存疑
这次转基因的水稻是主粮,目前为止,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水稻。所以,安全证书的颁发引起了大范围的质疑和xx。
绿色和平食品与农业项目是一个全球性的环保组织,该项目主任方立峰主要从“为何不公开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专家名单”、“环境与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是否参与讨论”、“是否会咨询其他利益相关者”等方面进行质疑。
他说:“早在2009年10月22日中国生物安全网的网站就发布了‘清单’。但2009年11月27日再次打开网站,我却发现这份清单后面多了两种转基因水稻、一种转基因玉米的获批安全证书。”“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存在各种隐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转基因作物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转基因作物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转基因作物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转基因作物污染、增殖、扩散及其xx途径不确定。
连“杂交水稻之父”xxx也承认,对于转基因作物之所以存在安全性顾虑,主要是有些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虫的转基因品种,含有一种物质叫做BT毒蛋白,由于虫子吃了BT毒蛋白可以被毒死,因此长期摄入该物质对人是否有害很难说。
国家环保部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官员也发出警告:在生态系统中,转基因生物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外来物种,它可能破坏整个生态的平衡。
转基因水稻不能马上种植
一位吃过转基因大米的网友说,朋友是做转基因水稻研究的,这大米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就送了他一袋。该大米看上去跟普通大米没有任何区别,抓一把放到鼻子前闻闻,也是普通大米那个味儿。煮熟后一尝,发现它柔软,略带一点点糯性,口感也不错。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此前曾公开表示,转基因水稻品种可降低八成杀虫剂用量,并提高产量。
2010年1月6日,在华中农大的讲座上,张启发在回应转基因水稻安全性争议时说,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14年之久,至今还没有关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任何证据。相关实验也证明,转基因作物没有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他还说,成人每天吃500克转基因大米,连吃657年也不会出现问题。
对于诸多质疑,农业部的回复却非常简短:证书发放是经过5个阶段的多年安全评价,依据转基因安全办评价结果做出的决定。
农业部的回复,引起社会的更多质疑,尤其是转基因安全办成员始终处于神秘状态。
但获得安全证书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商业化种植,还需经过农业部的品种审定和最终批准。
河南开展转基因小麦研究
在河南,随处可见“转基因”的身影。
记者从河南省农科院了解到,2007年10月,南阳市农科所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棉花——宛棉10号,已获得国家转基因安全证书,现已在南阳等地大面积推广。
2009年,投资3.5亿元的棉花转基因国家工程实验室在郑州高新区开工。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简称“河南粮作所”)和小麦研究中心,也正在开展玉米和小麦抗虫等转基因的研究工作,还没有经过安全评价。
除省农科院外,2009年11月,河南大学6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获得2009年度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资助。
水稻专家、河南粮作所水稻研究室主任尹海庆告诉记者,目前,全世界已有60多种转基因作物,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等国。
他说,由于中国现有的杂交技术等已经无法继续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而抵御虫害侵蚀,是水稻增产的重要途径,转基因水稻转入的正是抗虫基因。现在从美国进口的大豆,{bfb}是转基因大豆,因为出油率高、价格低,对中国的大豆市场冲击很大。从长远说,发展转基因粮食是大势所趋,这也是我国的一项战略决策。
尹海庆说,人们现在担心的是转基因产品是否对人体有害。现在的技术已能控制基因的转移,比如不让基因转移到水稻的稻穗上,而转移到秸秆、叶片上。但是问题又出现了,这些携带基因的秸秆、叶片怎么办?这些基因转移到牛羊身上怎么办?基因漂移到别的植物身上怎么办?是否影响生物链?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转基因粮食是否安全,现在还不能下结论,需要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