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4 10:49:26 阅读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的
物華天寶看翡翠---翡翠与缅甸新玉的关系翡翠(Jadeite)是一种珍贵的玉石,被誉为玉石{zw},深受人们的喜爱。绿色的翡翠作为五月生辰石,象征幸福,幸运和长久。汉代班固的《西都赋》有:“翡翠火齐,含耀流英”之说,张衡《西京赋》有“翡翠火齐,饰以美玉”,火齐为水晶的古称,翡翠与火齐并举,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考古与宫廷的珍藏,还没有发现明末以前的翡翠制品。而汉代的翡翠也可能是其它的玉石,并非是现在意义上的翡翠。长期以来,不少的人总是将硬玉和翡翠等同起来,认为硬玉即是翡翠,翡翠即是硬玉;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硬玉是玉石的名称,又是矿物名称,作为矿物名称指的是一种叫做硬玉的单斜辉石;作为玉石名称是指以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集合体。而翡翠是玉石名称,指的是以硬玉为主要矿物成分或以其它单斜辉石(如绿辉石,钠铬辉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集合体。世界上的翡翠,尤其是优质的翡翠,主要产自缅甸,此外,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国也有产出。而我中华历史上记载有“翡翠产于云南永昌府”,据考证产翡翠的缅甸密支那地区,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 —1620),属于我国云南永昌府管辖。翡翠与硬玉其结构非常复杂,大致分九类:(1)顽辉石或斜顽辉石(Mg2)(2)铁辉石或斜铁辉石(Fe2)(3)透辉石(CaMg)(4)钙锰辉石(CaMn)(5)钙铁辉石(CaFe)(6)锂辉石(LiAI)(7)硬玉(NaAI)(8)霓石(NaFe)(9)钠铬辉石(NaCr)。而翡翠统称之中『硬玉』颜色为无色,绿色,紫色,蓝紫色;『绿辉石』颜色为翠绿色,蓝绿色,暗绿色;『钠铬辉石』颜色为翠绿色,暗绿色;『透辉石』颜色为无色,浅绿色,暗绿色;『霓石』颜色为深绿色,暗绿色;『锥辉石和霓辉石』颜色为深绿色,暗绿色;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借助大型仪器设备,甚至破坏样品,都是鉴定翡翠分类的{zh0}办法,也是xxx的;由此得出的矿物成分用于翡翠的分类和命名,并按相应的矿物成分,分别称为硬玉玉,绿辉石玉,钠铬辉石玉,透辉石玉,霓石玉,霓辉石玉等;但一般的珠宝鉴定也就是拿几个小破仪器糊弄那些不知情的收藏爱好者,其目地是为了经济利益。真翡翠或老翡翠的那种纤维状变晶结构:单斜辉石呈纤维状,针状常常交织在一起,所以也称纤维交织变晶结构,这很重要;而碎裂结构是这种纤维结构主要形成原因。碎裂结构是指翡翠矿物质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刚性状态下受到动力的作用,使翡翠中的矿物颗粒发生破裂与错动,通过后来的愈合固结,如重结晶而形成的;而后是坚固的块体。下面的图片就是翡翠破裂重组的特点!在过去的年代里,老一辈的珠宝鉴定家是以翡翠饰品有没有硬绿,和翡翠的雾大小来确立翡翠的品质;雾薄而水足,真正的翡翠,侧光观察有水波纹现象是真翡翠;这是因为翡翠是纤维组织结构现象的特征。《另据新山料缅甸玉与家藏的老翡翠对比,老翡翠并没有现在寶石专家所提出所谓翠性的亮点;而香港的大收藏家李英豪先生早就指出,凡是有亮点(翠性)的翡翠都是假货;也就是说现在市场上卖的翡翠全是83玉矿石所出饰品》没有绿色的翡翠根本称不上是翡翠;翡翠是石头,石头就要有它的特性与自然的纹理;种水好地质细腻的翡翠制品是很少见的。xx翡翠饰品略有一点瑕疵,也是石性的特征;翡翠资源由于日本人的大量需求,因过量的开采,早在80年代末就资源匮乏了;但是天不绝缅甸的生意,83年发现了与翡翠硬度结构相同的大矿,中国的寶石界称为山料;其实这种所谓的翡翠,就是矿石(不是籽料);在缅甸称为83玉,在云南的商店里叫缅甸玉;可在中国的各大商场,珠宝店都将这种山料矿石产品都称为翡翠;老一辈讲绿走一条线,这就是说翡翠的高绿在籽料里是一条线形的绿带;过去的赌石就是赌的这条翠绿带。而今的矿石开采出来就是全绿,而且各类的说法层出不穷;其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来消费。笔者特制翡翠相册供博友们观赏,上面的翡翠扳指是故宫博物院藏品(高绿)由于是籽料真翡翠,里面带有石性;下面的两只手镯,一只圆口的是老坑翡翠籽料所作,一只扁口的新缅甸玉手镯,是明显的团絮状;不是纤维交织状(83坑);老翡翠手镯温润典雅,新缅甸玉手镯在灯光的作用下显得很漂亮(这叫灯下黑),离开强光就显得黯然;另外石质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因为是大矿石中所出,纤维交织结构不明显。就像拍卖行为何卖假画事件层出不穷一样,我们经常讲字画怕上墙;意思就是说只要懂字画的,将字画挂到墙上就会发现真假字画的区别在哪里了。而拍卖行都在饭店的大宴会厅里展示,挂的密密麻麻;又是在灯光下观赏(叫灯下黑)。卖古瓷器和珠宝也是同类现象!最下面的图显示了大块的缅甸玉矿石,开出来全是绿《真翡翠资料是绿走线,也就是说真翡翠的形成,在原料里是一条绿带;谁能得到这种高绿带,那就发大财了;赌石就是赌这条绿带》;熟不知会有多少喜爱翡翠的消费者会购买没有任何价值的缅甸玉呢?收藏就像金子塔,塔的顶部都是精品;据一个网友介绍全国有7000万人参与收藏,而真正懂得收藏,有精品的人又有多少呢?而收藏爱好者的{zd0}问题是自负,且不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理;买的不如卖的精!上当受骗的又有多少呢?---元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