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分析04应用心理_观察再观察,办法总比困难多_百度空间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分析04应用心理 梁颖斯 20042903046
       
       
        [摘要] 基因工程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育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事实上通过基因工程任何组织都可以成为所需基因的供体,从而使获得抗各种生物因素(首先是抗病虫害)的植物已成为可能。20年前一些实验室就已得到了这样的植物。所谓转基因技术方法就是将一种生物中有用的DNA片段导入植物基因,使之产生变异而获取特异性。
       
        [关键词] 转基因 遗传漂移 生态安全 尽管不断有遗传工程学者反对,在世界农业中转基因作物的播种面积从1996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年)起至2002年增长了35倍,达到5867万公顷。这几乎相当于英国国土面积的2倍,或大于俄罗斯耕地面积的50%,而俄罗斯至今还未允许任何一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2001年到2002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长了12%,即扩大了610万公顷。其在生产中推广的增长速度在整个农业发展历史上是其它任何技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在过去的7年间,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数量的增长也翻了两番还多,从1996年的6个国家发展到2002年的16个国家。
       
        转基因的概念
        所谓转基因技术方法就是将有用的DNA片段导入植物基因,使之产生变异而获取特异性。最通常的特性是对除草剂的耐性、对昆虫和病毒的抵抗性。最通常的作物是大豆、玉米、油菜、棉花、西红柿和马铃薯。至今,全世界已有51种转基因植(作)物被批准投入商品化生产。
       
        几种常用的植物转基因方法
        遗传转化的方法按其是否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可分成两大类,{dy}类需要通过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常用的方法有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基因枪法;另一类方法不需要通过组织培养,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花粉管通道法。
       
        1.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xx,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或发状根。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中细胞中分别含有Ti质粒和R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因此,农杆菌是一种xx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介导法起初只被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尤其是水稻)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利用火药爆炸或高压气体加速(这一加速设备被称为基因枪),将包裹了带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的高速微弹直接送入完整的植物组织和细胞中,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植株,选出其中转基因阳性植株即为转基因植株。与农杆菌转化相比,基因枪法转化的一个主要优点是不受受体植物范围的限制。而且其载体质粒的构建也相对简单,因此也是目前转基因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3.花粉管通道法在授粉后向子房注射合目的基因的DNA溶液,利用植物在开花、受精过程中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导入受精卵细胞,并进一步地被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而成为带转基因的新个体。该方法于80年代初期由我国学者周光宇提出,我国目前推广面积{zd0}的转基因抗虫棉就是用花粉管通道法培育出来的。该法的{zd0}优点是不依赖组织培养人工再生植株,技术简单,不需要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常规育种工作者易于掌握。
        此外,还有电穿孔法、微弹轰击法、激光微束穿孔法和多聚物介导(PEG)法等,是广泛应用于真核生物的转基因方法。
       
        转基因作物的优点
        转基因作物应用于生产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扩大了基因资源的可利用范围,克服了常规育种方法所遇到的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问题,而且能够使我们可以将选定的基因导入植物,使其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其减少农药,尤其是剧毒、高残留性农药的使用和可用于改变食物的营养成分的优势是明显的。另外将使作物具有抗霜冻、抗旱、抗病(例如小麦锈病)和固氮能力。而用转基因技术也让植物代替动物,使水果生产霍乱、乙肝疫苗等。
       
        转基因作物的隐患与安全
       “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洛希实验室向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他们用沾有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草叶喂养大斑蝶的幼虫,发现这些毛毛虫生长变得很缓慢,死亡率高达44%。
       
        2001年11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名研究者在《自然》杂志发表一篇论文,宣布在墨西哥的玉米中发现了转基因玉米的一段“启动子”序列和基因序列。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食品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据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血液和肾脏中会出现异常。
       
        有报道显示:大田种植转Bt基因棉花对棉铃虫优势寄生性天敌齿唇姬蜂和侧沟绿茧蜂的寄生率、羽化率、蜂茧质量造成严重危害。”
       
        读到以上事件,我们不禁深思:在以上帝造物般的手段获得新的优良作物的同时,大自然是否会因此而迁怒于我们?

        转基因作物中可能存在一些人类不曾食用过的基因,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应用能否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国内外对此有很大争议。有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所得到的植株与用常规育种所得到的植株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问题。然而科学界的反对声音却从未平伏。大致上,可分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物健康的影响和对经济利益的影响。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们普遍担心的是目标基因会向农产品种或近缘野生种转移,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下降和产生“超级杂草”。转基因作物目的基因的漂移(Gene flow),即基因漂移是可能造成生态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目的基因向野生近缘种流动,并在野生种中稳定下来后,野生近缘种就可能获得选择优势。如:抗除草剂基因流人相关杂草后,可能会使其具有抗除草剂的特性,进而产生超级杂草。
        同时,转基因在野生种中稳定下来,会导致野生等位基因的丢失,而造成遗传多样性的下降。这种现象受到人们的普遍xx,最近在玉米的起源地墨西哥引入转基因玉米后,这种关切度进一步提高。由于野生植物基因库中有大量的高产、抗性、优质基因,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转基因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问的杂交则是转基因漂移的主要形式。也是转基因作物与其近缘野生种之间基因流动的直接证据。研究已经证实,油菜、甘蔗、莴苣、草莓、向日葵、马铃薯以及禾本科作物均有向其近缘野生种的自发的基因转移。此外,不同属问基因流动也有可能发生。如:虽然甘蓝型油菜与其近缘种的杂种高度不育,后代可能不会在田问生存,但甘蓝型油菜与野生小萝卜杂交,基因漂移可在适当条件下,低频率发生。其漂移主要靠花粉的传播。研究结果各不一致,总的来说400M左右的距离可以使基因漂移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比率。然而,有资料显示,转基因的Bt棉花在种植时存在品种混杂,管理混乱的情况。有时一个村就存在数十个品种共同栽种的情况。情况的确令人担忧。
       
        2.转基因作物分泌的抗虫毒素会一直渗透到土壤的内部,使土壤环境和微生物构成改变。其造成的后果是:同一片土地要种回非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变得很困难。美国一家生物公司在发明转基因大豆的最初几年里,曾一度打着“利用先进的生物科技,帮助贫穷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旗号,免费向南美发放转基因大豆种子。而当这些国家的农民已经习惯于播种转基因大豆时,美国生物公司却又说,凡是今后想继续播种转基因大豆的农民,必须向该公司缴纳“产权税”。这时大家才发现,凡播种过转基因大豆的土地已无法再重新播种传统的大豆作物。对生物健康的影响:评估转基因产品对人与动物的健康是否有害的重要方面是评估新产品能否导致食品的致敏性、转基因作物的花粉的致敏性。如l995年发现美国国际先锋公司转巴西坚果基因的大豆能引起人过敏,在转花生基因的作物中也有过过敏现象。
        当然,尽管其风险性存在,然而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经过全面而长期的检测再作出商品化生产的决定。如发现过敏基因,尽可能采用基因剔除技术,只把我们不想要的基因去除掉就改变了植物的性状。有时候,只增强或降低已有基因的表达也能达到我们的要求。这些做法都没有引入新的基因,因此也就不用担心新蛋白质会有问题。如果要引入新基因,可尽量转入其他可食用作物的基因,或者让转入的基因只在非食用的组织表达出来,就不用太担心它生产的新蛋白质能不能吃了。对经济利益的影响从网络上搜集到的资料看,转基因产品的益处似乎要比坏处多得多,而且其关于缺点的资料均值得怀疑。然而我们不能因此而下定论,因为如果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获得通过,{zx0}致富的是哪些人?是科学家和他们背后的公司。
        绿色和平在调查中,发现了转基因科学家以及支持者一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例如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中: 贾士荣的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其专利权并不专属于中国人。贾士荣称,他是通过在美国的合作伙伴,征得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同意来使用这种基因。他在美国的研究伙伴是位于加州的国际热带农业和生物技术实验室。而据绿色和平的调查,这个实验室的主要目标是将生物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美国转基因巨头孟山都公司是他们的合作伙伴之一。如果贾士荣的转基因水稻得到批准,美国人将来会不会对中国农民收取专利费用?在《南方xx》对贾士荣的电话采访中,贾士荣不愿回答这个问题,{zh1}说:“那是商业化推广,具体再谈。”
        可见,转基因作物最终的得利者可能并不是广大的农民和群众,而是相关的科学家和其背后的公司,甚至是美国的垄断巨头。其对转基因方面论述的公信力令人怀疑。
       
        [结论]
        在转基因作物带来如此多的好处的同时,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其的不成熟与不足之处,在充分利用其成果之前,应该通过透彻而全面的研究,严格而细致的检验,确保其在生态上、人类、动物健康上的安全无害/微害,确保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积极而健康的作用。
       


郑重声明:资讯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分析04应用心理_观察再观察,办法总比困难多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