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彩钢瓦成型机的王宗敏:70多家设备制造商,产能上超过未来市场所需 ...

无锡彩钢瓦成型机的王宗敏:70多家设备制造商,产能上超过未来市场所需

2010-02-02 16:29:57 阅读4 评论0 字号:

 文章来自(无锡 新闻中心)风能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产业。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迅速,装机总容量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仍然被投资过热和设备国产化欠缺两大瓶颈所制约。

  从近日召开的中国风电发展论坛上了解到,我国去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24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总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成为全球第四大风电市场。预计到明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朱成章认为,由于这几年风电产业处于暴发性增长阶段,利润空间大,导致各地投资风电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全国情况来看,整个风电产业出现了非理性繁荣的现象。

  朱成章:中国风电资源吹的泡泡太大了,有的说有20亿千瓦,有的说有10亿千瓦。我认为这些数字问题很大,对我们的能源战略和风电位置影响很大。

  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显示,在短短的几年内,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从2004年的6家急剧扩张到了现在的70多家。此外,风电设备部件制造企业总数也已超过百家,仅叶片厂就有50多家。从企业产能计算,已经超过市场容量。

  中国水电新能源公司董事长王宗敏说,涉足风电产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出现了"行业大、企业小"的现象。

 无锡的王宗敏:目前国内已经有70多家设备制造商,从设计产能上说远超过未来市场所需,这也是国务院限制批准新的风电制造商再进入的主要原因。现在真正有规模的、年供货超过1000台的企业,只有3家,剩下大多停在图纸阶段。我们风电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了解,目前国内风电企业大多处在相对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环节,很多属于"来料加工"型,整机国产化还有待时日。中国风能协会鉴衡认证中心副主任陈雪松介绍说,现在风电制造企业大多通过购买国外技术或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受人才、技术、工艺和材料等多种因素制约,尤其是在电机制造、系统控制等核心技术方面,企业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陈雪松:风电的零部件主要是叶片、齿轮箱发电机都要进口,随着国产化的推进已经基本解决。下一步主要是风电的轴承制约了发展,叶片虽然国产化了,但它的关键原材料都是进口,成本占50%。   如果实现国产化,将大幅度降低车成本。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无锡彩钢瓦成型机的王宗敏:70多家设备制造商,产能上超过未来市场所需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