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源流·摘录_林天基_新浪博客

楷书源流

 

最早提出楷书这一概念的是南朝时期书法家羊欣,他在《采古来能书人名》一篇中说:“(韦)涎字促将,京兆人,善楷书,汉魏宫馆宝器,皆是涎手写。”

 

唐代也称隶为楷,《旧唐书·百官志》:“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嗜书者二十四人,隶馆习书。”《唐六典》卷十:“五曰隶书,典籍、表、奏及公私文疏所用。”张怀■《六体书论》中说:“隶书者,字皆真正,曰真书。”唐房玄龄撰《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善隶书,为古今之冠。”把楷书称作隶书,应该是唐人的习惯。

 

《■宝子碑》被喻为“南碑瑰宝”,方笔峥嵘,起笔和收笔处突起圭角,刀刻痕迹明显,但是笔势生动,结体古拙,天趣与野性十足。

 

《杨大眼造像》,《孙秋生造像》,《始平公造像》,《魏灵藏造像》等是龙门造像中的精品,可以视为方笔之中最有代表性者,世称“龙门四品”。

 

《张猛龙碑》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上誉为“魏碑{dy}”,是魏碑后期佳作之一。碑文书法用笔以方为主,间以圆笔,结字长方,笔画虽属横平竖直,但不乏变化,线条挺拔刚劲,自然合度,妍丽多姿。

 

《郑文公碑》用笔在方圆之间,但以圆为主。此碑用笔有篆籀意味,圆笔厚重,方笔峻利,既然婉丽又劲健,点画线条遒劲雄肆,结体宽博开张,雍容大度,精气内含。此碑相传为郑道照所书,有人称其为“北方书圣”。

 

隋朝成就{zg}的书家当推智永禅师。僧智永,本姓王,名法极,陈、隋间会稽人,是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他流传于世的“识字课本”楷书《千字文》,其中真书真实地保存了王羲之的笔法,是魏晋南北朝端庄雅雅致楷书技法的直接传承。此笔法由其传给虞世南,虞世南传给陆彦远,王羲之及南朝楷书技法,赖此传承到唐。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的收法由于熔铸了汉隶和晋代楷书的特点,又参合了六朝碑书,可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其书法风格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虽稍长,但空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点画配合,结构安排,是是平正中寓峭劲,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仍然十分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而得“寓险于正”之趣。欧阳询善写“铭石书”,代表作有《皇甫诞碑》《虞恭公碑》,《九成宫》《化度寺》等,尤以《九成宫》为最,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被称为楷书极则。

 

褚遂良(公元596——659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楷书特点是:用笔逆锋取势,行笔一波三折,横画首尾始见明显提按,结体以外拓出之。褚遂良被称为“广大教化主”,自他以后,唐朝楷法开始自立门户,有自己的风格。其代表作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其中以《雁塔圣教序》为最。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颜真卿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笔法,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的楷书一反初唐内抑、方严、清瘦的风格,用笔纯以中锋,笔画饱满,转折处不用方折,而以篆籀圆转之笔出之,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创造出一种朴厚雄传的书体,被称为“颜体”。颜真卿传世楷书极多,代表作有《多宝塔碑》《八关斋报德记》《东方朔画赞碑》《大唐中兴颂摩崖》《麻姑仙坛记》,墨迹《自书告身》《颜勤礼碑》和《颜家庙碑》等。

 

唐代楷书的面目,褚遂良始肇其端,到颜真卿才真正完成,“颜体”开创了盛唐时代的新风貌。苏东坡说他“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并称赞说“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柳松权书法以楷书最为xx,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体”,将唐代楷书的技法在“颜体”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的一点一画极尽调锋运笔之能事,笔锋凌厉,其遒媚劲健的书风,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博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柳公权楷书是唐人楷书鼎盛的{zh1}一道高峰,传世代表作有《金刚经刻石》、《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

 

宋代楷书最有成就和{zj1}个性者,当属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的“瘦金体”楷书。赵佶书法,早年学薛稷、黄庭坚,参以褚遂良诸家,出以挺瘦秀润,融会贯通,变化二薛(薛稷、薛曜),形成自己的风格,号“瘦金体”。其笔法特点用笔露锋直下,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xx,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有些连笔字像游丝行空,已近行书,线条瘦直挺拔,其用笔源于褚、薛,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

 

自唐代以后,善长楷书的书家除了元代的赵孟兆页外,虽然都有个人风格,但是很难再称什么“体”了。

 

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用“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楷书源流·摘录_林天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