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连点滴事之二- zhao_d_d的日志- 网易博客

我的十连点滴事之二

2010-01-26 10:39:02 阅读40 评论7 字号:

 

                                                                                 夜行

1973年2月,我随我们连的部分战士到离十连约35公里的“二海子”去完成一个水利工程。该水利工程是在“二海子”里筑起两条堤坝,连接“二海子”两头的堤坝,让南边大渠引来的黄河水不在“二海子”滤清后再流向北边的大渠。据说,没有滤清的黄河水直接灌溉具有压碱的作用。

参加“二海子”工程的还有一团的其他连队。

三个月后,经过努力我们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正当准备随大xx回连队时,工地要求各个连队抽调一部分战士护堤,以防新堤承受不了春季大水的冲击。我也与我们排的几个战士以及其他连队(九连和二连)的几个战士一起被要求留了下来。

看着所有的战士几乎都回连队了,工地上一下子空空的,禁不住思“家”心切。在内蒙,我已经习惯把十连当成家了。三个多月没回“家”还真想“家”。于是,在某日的下午3点半左右开始了回连队行动。回连队的交通工具当然是双腿了。我从驻地走到种子连,再从种子连走到巴彦高勒,再从巴彦高勒走到旧区。此时,天已经快黑了,而且黑得很快。我心里很急,因为,在天xx黑之前如果到不了六公里处的大堤,我就无法辨别方向了。情急之下,我瞄准大堤的方向快速的飞奔。终于,在天xx黑下来之前到了六公里大堤下。尽管浑身是汗,但我高兴的心情决不亚于刚买进的股票被涨停。走在大堤上,真正的是伸手不见五指,全靠脚下的感觉才不至于从大堤上走下大堤。但是,在漆黑的夜里一人行走,说不怕是假的。除了在九公里和十一公里处有黄管局的护堤员的住房外,孤零零地在黑色中行走真的有点怕。由于害怕,一次,大堤旁的树上的乌鸦的一声蹄叫,把我吓得眼冒金星。当我走到12公里处,能看到连队的微弱的灯光的时候,真的感觉十连这个“家”是那么的美好。

 

                                                                            喂猪

在“二海子”水利工程基本结束后,留下来护堤的除了我和十连的朱其德等几位战友,还有九连和二连的几位战友。我们这些人临时组成的班由九连的浙江人朱达夫当头。

由于护堤任务比较清闲,再加上我们自己开伙总有一些剩余的食物,于是就决定养一头小猪。我负责喂养这头猪。

首先要给猪做个窝。一切都是就地取材。借来毛驴和石碌把一块带草的地压实,然后用铁锹把土切成二十厘米见方的土块。土块凉晒干后,拌土、和泥、磊猪圈。

开始时猪小,1米高的猪圈已足够高。但在2个月后,不得不将猪圈增高半米,否则猪经常会跳出来。

每天,我除了给猪喂一些我们吃剩的食物外,主要是去野地里挑些猪爱吃的草,如鸡爪子菜、车轱辘菜和猪芽菜等。由于每次都是我在喂这头猪,猪看到我总是摇头晃脑地表示亲热。在我们4个月后离开工地时,那头猪已经有150多斤了。

在兵团的8年里,那段护堤的日子是最悠闲的。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我成了只养着一头宠物猪而终日无所事事的闲人了。

 

                                                                          抹房泥

我们的住房结构大多数是土木结构,只有少量的房子下部用砖、屋顶用瓦。比如十连的礼堂和连部等重要场合就是。当然,砖也是由我们自己脱的坯、在自己建的窑中烧制的。

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的墙体是用土坯垒起来的。土坯与土坯之间的粘连还是靠土。然后用土和少量的石灰麦草混合搅拌均匀后抹外墙。屋顶是由几根较粗的原木作梁,然后是更多的、稍细的原木(一般是整棵小树)当椽子。椽子上面铺上自己用红柳编的笆子,{zh1}在笆子上抹上与墙面类似的材料——土、石灰和麦草的混合物。这样的房屋造价低廉,且一切都可就地取材、自力更生完成。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房屋还具有冬暖夏凉的好处。

尽管十连驻地是在乌兰布和沙漠的南端,很少下雨。但由于南邻黄河,偶然也会下雨,有时甚至下很大的雨。为了防止房屋漏雨,抹房泥的活除了在建新房时要做,每隔两三年房顶都会要重新抹一下。

抹房泥的活除了搅拌和抹的技术外,还有一项在别处很少看到的技术,就是将和好的房泥从地面传递到房顶的技术。该技术在我看来{jd1}是力量、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站在地面的人用铁锹铲上一铁锹泥后,用力将铁锹和泥同时扔到站在房顶上的人的手中。该技术究竟是对站在地面上的人的要求高还是对站在房顶上的人的要求高,至今与我而言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首先,地面上的人必须有足够的力量,而且力量要用得恰到好处。扔的力量不足当然不行,扔的力量太大也会使接锹的人难以应付。而对于站在上面接锹的人,其稳定性一定要好。因为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保护措施。不像现在,只要是高空作业,那么,作业没有开始就保护网、保险绳什么的都一应俱全。站在房顶上的人除了要保证自己站稳、站在房顶的最边缘处站稳,还要在站稳的同时接住地面上的人扔上来的装满泥的铁锹。所幸的是,我们之中的很多人都具有这种能力,包括我。现在想起来还是很自豪的。

 

                                                                              锹

锹于我们兵团战士来说,就是武器。不管干什么活,几乎都离不开锹。挖渠用锹、翻地用锹、平地用锹、脱坯用锹、抹房泥用锹、旱沙用锹、挖沙用锹、装石子用锹、装煤用锹、驼盐时铲盐也要用锹……。锹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的顺利与否。

好的铁锹应该是三个方面构成:1)锹体材料要好;2)锹体形状要好;3)锹把要好。锹的材料既要硬,还要韧性好、有弹性。锹体的形状当然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而定的。挖渠时要求用矩形、面平、口平的板锹。板锹具有容易将锹插入土中、并将土切成大小形状适宜后顺利甩出去的优点。挖沙、挖石子时用尖锹。铲煤时用方锹。对锹把的要求是两点:一要结实,二要弹性足。那时知道{zh0}的锹把是用白拉杆做的。

我那时曾经有一个理想,希望得到一把坚硬xx(既不易卷刃、也不易嘣口)的、{zh0}是锋钢的(初中学工时知道锋钢既硬又韧)按有白拉杆锹把的铁锹。

有了好的铁锹还要靠自己打磨和安装。记得那时经常会用石头磨铁锹,找好的锹把安装铁锹。

关于铁锹的很多事情都忘了,但我的{dy}把铁锹是由我们班的高德奎战友帮我把锹把刨好后安装的。这件事我至今记得。在此感谢高德奎战友。

当然,我至今都没有得到一把我理想中的铁锹。

 

                                                                         撼沙

撼沙是为建房打基础。

撼沙时先在要打基础的地上挖沟,然后把粗细适当的沙子填到沟中、灌水。水必须将沙浸没,人在撼沙时将脚踩在水中,用直铁锹逐寸逐寸地依次深深地插入沙中,并前后晃动,以让水充分地浸入沙中。

撼沙后的沙子的硬度堪与水泥地基相媲美。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我的十连点滴事之二- zhao_d_d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