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代DX11压轴大戏:HD5830全面评测- 天堂の颜色^_^睿智心音 ...
{dy}代DX11压轴大戏:HD5830全面评测 [转贴 2010-02-25 12:18:24]   

去年9月下旬,AMD正式发布了全球{dy}款支持DX11 API的HD5870。随后,AMD连续发力,在短短四个半月的时间里发布了多款HD5000系列的显卡,红色阵营的xx度节节攀升,DX11成为了近几个月显卡界与游戏界讨论的焦点。今天,AMD再一次发布新品——Radeon HD5830。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出现的话,HD5830应当是AMD{zh1}一款HD5000系列桌面级显卡。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0.jpg" border=0>

早在1月中旬业界刚刚有消息传出AMD将要推出HD5830的时候,就受到了极大的xx。之前发布的HD5870和HD5850固然是非常优秀的产品,但作为AMD的旗舰级型号,在价格方面还是难免让不少普通用户难以接受。从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即使{zpy}的HD5850也需要2200多元人民币。而HD5830就是要给用户一个最为合适的选择,规格方面相对于HD5850有少许削减,而价格将会控制在250美元以内,初期上市的价格很可能会保持在1699~1799元之间。

AMD的连续发力策略给了NVIDIA很大的打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句古话用来形容AMD目前的策略可谓非常得体。HD5830作为AMD{zh1}一款HD5000系列显卡,它的发布标志着AMD{dy}代全线产品已经铺其。而反观NVIDIA,在AMD都开始大步迈向第二代DX11产品(HD6000)的今天,还在吃DX10的残羹冷炙。

2009-09-23:开创DX11宏图霸业!镭HD5870xx评测

2009-10-12:锁定GTX285!DX11悍将HD5850最全测试

2009-10-19:DX11大军压境!千元HD5770/5750全评测

2009-11-24:谁敢来应战?"新卡皇"HD5970全面测试

2010-01-14:DX11走下神坛!6XX元价位HD5670全测试

2010-02-05:自上而下革命!入门DX11显卡5450测试

2010-02-11:不给对手喘息之机?HD5570性能全测试

想必各位看到上面这一系列的AMD DX11阵容,而NVIDIA仍无一款产品,心中难免对NVIDIA会有不小的失望。今天,HD5830显卡正式发布,其详细规格、性能表现都将xx呈现,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这款HD5000系列的压轴产品,好戏即将开始!

将时间往前退回16个月,HD4830正式发布,凭借着低廉的售价与非常不错的性能,HD4830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特别是后来出现的“800SP HD4830门”更是让这款产品成为了众人{qg}的对象,虽然AMD官方并不承认800SP HD4830的存在。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jpg" border=0>

在“30”系列显卡上,AMD总是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策略。如果还记得HD4830情况的读者就应该知道,在RV770刚刚上市的时候,并没有要推出HD4830的消息,而是在08年9月才正式有HD4830的消息传来。如今的HD5830也一样,09年9月AMD刚刚发布{sk}DX11显卡HD5870的时候,AMD并没有将HD4830写入产品发布计划的PDF,大家从上面的截图中就可以看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2.jpg" border=0>

而直到2010年的1月份,业界才有消息传出AMD将会推出HD5830显卡,随后根据一份内部PDF显示HD4830确有其事,它与HD5870、HD5850共同组成Enthusiast Performance阵营。和当年的HD4830的策略一样,HD5830也是在全规格的HD5850上进行小幅度的规格删减。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3.jpg" border=0>

HD4830创造了AMD HD4000系列的xxx神话,而HD5830的目的正是要续写这个神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资料,HD5830的初期零售价格将在250美元以内,也就是1699~1799元人民币,而这个价位段正好是NVIDIA的产品空缺,对于显卡预算在2000元以内的用户来说非常合适。当然,在未来的几个月之内,HD5830将会慢慢成为千元级市场的主力产品,笔者认为最终价格将会在1200元左右。

在产品策略方面,HD5830延续了一个之前在X1000时代的X1650GT、1950GT这些非常受欢迎产品的策略——AMD不提供公版设计,全部让显卡厂商自行控制。当时采用了这样的策略以后,市场效果立竿见影,各种各样的非公版遍布于市场,而由于各大厂商的灵活性非常强,很多产品成本控制的非常到位,性能没什么损失但价格很便宜的产品比比皆是。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4.jpg" border=0>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5.jpg" border=0>

到了HD2000、HD3000以及HD4000时代之后,AMD也有不少产品采用了这样的策略,包括我们刚刚提到的HD4830,这些产品市场表现都非常好。如今,HD5830再次采用这样的策略,无疑是给显卡厂商以及消费者一个明确的信号——HD5830如果在保障稳定性的情况下可以尽量控制成本,虽然目前AMD的参考价格不算低,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肯定会有厂商推出xxx非常高的非公版产品。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6.jpg" border=0>

上面的截图中非常明确和直观的体现出了HD5830的几大特点:xx支持Eyefinity多屏、ATI Stream通用计算、DX11应用程序接口以及GDDR5显存等先进技术;市场定位也非常明确,就是在HD5770和5850之间铸就一个性能与价格的平衡;另外就是在支持HD5800系列所有功能的情况下,让用户的花费更少。

虽然没有公版,但各大厂商HD5830的核心规格肯定是一样的,频率方面AMD也给厂商提供了一个参考频率,产品具体规格如下表所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7.jpg" border=0>

从表中可以看出,HD5830采用和HD5870、HD5850一样的Cypress核心,晶体管数量为21.5亿,拥有1120个流处理器和56个纹理单元,光栅单元仍然为16个。显存方面仍然采用{zx1}的GDDR5,参考显存频率为1000MHz,等效频率4000MHz,当然这个值并不固定,比如本次我们收到的AMD送来的评测样卡显存频率就为4600MHz,远远高于参考频率。表格中没有体现产品的显存容量和位宽,这两项值为分别为1GB/256Bit。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8.jpg" border=0>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HD5830的功耗,按照AMD的官方数据,HD5830的设计功耗为175W,比HD5850还要高一些,这主要是由于频率提升所致。待机功耗很低,仅仅为25W,根据笔者在GPU-Z上的测试,HD5830的待机频率会自动降到157/1200MHz,这也是让显卡待机功耗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9.jpg" border=0>

对于一款Enthusiast Performance级别的DX11显卡来说,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其可以xx支持DX11应用程序的特性,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6款DX11游戏大作正式发布,有了游戏的支持更是让HD5000系列显卡如虎添翼,其功能和性能都可以得到xx的体现。

HD5830特性之一:DX11/DX10.1

竞争对手NVIDIA口口声声说DX10.1无用,结果最近却悄悄的在低端GT220/GT210核心中加入了支持,可是现在亡羊补牢为时已晚,AMD全线产品都提前进入DX11时代,现在还有人敢说DX11无用吗?

虽然GT220/GT210对DX10.1提供了支持,但NVIDIA主力产品依旧只支持DX10,随着DX10.1游戏越来越多,N卡在新游戏中的表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尽管DX10.1提供的{tx}DX10也支持,但DX10.1高效率的优势是DX10无法比拟的,这已经在诸多游戏中得到了证实。

DX11则是DX10.1的超集,它既能提供更多新的技术与{tx},还能大幅提升游戏的运行效率,随着第四季度DX11游戏大作的发布,NVIDIA中xx显卡将会面临空前的危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0.jpg" border=0>

HD5830特性之二:40nm、低功耗、高能耗比

虽然RV870并不是{dy}颗40nm工艺制造的核心,但却是最成熟的一颗,有了之前在RV740核心上的经验,此次AMD使用40nm制造了拥有21.5亿晶体管的RV870核心,据官方称良率还不错。而对手NVIDIA目前最头疼的就是良率问题,想要用40nm制造30亿晶体管的GF100核心,显然没有那么容易。

RV870核心的晶体管数达到了上代RV770的2.25倍。但在40nm工艺的支持下,核心面积却只从263mm2升至334mm2,增幅只有1.27倍(比400mm2的GT200b核心小很多)。因此RV870的规格虽然听起来很吓人,其实功耗和发热不会很高,成本也会随着40nm工艺投入量产、良品率提高而直线下降。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1.jpg" border=0>

HD5830特性之三:能屈能伸的第四代GDDR5

RV870核心则再次改进了显存控制器,AMD称这已经是第四代GDDR5显存,此次GDDR5的频率被一举提升至1250MHz(等效5000MHz),真正达到了双倍于GDDR3的频率,而且还拥有不小的超频潜力。在提升频率的同时,GDDR5空闲时还能大幅降低频率,{zd1}可达300MHz(等效1200MHz),真可谓是能屈能伸,正是由于第四代GDDR5的帮助,使得HD5870/HD5850空闲时功耗得以降至难以想象的27W,而HD5830的待机功耗更是低至25W。

GDDR5看似频率超高,但由于采用了8bit预取及双DQ总线技术,因此实际运行频率并不比GDDR3高,再加上其它新技术的辅助,功耗与发热控制相当出色。相比之下,NVIDIA在桌面显卡上才刚刚推出了一款采用GDDR5显存的GT240,绝大部分产品还在使用几乎被超至极限的GDDR3。

HD5830特性之四:三屏环幕输出(2560x1600x3)

如果说NVIDIA的PhysX技术相当于免费给游戏玩家附送Ageia物理加速卡的话,那么此次HD5800的“Eyefinity”技术则是免费给游戏玩家附送Matrox 3D环幕仪,而且功能更强大。Matrox 3D环幕仪最多仅支持1280x1024x3,而HD5850则支持2560x1600x3,HD5870还有支持六屏的版本,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Matrox 3D环幕仪和Ageia PhysX物理加速卡当年的售价都高达2000元,现在则xx免费的附送给玩家。PhysX需要游戏的支持,3D环幕可以支持任何游戏但却需要三台显示器才能获得震撼的显示效果,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HD5830发布的前几天,AMD正式发布了催化剂10.2驱动程序,并且下个月催化剂10.3驱动程序也会正式发布。新的催化剂和催化剂10.3将带来大量全新的功能与特性,如下: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3.jpg" border=0>

● 催化剂10.2

1、交火配置(Crossfire profile):也就是说,从催化剂10.2开始,每一款游戏的交叉火力配置文件都可以独立于驱动程序;

2、重构多重交火(CrossfireX rearchitecture):这一项是指AMD的部分多GPU交火代码已经从3D驱动程序中移到另一个驱动程序组件,主要是为了今年晚些时候的CPU/GPU整合产品Fusion准备;

3、CrossFireX超低功耗支持:该项特性针对整个HD5000系列产品,即使在交叉火力模式下工作,待机状态下也会开启PowerPlay功能,已达到节能的目的;

4、CrossFire Eyefinity:AMD引以为荣的Eyefinity多屏显示技术已经可以xx支持所有HD5000系列显卡交火模式,此项功能之前只有HD5970才能够支持;

5、DisplayPort音频支持:HD5000系列显卡已经可以直接通过Displayport同步输出音频与视频信号。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4.jpg" border=0>

● 催化剂10.3

1、Catalyst Mobility:顾名思义就是提供移动版GPU驱动程序支持,从催化剂10.3开始,AMD将会再次为绝大部分移动型GPU发布专用的驱动程序;

2、Eyefinity Bezel Correction:可以对Eyefility多屏拼接进行校正调节,在使用Eyefinity技术时对屏幕边框间隔进行补偿;

3、Eyefinity Per Display Controls:对每个显示器进行单独的颜色校正,对于不同品牌的显示器拼接非常实用;

4、Eyefinity Multiple Groups:顾名思义即对多屏进行分组管理;

5、Eyefinity Display Configuration Switching:即可切换拼接配置,比如1*6切换成3*2等等;

6、3D Stereo驱动结合:提供3D立体驱动程序,通过3D立体驱动程序可以让第三方的3D显示解决方案在AMD显卡上工作。

实际上,刚刚发布的催化剂10.2驱动程序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悄悄透露了,对AMD驱动程序比较xx的读者应该会记得12月份发布的9.12修补版驱动程序就加入了CrossFire Eyefinity、Displayport音频支持以及交叉火力超低功耗支持,所以催化剂10.2实际上可以被认为是催化剂9.12修补驱动的正式发行版本。

另一方面由于催化剂10.3还没有正式发布,所以上面提到的催化剂10.3将包含的特性是{jd1}全新的。

催化剂10.2中的一大重要特性就是加入了交火模式的节能功能,该功能可以让工作在交火模式下的HD5000系列显卡,在待机等负载较低的情况下,第二块显卡(从卡)自动降低电压和频率,以达到节能降温的目的。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5.jpg" border=0>

上图是Anandtech在HD5970的xx评测上测试到的整机待机功耗,而当时所使用的驱动程序(催化剂9.12)还没有加入交叉火力节能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到其待机功耗是167瓦。那么,当开启交火节能功能之后呢?我们再来看下一组数据: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6.jpg" border=0>

从图中可以看出,催化剂10.1测试HD5970的整机待机功耗为170瓦,而使用催化剂10.3测试版(还未发布)在同样的平台上测试,功耗立即降低到162瓦,驱动程序对功耗的优化非常明显,功耗降低幅度达5%。虽然仅仅只有7~8瓦的差距,但其他配件是很难通过驱动程序一下子将功耗降低这么多的。

当然,在催化剂10.2到来之前,催化剂9.12修补版驱动程序仅仅对HD5970开启了此项功能,随着催化剂10.2的发布,全系列HD5000系列显卡都可以在交火待机模式下降低功耗。

和交火节能一样,交火Eyefinity在催化剂9.12修补版驱动程序中也仅仅针对HD5970开放,而现在已经可以支持全新列HD5000系列显卡所组建的交火平台。

催化剂10.2中首次开始启动Crossfire profile,这个看起来有点难以理解,但如果我们根据最近NVIDIA和ATI发布的一个补丁程序就很好理解了。前段时间《质量效应2》发布之后,NVIDIA发布了一个SLI Profile升级补丁,容量只有0.324MB,也就是300多KB;而AMD也发布了一个补丁,不同的是这xx就是一个驱动程序,容量高达112MB。相信现在大家应该理解Profile的重要性了吧。

没错,AMD之前如果想要修复某交叉火力问题,即使是很小很小的一个问题(比如在某新游戏中交火工作不正常或无效),也需要发布一款驱动程序来解决(虽然号称是hotfix),这对于用户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而交火配置(Crossfire Profile)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7.jpg" border=0>

上图中的atiapfxx.blb加密文件其实就是Crossfire Profile配置文件,也就是说如果下一次AMD遇到同样的麻烦,只需要更新这个文件即可,容量只有几十KB。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NVIDIA允许用户通过nHancer这样的工具来自己配置SLI Profile,而AMD还没有这样的工具,甚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可能都不会推出这样的工具。AMD表示他们相信用户应该使用专业人员创建并经过验证的配置文件,而不是自己去创建一个最终可能有问题的配置文件。不过,据说图中的atiapfxx.exe可以对加密文件进行读写,但总是崩溃,这个文件是在AMD提供给Anandtech的催化剂10.3样本中发现的。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交火配置文件之外,催化剂10.2中还包含了Display音频输出功能,和HDMI一样可以通过一条线同步输出音频与视频,当然由于Displayport接口的显示设备目前还不多,想要取代HDMI应该还比较遥远。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8.jpg" border=0>

{zh1}一点,AMD已经开始重新构建如何让Crossfire工作在驱动层(直接访问硬件的意思),AMD已经将催化剂10.2中的一些关于交火的代码移动到一个独立的驱动组件中。做这件事情的主要原因就是AMD正在尝试让催化剂驱动程序今后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未来的产品,比如{sk}CPU/GPU合成体Llano,而对于独显的交火配置则用单独的驱动程序来控制。

紧随催化剂10.2所提供的CrossFire Eyefinity支持,催化剂10.3最终将开启对单个屏幕的色彩控制,特别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显示器色彩存在较大差异时,通过该功能可以单独对偏色的显示器进行调节,以实现整体的输出效果。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19.jpg" border=0>

如上图,每个显示器都可以单独进行颜色校正、饱和度、亮度、对比度以及色温控制。

第二个功能是对显示器的屏幕边框进行补偿调节(如上图)。大家知道,无论什么样的显示器四周总会有边框,当进行显示器拼接之后,那么画面会被强制分开,这样对于游戏的体验实际上是非常不友好的。通过AMD的边框补偿技术,可以将边框部分的画面忽略掉,看起来就好象是一部分画面被边框遮住了一样,而不是被强制分开,这样就显得非常真实。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21.jpg" border=0>

上图中就是在游戏中使用了边框补偿技术之后的实际效果,可以如果将边框两边的画面直接拼接起来的话,是无法形成完整图像的,因为中间还有一部分被忽略(遮蔽)的画面,这样游戏的真实感就会有很大的增强。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22.jpg" border=0>

{zh1}一个Eyefinity功能是通过催化剂10.3可以对多屏拼接模式进行分组管理,当你有多个屏幕经常需要按照不同的拼接模式输出的时候,这个功能就非常实用了,可以非常方便的在多种拼接模式之间切换,如上图。

大家知道,AMD近几年没有官方提供过面向笔记本平台的移动版驱动程序,用户如果想要更新自己的ATI笔记本显卡驱动,除了安装第三方修改版驱动程序之外,就只能等笔记本厂商的更新了,而笔记本厂商更新驱动周期都很长,所以给用户带来了很多麻烦。

NVIDIA在2008年就开始给笔记本显卡提供官方驱动程序,现在AMD终于也要这么干了,从催化剂10.3开始将会提供一个适用于笔记本平台ATI显卡的驱动程序。AMD表示他们正是看到NVIDIA提供笔记本显卡公版驱动取得了成功,才决定重新为笔记本显卡提供驱动程序的。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23.jpg" border=0>

根据AMD的计划,以后每个月更新的催化剂驱动程序将可以直接支持用于笔记本等移动平台的Mobility版本GPU,公版驱动程序可以支持绝大部分OEM/ODM笔记本厂商的产品,支持HD2000/3000/4000/5000系列移动版GPU,支持Vista和Windows 7操作系统,但不对Windows XP提供驱动程序支持,因为绝大部分流行的笔记本已经不会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了。

AMD表示,移动版驱动程序将会针对移动版GPU的特性做出更多的相关支持,比如更好的节能,调节笔记本亮度的快捷键、外接显示器切换等等。目前的计划是将笔记本驱动和台式机驱动封装在一起,所有采用AMD GPU的笔记本都可以使用该驱动程序,除非笔记本厂商选择放弃AMD的移动版驱动程序计划。

对于显卡这样的产品来说,良好的驱动程序支持是产品取得成功的关键,随着HD5000系列产品的上市,相应的移动版GPU也正式更新,GPU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所以驱动程序就显得更加重要,AMD确实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

催化剂10.3中的{zh1}一个特性就是将支持3D立体眼镜,根据泄露出的AMD官方PDF显示,AMD将会直接将3D立体眼镜驱动程序集成在其D3D驱动中。和NVIDIA所走的封闭式路线不一样,AMD的3D立体技术全部采用第三方厂商提供的中间件,但AMD会自己提供驱动程序上的支持,已保证能够更好的与ATI显卡相兼容。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24.jpg" border=0>

在原理上,AMD所支持的第三方的3D立体解决方案和NVIDIA 3D Vision类似,都是采用左右眼快速遮光的这项技术,也就是说同样需要120Hz的显示器和一个专用的3D立体眼镜。

其实,早在1月中旬AMD的3D立体解决方案就已经面世,笔者在参加AMD的一次会议上,见到了完整的解决方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我们之前的文章《不让NV一家独大!AMD 3D立体眼镜曝光》。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25.jpg" border=0>

综合来看,催化剂10.2和催化剂10.3都会带来大量全新的功能,特别是关于Eyefinity的几项新功能如Eyefinity配置分组管理、单独对每一个屏幕进行色彩、亮度对比度等调节以及边框补偿等功能在HD5830显卡上都非常实用。并且,一直让AMD抬不起头的3D立体眼镜技术也将随着新驱动成为AMD显卡上的一项重要功能。

通过介绍,相信大家对HD5830这款产品的规格以及性能已经有了很详细的了解。到底是不是一款好产品、能否延续HD4830的辉煌相信部分人心中也有数。下面,我们对本次AMD发布的HD5830这款产品做一个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市场策略做一个小的展望。

● {zyx}的HD5800显卡

总所周知,HD5800其实就是AMD首代DX11显卡的代表,{dy}款DX11显卡就是HD5870,随后又发布了HD5850。但这两款产品由于采用了全规格的Cypress芯片,从策略上来说是AMD打形象、打品牌的两款产品,价格自然在短期内难以下降。而HD5830不一样,它依然延续着AMD的“甜蜜点”策略,对Cypress芯片规格进行少量删减,再不放下RV870身份的情况下,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加廉价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流处理器及相关的硬件单元有所删减之外,HD5830本质上与HD5850/5870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HD5830的频率比HD5850还要高,AMD此举也就是为了弥补核心规格删减带来的性能下降。所以,相对于其他两款HD5800系列显卡来说,HD5830{jd1}是{zyx}的一款显卡。

● {zyx}的产品策略

正如我们前文所说,AMD根本没有给HD5830开发公版,而是直接让厂商自行发挥开发非公版产品。相对于公版来说,非公版产品在用料以及价格策略方面都会更加灵活,另外在功能方面也会更加灵活,厂商xx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出相应的设计,由于没有用料方面的限制,成本方面也可以得到{zh0}的控制。回顾之前AMD发布的没有公版设计的显卡,没有一款是不成功的,后来的市场表现都非常好,相信HD5830一样会有这样的结果。

● {zfh}用户期望的性能

通过前面10个项目的性能测试,我们可以看到HD5830在很多游戏中的表现都{lx1}于竞争对手的GTX285,也就是说如果拥有一片HD5830,就等于拥有了一片比NVIDIA目前最快的单核心显卡还要快的显卡,这样的产品相信对于绝大部分用户来说都不会排斥。而价格方面,就算目前HD5830定位在1699~1799的价位上,也远远没有GTX285超过2000元的价格贵。所以,要论xxx的话,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cimg2.163.com/catchimg/20100225/11120457_65.jpg" border=0>

● 最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

AMD的HD5800系列显卡已经不能单纯的从游戏性能作评价,除了可xx支持DX11这个{zd0}的特性之外,还有Eyefinity多屏拼接技术、源码音频输出功能、40nm工艺所带来的超低功耗、即将来临的3D立体眼镜和3D蓝光技术、基于OpenCL语言的Stream通用计算、DX11中所集成的Direct Compute以及TessellATIon等等功能都是很多用户非常需要的功能。而这些功能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免费提供给用户的,其中的很多功能都可以帮用户省下大量的金钱,所以我们认为HD5830是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的一款产品。

● 即将拥有最为合适的价格

虽然有人认为HD5830的价格还是比较贵(其实相对于GTX285来说已经很便宜了),但笔者认为等产品大规模上市之后,肯定会有很多的厂商打出很低的价格。理由很简单,大量的非公版流入市场,价格自然就会往下跌。同时,等NVIDIA推出同样价位的DX11显卡之后,按照AMD的风格HD5830肯定会打价格战,到时候就会如同目前NVIDIA的GTX260+一样,价格持续下滑。

所以,综合以上几点来看,HD5830在未来必定会成为市场上热度非常高的产品,它或许不会续写HD4830的辉煌(不是一个级别),但非常有可能会像GTX260+一样,成为千元以上价位{zj1}有竞争力的产品。

郑重声明:资讯 【{dy}代DX11压轴大戏:HD5830全面评测- 天堂の颜色^_^睿智心音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