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哥华冬奥会主题雕塑(三)_雕塑家任军_新浪博客

关于温哥华冬奥会主题雕塑(三)

        ——公共艺术的决策判断

 

 

给温哥华做城市雕塑,就得有这个城市的人文气质。

城市是一群人居住的地方,有人说我的雕塑很抽象,是不是不太管当地的老百姓怎么想的,其实不然。

世界上的城市雕塑太多了,雕塑家也多了,拍板儿决定用不用这个雕塑的决策者也多了。但是不管决策者他再怎么想,也{jd1}不符合一个艺术家对艺术本身的判断。

比方我在温哥华,决策者很有艺术修养,他知道你能办这事儿,同时他的国家也提供了一个不让他说的背景。在我们这儿不能那样弄,需要多听决策者说了什么,决策者说的再好也是代表了决策者的一种情绪。但是一个造诣很高的艺术家,当他听了所需的元素以后,必须找到一种形式,把它融进来的同时,让人看上去,视觉上是唯美的,视觉上是有样式的,看上去是有感动的,这种感动不管是什么。如果艺术品做的没有感动,视觉上看起来是丑恶的,难受的,这个东西就是压根没有提炼出来决策层要的东西,更没有能力考虑到老百姓的感受。

其实决策者说的好多东西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毕竟城市雕塑是个雕塑,不是一篇文章,他说的那种精神,{zh0}是写个报告才能说清楚,但是艺术家要把这个精神转化成雕塑。

有一个现象很独特,在改革开放过了十几年的时候,这些决策层所有的精神说完之后,几乎没有办法用具象的雕塑去表达,一定走向抽象,一具像出来,他老觉得不对。所以我的雕塑总是抽象,只有抽象的才能把他想要的东西做成决策者想要的样子。比如尖刺,失重的动感,他就觉得对,就是这个样式,但是雕塑的动感、体量、色彩都需要艺术家的水平去把握。老百姓看热闹,行家看门道,政府官员看意图。这时,用两个字写到底下提醒一下,老百姓一看,“哦,腾飞”,还有这架式,就是这个状态。

在我早期做雕塑的时候,有人常说你在温哥华能这么弄是因为温哥华人民的素质高,中国老百姓他欣赏不了。特别是在国内有些地方,一些人认为城市雕塑那玩意儿弄他干啥,对这个也不感兴趣。

实际上,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很多空间如果没有人文气质的东西,就会显得这个城市老是不对劲儿。在美国,CBD地区的建筑非常开放,尤其是德国,公共艺术特别发达。走在其中,会发现城市品质非常不一样。

而且城雕是有强制性的,在博物馆里你爱看不看,但公共艺术不可能随你爱看不爱看,你从那过非看不可。所以不管是德国还是美国,不管当代艺术和前卫艺术多么发展,他们都没有把纯粹前卫的,不能面对公众的东西,在艺术上很牛的东西摆在公共空间上,这很少见到,因为那种东西是有倾向性的。而公共艺术,很好的公共艺术也恰恰是来源于那些的,因此公共艺术更要关乎公共艺术和公共取向的。

有些在哲学上可能很牛,就像上帝一样,只有他一个人,他说像他那样的活着谁也不信,他说的是对的,但是不可能把耶稣当时的生活方式全部执行了,这个没法儿公共化,所以要用宗教慢慢去传播。

艺术也是这样,公共艺术有它的特点,不要把公共艺术拿当代艺术的某种观点去评判它。打个比方,不能评判一个老虎很有牛,就去挑刺说老虎你为什么不能飞,你看人家小麻雀没有你牛飞那么高,这是不对的。

但是不管标准怎样,都有一个核心,就是公共艺术要体现一个公共的意志,一个时代的意志,只是说体现意志的技巧、方法、形式、工艺,包括他的组织过程是不是专业的,是不是达到了很美的境界等等有所差别罢了。

 

   关于温哥华冬奥会主题雕塑(三)

                                夜幕中的水10#


      
                                 局部放大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温哥华冬奥会主题雕塑(三)_雕塑家任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