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市早报】2月25日钢市早报—弱势持稳- steelcn - steelcn - 和讯博客
【钢市早报】2月25日钢市早报—弱势持稳 [原创 2010-02-25 09:13:04]   

     2月25日,多云。今日从武钢获悉,武钢防城港项目正在按原计划进行,这是两广地区在继宝钢湛江项目之后,又一个大型钢铁项目,在国内产能居高不下,库存难以消耗,国家三令五申严格限制钢铁项目的大背景下,宝钢、武钢作为大型国有央企毅然决然的推动项目建设,不难想象它的危害是多大。是的,诚然在中国—东盟贸易自由区建立之后,作为东盟和中国贸易桥头堡的两广地区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但是在如此短短的200公里范围内上两个千万吨级的大型钢铁项目,是不是一种资源浪费,真的难以想象东盟地区能够消化的了那么多的钢材吗?

  昨日,上海建材市场报价总体平稳,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67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80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840元/吨。

  昨日,市场成交依然较为清淡,而正是因为需求迟迟不见启动,所以钢价始终难有起色。

  昨日,有8家钢厂进行了调价,其中众达、水钢、酒钢等7家钢厂出厂价格上调30-40元/吨不等,但首钢3月份的卷板价格却部分下调了100-150元/吨,由此也可以看出,出于对后市看法不同,钢厂操作也出现了一定分歧。

  总之,供给充裕、需求有限的市场,价格短期内只能弱势盘整,而后期的多雨天气又更加大了出货难度,预计今天市场主流报价仍将弱势盘整。

  【钢厂调价】

       建筑钢材

  ◆水钢于2月24日对贵阳地区螺纹钢、线材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河北新金于2月24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10元/吨。

  ◆福建三宝于2月24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40元/吨。

  ◆厦门众达于2月24日对高线、二级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对三级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云南德胜于2月24日对线材出厂价格不动,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

  ◆涟钢于2月24日对除两广外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八钢西北公司于2月24日对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期间有调整)。

  ◆酒钢兰州公司于2月24日对线材、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期间有调整)。

  ◆重钢于2月24日对线材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不动。

  ◆凌钢于2月24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50元/吨。

  ◆酒钢于2月24日对线材出厂价格不动,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上调70元/吨(期间有调整)。

  ◆龙钢于2月24日对西安地区螺纹钢、线材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

  【宏观经济】

  央行:加强流动性管理 巩固调控成果

  央行决定,自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上调后,几大国有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从16%提高到16.5%,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一月两次密集动用存款准备金工具表明,流动性管理已明确提上中国本轮货币政策操作日程。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zx1}报告指出,回收流动性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是上调的主要原因。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最主要的原因是控制信贷和对冲到期的流动性。从信贷看,尽管国家采取了诸多措施,1月份信贷最终投放仍达到1.39万亿元,比正常值高出3000亿元左右。

  从流动性方面看,2月份到期的回购和央票量近8000亿,要保证流动性是适度宽松而不是极度宽松,也需要通过相应的手段进行回收。

  对于2010年开年以来的信贷“井喷”,监管层早已察觉并迅速作出应对之策。1月12日,央行宣布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被市场认为旨在收紧流动性。我们注意到,在政府强有力的数量和行政调控手段下,1月份后期信贷投放速度已经大大降低,但是银行间的资金依然充裕,1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仅为1.16%,比上月下降0.09个百分点。从日前公布的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较高。银行间过于充裕的资金会增加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因此央行有必要将过多的流动性吸收,防止信贷投放再度失控。央行在{zx1}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已透露重要信息: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

  准备金水平直接决定了市场流动性的规模,央行之所以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与去年股价、房价的大幅度上涨,以及目前的物价上涨苗头有关。自2008年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刺激经济,这些政策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国民经济实现了8.7%的增长目标,2009年12月的出口也实现了14个月以来的首次正增长,我国的经济运行已经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阴影,正走向持续高速发展的道路。

  与此同时,诸如房地产价格再度上涨、信贷增长过快、通货膨胀压力显现等负面作用也开始显现。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于管理通胀预期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胀预期潜在的风险短时间内表现为通胀的压力。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收流动性,对于从源头上遏制通胀预期转为现实的通胀具有积极作用,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明显好于对通胀的管理。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将从银行体系收回3000亿元左右的流动性。但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趋势性的转向和连续性的紧缩。未来经济的走向可能属于“非典型复苏”,由此,回收流动性将出现“走走停停”的状况。随着经济复苏力度加大,货币供应紧缩的幅度也会适度增加。专家认为,合理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有利于抑制银行放贷冲动,从历史来看,0.5个百分点的调整幅度不算大,使央行对泛滥流动性的实质回收作用有限,主要是为了对商业银行突击放贷予以警告。特别是有助于防止3月份信贷出现季末冲高,从而实现均衡放贷。

  数据显示,从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开始,存款准备金率至今一共经历29次调整。其中{zd0}调整幅度为单次上调2%,还有一次是单次下调2%。此后曾4次上调1%,两次下调1%,18次上调0.5%,3次下调0.5%。可以看出,央行惯用?。5%的利率数据来轻度调节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本次上调0.5%,也属于轻度调节范畴。

  有分析指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吸收了银行间的过多资金,而不会对银行放贷能力造成很大影响。长江证券曾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微观角度分析,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低于银行xx或者债券投资的收益率,商业银行被动增加收益率较低资产的比重,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之后,上市银行整体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将在0.5%至1%之间。如果从动态角度来看,上市银行可以通过资产和xx结构调整来积极应对政策调控。

  【铁矿石市场】

  中国钢厂反击传言 铁矿石涨价协议并未达成

  央行近日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3.13%。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1.72%,股份制商业银行为3.13%,农村信用社为8.78%。由此推测,年初的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国有大型银行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对其他商业银行影响不大。但是,在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压力下,大型银行以及零售业务{lx1}的银行将凸显负债管理优势。随着货币政策调控力度的加大,再加上存款活期化,核心存款的扩张显得日益迫切,将成为银行今年的经营管理重点和挑战。(金融时报)

  针对部分中国钢企与国际三大矿商达成矿石涨价40%协议的报道,中国证券报记者24日从多家中国钢厂了解到,与三大矿商的谈判正在进行中,还没有结果。具体负责协调谈判的中钢协也没有任何表态。

  日前有报道称,中国五家主要冶金企业与必和必拓、力拓集团和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提升铁矿售价达成协议。根据这一协议,抵达中国港口的铁矿售价,将从2009年的每吨62美元提升至84美元,涨幅为40%。这一价格远高于最初定下的20%{zg}限,但与此前力拓和日韩钢厂首轮谈判时,提出的涨价40%的要求一致。

  涨价40%难承受

  中钢协今年2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2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4亿吨,增长41.5%,对外矿依赖度为62%。不过,国内钢厂2009年进口铁矿石成本全年降低34.19%,高于力拓与日韩钢厂达成的降价33%的幅度。

  有关分析师也认为,2010年铁矿石价格上涨预期的确非常强烈,但40%的涨幅还是难以接受。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涨20-30%之间算比较合理。并且,目前也没有听到有任何日韩钢企接受这一提价的消息。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中小钢企可能会接受这样的“临时定价”。因为中小钢铁企业很难拿到长期协议矿,如果从现货市场购买铁矿石,价格比日韩企业去年的“xx价”要高不止40%,如果不接受临时价格,就需要接受必和必拓一直在推行的指数定价。

  谈判双方针锋相对

  去年以来国际矿商的一些举动值得xx。2009年12月份印度政府将粉矿出口关税由0上调至5%,块矿由原先的5%调整为10%,由此引发印度矿离岸价和中国到岸价的跳升。同时,澳大利亚减少了现货铁矿石的供应。有钢铁行业研究员认为,这是为了在中国需求淡季时仍能维持一个较好的现货铁矿石价格,有利于未来的铁矿石价格谈判。

  还有业内人士称,国际矿商当前正在不遗余力地唱高矿价。必和必拓高层近日称,受中国需求回升提振,未来几个月铁矿石价格可能大幅上涨。澳大利亚矿商FMG最近表示,预计铁矿石价格在2010至2011年度将大幅上涨,这家公司正在满负荷生产以满足来自中国的订单。此前,几大国际投行都调高了铁矿石长协价的预测值。

  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则认为,国际矿商利用垄断优势欺压中国钢铁工业,而中方的谈判诉求是争取应有的权利。

  国内钢价普涨拖累谈判

  从目前形势看,影响铁矿石谈判的一个不利因素是,国内钢材产品涨价已成潮流。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春节后多家钢厂上调了产品出厂价。3月份,宝钢的热轧产品在原来的基础上每吨加价300元,沙钢、本钢也都做出调价。“宝钢此次调价,除了部分品种销售情况良好外,还由于成本压力增大,其中直接来自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据{zx1}钢铁情报,春节后{dy}周,国内带钢市场全面飘红。数据显示,2月22日唐山带钢市场出现普涨迹象,均较前一日上调20-50元/吨。其中,国丰带钢出厂价上调50元,达到3700元/吨;唐山带钢145主流出厂3560元-3580元/吨,个别3600元,较前一日上涨20元-40元/吨;232-355带钢主流出厂3630元-365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30元-50元/吨;霸州地区主导厂家出厂3680元/吨,个别厂家优惠10元-20元/吨。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受原材料和水电气等成本提高的影响,大小钢企利润空间日趋缩小,钢材产品涨价无可厚非。但在谈判关口,产品提价是否有利?这场角力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钢铁市场】

       武钢效仿宝钢 防城港项目按原计划推进

  宝钢湛江项目重启之时,另一遭遇调控的大型钢铁项目——武钢防城港项目,也正在“复活”。

  2月24日,本报记者从武钢集团获悉,武钢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按原计划推进”。

  “项目目前正在正常运作,在进展当中。”武钢集团宣传处处长白方告诉本报记者。武钢集团一位内部人士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防城港主体厂区已具备了开工条件,项目正在报审。

  2009年,由于受限于国内钢铁过剩产能,立足于“两广”沿海的两个千万吨级钢铁项目——宝钢湛江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一度被要求延缓建设。

  重启前期工作

  去年10月12日,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钢防城港项目受金融危机影响,进展不顺利,政府也未批复防城港项目的可研性报告。

  而武钢将该项目视为“生命工程”。一位武钢高层曾在一次闲聊中抱怨,防城港项目不该被延缓,“不能一刀切”。

  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防城港项目遇阻后,防城港市和武钢方面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包括进一步提交可研性报告、在建设和规划更体现经济发展趋势等。另外,防城港市还专门制定了《防城港钢铁基地控制性详规》。

  防城港市委领导也数次就钢铁项目遇阻问题与武钢交涉,并组织考察组到湛江了解宝钢湛江钢铁项目的建设进展,“最终,双方决定继续推进前期工作”。

  上述人士还表示,防城港主厂区2009年共投资17亿元左右,新增用地正在开展拆迁工作,产业配套区的征地工作也完成了近90%。

  广西省政府在年初表态,防城港钢铁基地是“1号工程”,希望武钢集团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完成更多的投资量,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此外,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还继续获得了国家开发银行的xx支持。上述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2009年12月,国开行为武钢新增了800亿元综合授信的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其中,获得支持的项目,就包括防城港钢铁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另一项目是武钢海外资源开发。

  该人士表示,虽然,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能否获得发改委批准目前还不明朗,但不影响厂区的建设。

  开工势在必行

  防城港钢铁项目,被武钢视为其转型的关键一步。

  武钢地处内陆,所需矿石80%以上依赖进口,因而矿石运输成本在同类企业中偏高,甚至一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为降低成本,武钢近几年积极在长江沿岸选址建设铁矿石中转站,但其运输成本依然比鞍钢、宝钢高。

  因此,防城港成为武钢摆脱高成本的“救命草”。武钢的算盘在于,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带来的机遇,抢先占领市场。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90%以上7000种商品实行零关税,涉及农产品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钢铁等多个行业。其中,钢铁业是获利好{zd0}的行业之一。

  分析人士称东盟是我国钢材出口的第二大地区,短期内,中国对东盟的钢材出口份额增加速度可能并不十分明显,但从长远来看,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直至为零,不排除东盟取代韩国成为中国{dy}大钢材出口地区的可能性。

  上述武钢内部人士和白方均表示,防城港开工势在必行。

  但分析人士表示,宝钢湛江项目之所以重启,与广东省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有关,而广西则相对缓慢。上述内部人士坦承,淘汰落后不力,的确对防城港项目造成压力。

  此外,宝钢湛江项目与武钢防城港项目同时启动也颇受质疑。一位冶金经济专家曾对本报记者表达了对这两个项目同时建设的不满,“宝钢和武钢同为央企,同在两广建一个千万吨级的板材生产基地,二者相差不到200公里,面对的市场都是东南亚,背后的腹地都是大西南,生产的还都是船用板材。这种思路是不经济的。”


   (作者:苇子,原名李永伟,中国钢材网资深分析师,主修新闻专业,选修经济专业。在传统媒体发表分析论文数篇,累积十几万字。网络发表文字30余万字;原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从事新闻采访、编辑等工作,在钢铁行业走势分析方面有独到见解。)【中国钢材网·行业资源中心出品】xxwww.steelcn.com,注:转载请保留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郑重声明:资讯 【【钢市早报】2月25日钢市早报—弱势持稳- steelcn - steelcn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