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诸葛亮及其它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两个诸葛亮及其它


  

  研读《三国演义》,总觉得有两个诸葛亮的面影在眼前晃动,驱之不去,双双徘徊。诸葛亮是活在国民大众中的家喻户晓的文学典型,他早已成了“共名”。毛宗冈很有艺术鉴赏眼力,他把诸葛亮与关羽和曹操并称为《三国演义》的“三绝”。作为“共名”,曹操成了“奸”的化身,关羽成了“义”的化身,而诸葛亮呢,经常的说法是“智”的化身,诸如“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莫做事后诸葛亮”之类,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个共名的。但诸葛亮往往又是另一个意义的“共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诸葛一生惟谨慎”、等等——他又是“忠”地化身。到底是“智”还是“忠”?毛宗冈倒未给予认定:“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重,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纵,木牛流马,既已疑鬼疑神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歼,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是的,“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二者都能在演义的形象描绘中找到根据。那么,是否可以说“智”和“忠”是人物形象的两个侧面呢?当然可以,但又不xx是。不然本文就无从说起了。

  《三国演义》的诸葛亮是二而一,又是一而二的。他既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又是忠贞和智慧的迭影。一个智慧的诸葛亮,一个忠贞的诸葛亮;一个喜剧的诸葛亮,一个悲剧的诸葛亮;一个轻松,一个凝重;前半部偏于喜剧,后半部偏于悲剧;民间的艺术的诸葛亮多偏于喜剧,士大夫的历史的的诸葛亮多偏于悲剧。

  初出茅庐,诸葛亮以他的博望烧屯和白河用水亮了相。新野弹丸之地,三千新练之兵,让二十万曹兵落花流水,他以自己的天才指挥使关张折服,证明了刘备的确是“如鱼得水”,证明了智慧的不可战胜。接着奉命使吴,联孙抗曹,“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赤壁大战的重头戏的导演和主角,似乎不是周瑜,而是诸葛亮。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到星坛祭风和智算华容,包括其余波的三气周瑜和柴桑吊丧,尽管是曲折艰险惊心动魄,但他却是轻松愉快、神机妙算、指挥若定、一路顺风、所向披靡,处处表现得比周瑜——更不要说曹操了——高明得多。赤壁大战,基本上完成了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的塑造。其后的一切,诸如拓三郡、取巴蜀、定汉中、南征北伐等等,在这个意义上,不过其补充使其更为丰满罢了。“智”的诸葛亮,神机妙算,轻松幽默,是超人,是喜剧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更多艺术虚构,口头传说和下层艺人贡献的成分较多。因而形象鲜活生动,拙稚天真。诸葛亮初见魏延,即喝令推出斩首,理由是魏脑后生有反骨,久后必反云云。这纯粹是“小说家言”——刘备逃亡的最困难时期,在荆州冒险斩关夺门以迎接;攻取长沙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救黄忠、杀韩玄,忠心耿耿,贡献巨大,不破格重赏反而以“推出斩首”作见面礼,世间哪有这样的道理!对于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是“说话”或杂剧xx的叙事逻辑,犹如今天的戏说,为了噱头和强化艺术效果,这类艺术假定是得到读者和观众的认可的。“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诸葛亮自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这段时间是刘备集团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在艺术家笔下,诸葛亮却表现得最为轻松自如,最富喜剧色彩。

  后半部的诸葛亮则是忠贞执着谋国宗臣的化身。汉魏之际,簒弑频仍,不光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将忠诚和信义的道德假面撕得粉碎,即使江东孙氏政权,几十年间,君臣骨肉之间的猜忌攘夺乃至残杀也接连不断,唯独偏居一州的蜀汉政权,始终保持着政治上的稳定,高扬着正义与合法的旗帜,这xx是诸葛亮的人格魅力造成的奇迹。“受托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而且还矢志北伐,执着于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知其不可而为之,“鞠躬尽瘁”,直到“死而后已”,这时的诸葛亮,不再像前期那样潇洒而轻松,指挥若定,更多的是谨慎而凝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了。同样是执法,“智算华容”赦免关羽是做人情,轻松愉快,皆大欢喜;而“挥泪斩马谡”则期期不敢废法,追思先帝且自贬三等,结果是“大小三军,无不流涕”。悲剧笔法取代喜剧笔法,艺术的诸葛亮让位给历史的诸葛亮。这种变化,不xx是人物自身处境和性格的演变使然,不能排除艺术形象形成的历史以及塑造的方法等因素。七擒孟获和陇上装神与后半部整个风格不够协调即其表现,前者笔法有似《西游》,毛宗冈曲为之辩,一面说它不像《西游》“诞而不经”,一面又说它“《西游》好处《三国》已皆有之”,“只一卷‘汉相南征记’,便抵得一部《西游记》矣”。后者损害了小说艺术结构体系的完整:孔明既会“缩地法”,唱“空城计”时何不用之?二者的运用与“借东风”不可同日而语了。

  关羽是小说为我们塑造的另一个xx典型,他是“义”或者说是“忠义”的化身。在这一人物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两重“忠义”标准的浸润与重叠。

  与诸葛亮不同,艺术的关羽与历史上的关羽差别更大。说到《三国演义》的局限,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正统观念”,它是以刘备为代表的,关羽所“忠”的当然也是这个“正统”之“义”,不然的话,自宋以后,历代统治者也不会对他那样逐步升级地大加封赠了。这样说当然是有道理的,但它并不全面。

  关羽的“义”其实经不起“正统”的认真推敲。

  艺术接受中的关羽,给人印象最深、最有魅力的地方是他的“降汉不降曹”的一段故事。“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这里的“义”绝非正统的“忠义”,它是“儒”与“侠”交融的产物。“众人待我,众人报之;国士待我,国士报之”,“新恩虽厚,旧谊难忘”,关羽的心目中那里有什么“汉室”与“正统”,他要“酬”的不过是“兄长”与“曹丞相”而已。“义释华容”的是非在《三国》的解读中向有争议。是的,因酬私谊而卖放头号国贼,毫无原则,关云长白渎《春秋》了,何“大义“之有!与此相关的是后来的“雪弟恨先主兴兵”,刘备的一意孤行倾国伐吴往往也受到人们批评,而且,“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此举对蜀汉的事业还铸成千古遗恨。其实,二者乃解读《三国》的大关结:没有“义释华容”,关羽就不成其为关羽;同样,没有“伐吴雪恨”,人们也永远不会原谅刘备——这正是“三国”精神的精髓之所在。赵云是伐吴的旗帜鲜明的反对派:“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刘备的回答是:“朕不为弟xx,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忠于桃园结义誓言,刘先主的回答掷地有声。是的,“子龙有古大臣之风”,诸葛亮无疑更是正确的,他们的立场是汉室正统和蜀汉政权的根本利益。但刘先主不同,他非得忠于桃园结义不可,广大读者所期望于他的也是这样。徐渭就说过:“先主,英君也,为侯xx,宁失其国而不悔。”“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三国演义》开宗明义{dy}章,桃园精神是这部稗官小说的灵魂。

  “桃园结义无君”,它的“义”绝不等同于封建时代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正统的“义”。当然,它们相关,“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也,有似于“水浒”的“替天行道”,而刘备,在小说中则是“仁君”的化身,这一点也是它能够存在的前提。其次,它是正统的“义”的宽泛化。“义者,宜也”,统治者总是把“忠”放在{dy}位,谁都期望自己的统治传之万世。然而自古无不亡之国,“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相情愿没有用,改朝换代仍是家常便饭。故而每当群雄逐鹿之际,“忠”就必须与“义”结合,内涵就模糊起来了。在《三国演义》中,董承、伏完、吉平忠于汉室是“义”;沮授、王威、张任、王经忠于一家一姓——不论其“主公”如何——也是“义”;张辽、文聘、严颜等先是不屈,后来“择主而事”建功立业也是“义”……真是,成则为王败则贼,行而宜也之谓义了。在封建的道德范畴中,“义”有着很大的宽泛性和模糊性。关云长式的“忠义”的解读,就占了这个便宜。再次,桃园之义是“侠”化的产物。重然诺,酬知己,轻生死,它与荆軻、聂政们一脉相承。{zh1},关羽的“义”还带有“水浒气”。宋元之后,下层社会发展市民社会崛起,他们对儒与侠的“义”加以浸润改造,作为自己的旗帜和联系内部的纽带,江湖好汉、绿林英雄、行帮、从黑社会到农民起义,甚至民国年间的西北军,他们都爱打这个旗号,有的迳奉祀关羽,标榜桃园。这一切,“三国”的桃园结义精神,正是其滥觞。

  关羽的“义”,是封建社会后期市民社会崛起下层社会对主流意识浸润的产物,同时,它也是统治阶级有意无意对之加以利用的结果。对于关羽的奉祀超过孔子,徐渭在《蜀汉关侯祠记》中这样解释:“愚以为侯之所以致人于此者有二:君子见其大……众庶见其小……”他说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浸润利用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关羽的形象也是二而一复是一而二的。小民心目中的关羽与士大夫是大异其趣的。毛宗冈时代的关羽已经被抬到吓人的高度:“武圣”、“大帝”和“帝君”,已经超凡脱俗为圣为神仰之弥高不可平视了,所以,即使在小说中也尽量为关羽避讳,以“公”称之,往往出自敌人之口也曰“云长”,似很不合理,以致今人不得不频频为之“校理”。其实就“三国”的文本而论,关羽的形象远不够“超凡入圣”。他的“降汉不降曹”固为圣者所不屑,就是他的骄矜自负、不顾大局也远不够“高大xx”而及乎“圣”。蜀汉的半壁江上托付给他,诸葛亮郑重其事交代他“南和孙权,北拒曹操”八字方针,这实际上是“基本国策”,然而他始终未能很好贯彻执行,最终也因之误国害己,丧失荆州,身首异处,遂使诸葛亮为刘备制订的“隆中决策”也成为泡影。孙权主动联姻,拒之则可,何须如此粗暴。要求入川与马超比试,诸葛亮写信给他戴高帽,他美滋滋地“自绰其髯”“将书遍示宾客”;后来又因黄忠而拒受汉中王的“五虎将”之封,公开宣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卒同伍”,这些都表现得器识屑小,不识大体。说起来,这类描写都是有损于这位圣人的“光辉形象“的,但小说为什么还要这么写呢?对此,论者往往从小说“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的角度去解释,这也许有一定道理,但至少很不够。只有联系到这部小说的特殊的成书过程才好理解。一方面,作为历史演义,在大的走向上它必须符合历史,不好随意改变关羽失荆州走麦城的结局;更主要的,我们必须看到,靠着通俗文艺塑造出来的关羽的形象,是下层大众认可的圣人,与士大夫心目中的高大xx、超凡脱俗的“圣”是大异其趣的。正如近日市民大众之追星,“星”是大众的情人,身上寄托着此时此地大众的情趣,即使是男盗女娼,也可成为炒作的本钱,也不妨其为“星”。故关羽之为“圣”,也带有“星”的成分——它是封建社会后期市民众庶的“义星“,正是下层民众和主流文化的共同操作,才使我们的“武圣人”成为这个样子。比起杂剧和平话中的关羽,毛宗冈批评《三国演义》时,则是拼命地将他往正统方面拉,往往不惜牵强附会,曲为之辨。

  明高儒《百川书志》用四句话来概括《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或者说创作的过程的特点:“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词,通好尚”。正是这样,它以通俗文艺为基础,又依傍历史,在审美倾向上要兼顾上层社会和下层众庶的好尚,在情节上要考虑它所演义的这段历史的完整性,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难免融和、糅合乃至拼组。这样一部世代积累型历史演义小说,它的思想倾向、人物塑造、艺术结构甚至文体风格等方面,都留下了特殊的创作成书过程的明显的痕迹,而“两个诸葛亮”及“两重忠义”现象,不过为其突出表现之一而已。








郑重声明:资讯 【两个诸葛亮及其它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