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n 与 Italic 的故事_youbin_新浪博客

 

 

顺着上次 Black Letter 的故事线索,我们继续说说中世纪过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所诞生的两种影响深远的“书体”:Roman 和 Italic。我觉得把他们称为“书体”似乎更为合适。对比中文,我们有篆书、隶书、楷书等等,在某一具体的书体之下,再按照书法者的名字等细分为某某体。概念明晰了,我们就开始说故事吧。

Roman

14至15世纪,意大利的文人们追随着彼特拉克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之志,在日常书写和出版物中,广泛采用了一种他们所认为具有“罗马风格”的手写字体。通过检索古代文献,他们重新发现了11世纪查理曼时期留存于修道院的早期小草书体。时任罗马教廷秘书的布拉乔利尼 ,发明了一种新的字体:采用了卡洛林小草书体的小写字母;对于大写字母,则取自古罗马的石刻大写体。另一位文人尼古力 吸取了 Black Letter 的连笔法则,通过倾斜字母的角度,加快了书写的速度,成为了 意大利体(Italic)的雏形。

作为当时意大利宗教和文化的中心,得天独厚的罗马城诞生了{dy}家印刷工厂。苏比亚科(Subiaco)的本笃会隐修院在1464年至1465年间委托日耳曼印刷商阿诺德·潘那茨(Arnold Pannartz)和康拉德·斯温海姆(Konrad Sweynheim)设立印刷厂。他们带来了德国印刷业的技术,促成了意大利印刷工业的起步。紧接着,来自德国的乔安(Johann)和文德林(Wendelin)兄弟也来了。还有在美因茨学习了新印刷技术的法国人尼古拉·詹森(Nicolas Jenson),他在xxx度过了余生,建立起了欧洲闻名的印刷厂。上述四家印刷厂所采用的字体,以Black Letter的变体Textur为主,同时开始尝试本土化,以适应意大利市场。他们开始采用当地人文主义者的书法作品,逐渐发展出的了Roman和Italic字体的前身。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罗马城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印刷业务的需求,意大利的印刷中心,逐渐转向了交通更为便捷的水城xxx。

 

 

1470年,尼古拉·詹森采用了布拉乔利尼设计的垂直而带有圆角的字体,并正式命名为“Roman”(罗马体)。有趣的是,这一诞生于xxx的字体,却被冠以另一个城市的名字。可能是为了纪念来自罗马的布拉乔利尼,可能是为了向罗马教廷献媚,也可能是为了纪念自己事业的起点。历史学界另外一种说法,认为 Roman 的设计,是借鉴了弗朗西斯科·格里弗 (Francesco Griffo)和艾哈德·拉多尔特( Erhard Radolt)设计的字体。到了1472年,Jenson 字体已经广受欢迎。稍晚出现的 Bembo 等字体,也被归为 Roman。Roman 的也由某一款字体名称,扩展成这一类字体的统称。由于布拉乔利尼是文艺复兴时期xx学者、人文主义者,所以 Roman 也被后人称为人文主义字体(humanistic),或者xxx风格(Venetian)。到了19世纪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运动,威廉·莫里斯再次复兴了 Jenson 最初的设计。罗马体开创了新的正文标准字体,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通行世界的一种标准。

现有出自Jenson的设计,改良并数字化了的字体有:

  • Adobe Jenson
  • Centaur
  • Hightower
  • ITC Legacy

Italic

阿尔杜斯·马努提乌斯(Aldus Manutius)以文法学和人文主义者著称。1490年,他来到xxx,起初以教授人文主义思想为生,并逐渐在当地文化圈子中小有名气。1493年,他与人合伙开始建立自己的印刷厂。文人风骨导致他并不像当时其他书商那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致力于出版更多有价值的书籍,并在出版印刷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探索。他还发明了分号“;”。

阿尔杜斯什么时候的{dy}次使用意大利体,还没有定论,应该早于1500年。1501年,阿尔杜斯率先地推出了八开本的口袋诗集系列,首先是维吉儿的作品。在印刷字体上,采用了尼古力(另一种说法是布拉乔利尼)的手写斜体。口袋书对于字体经济性的要求高于常规书籍,斜体不但美观漂亮,相比罗马体还更节约纸张。有意思的是,当时的意大利体,只有小写字母。那本口袋诗集,所有的大写字母,仍然用的是罗马体。

1502年,阿尔杜斯再版但丁著作的时候,在内容上大胆地删去了所有的评注,而只保留了但丁的原著。这种做法不但节约了印刷版面和纸张,同时也一改1500年以前贯有的附带烦琐注解的方法。不附带评注而只呈现原作,由标准答案到开放性解读,人文主义的深切关怀和经济实用绝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阿尔杜斯创新而便宜的口袋书大获成功,从上流社会到中产阶级,甚至妇女之间也开始广为传阅。

 

从那时起,阿尔杜斯开始在书中加入了“海豚与锚”的标志。“海豚与锚”从此成为 Aldus 出品图书共有的标志(类似我们今日出版社的标志)。海豚与锚寓意着一个古老的谚语——“Festina lente”,中文对应——“欲速则不达”。从1499年印刷厂初创期间,阿尔杜斯就一直笃信这句座右铭,并时常向身边的朋友讲述这个道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的社会,和中国古代倒有几番相似之处。笃信人文主义的阿尔杜斯,出世入世之间,终成一代儒商。

阿尔杜斯的斜体自诞生以后广受欢迎,并得到了xxx参议院授予的{dj2}使用权。于是仿冒的字体开始多了起来,也催生出了更多斜体的诞生。在意大利,人们把阿尔杜斯(Aldus)的斜体字称为 Aldino;意大利以外,人们则称为 Italic。晚些时候,法国里昂的一家印刷所首先设计并制作了大写的 Italic 字母,Italic 字体终于具备了完整的大小写字母表。

罗马体和意大利体成为了在西文应用中使用最多的通用字体。它取代了 Black Letter 粗黑刻板的字型,代之以更接近自然手写的书法风格。如果说 Black Letter 是中世纪宗教严苛管教之下的产物的话,那Roman 和 Italic 则象征了欧洲文艺复兴对于人性和思想的解放。Roman 和 Italic 在现实使用中好象一对孪生兄弟。罗马体常常被用做正文字体,而意大利体则往往用来突出特别的称谓、表示引语或者强调。有意思的是,类似的搭配使用,也开始出现在中文的排版设计中。 

此外,ISO31和ISO1000规定,表示数量或变量时,使用意大利体;而表示单位或一个符号时,使用罗马体。如何具体区分呢?一个简单的判断办法是,看看能否给出一个数值。“向量”、“张量”和“矩阵”的单位符号就需要用意大利体,因为它们可以等于一个具体的数量。当μ用作物理中磁导率的时候,应该用意大利体;而当其作为单位符号的一部分时,如μm,μg时则用罗马体。在化学元素中,当元素位次于化合物中的杂原子时,也需要用意大利体。

 罗马体和意大利体的区别在小写字母a上特别明显。前者的a是双层的,而后者则因为快速书写而简化成了一个圈。其他的一些字母也由于书写速度的加快而变得更为圆润和流畅了。

注释

  1. 波焦·布拉乔利尼,(Poggio Bracciolini):1380-145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xx学者,书法家。
  2. 尼古拉·尼古力,(Niccolò Niccoli):1363-1437,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美迪奇家族xx文人。尼古力拥有佛罗伦萨{zd0}{zh0}的私人图书馆,他喜欢收集孤本古籍,由于当时没有复印机,看到别人好书的时候,他便只有向人借了以后手抄写里面的内容。大量的抄写锻炼了尼克利的书法,形成了独特的向前倾斜的手写体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Roman 与 Italic 的故事_youbin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