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囧央视大楼适用经济美观三辨




2010-02-23, 10:15 AM   # ()





会员ID:186631
xym618 有着人尽皆知的贡献和荣耀xym618 有着人尽皆知的贡献和荣耀xym618 有着人尽皆知的贡献和荣耀xym618 有着人尽皆知的贡献和荣耀xym618 有着人尽皆知的贡献和荣耀xym618 有着人尽皆知的贡献和荣耀xym618 有着人尽皆知的贡献和荣耀

爱机显秀


中国央视大楼将成为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建筑,{dy}五角、第二大裤衩儿,{dy}扼腕。


改革开放之前,不知始自何年,反正几十年里,建设方针是“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的美观”,又不知始自何年,似乎,变成了“美观!在可能条件下的适用、经济”,没有明确的成文,但,事实上,片名强调“洋怪飞”到了十分过头的地步——“洋怪飞”是从前批判的用语。

央视大楼是追求洋怪飞的典型之一。

退一万步说,咱就按照“美观!在可能条件下的适用、经济”来说道说道。

1、美观吗
央视大楼美观吗?试想,如果迪拜塔屹立北京  央视在迪拜蹲着,哪个“视觉冲击”? 大家估计迪拜肯干吗,迪拜不肯干,我们为什么肯干,儍呀?

洋怪飞不等于美观,审美是要大家审的,说是提高芸芸众生的审美水平是建筑师的职责,那么,这个半蹲的姿势真的会成为美学前驱?

洋人为什么自曝性玩笑,是不是自己看着也没法交代,连忙表示不是水平不济,是为了开性玩笑以至这份儿德行——不惜冒中国之大不韪而取媚西方部分人群,以得到谅解,毕竟他是西方建筑师,还得在世界上混,他得取得西方的谅解,至少可得反华势力群体喝一声好。

美学,我是外行,敬请专门家讲解一下。

这里,我个人作为工匠族强调,建筑物的力学美是人们从婴儿起就习惯的审美,俗话说站着房子躺着地,房子是“站”的,所以重心、腰板……都会被按照世界上站着的事物,包括人体的美与不美来要求。没有上身,半蹲着,怎么能跟美挂上钩呢?

代表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的大理石雕塑,制成在公元前,约2000年后出土时的双臂还是完整的,因武力争夺激烈混战中双臂不幸被砸断,并非残肢为美,所断的双臂不知所踪,与美浑身不搭界,何况无身无头,何况对着“勃起男根”的半蹲下半身,纯残肢,残下来的剩肢。这可是设计人自曝的创意,如此不堪,美,从何说起。

不错,世界上是有非常怪的建筑物,但那不是主流,类比奇装异服不入大雅之堂,请告诉大家,象这样庄重的国家形象工程,花100多亿美元的大工程,排名办公建筑世界第二,而达到如此下品程度的,世界哪国前所在有?

反正中国绝大多数人民接受大裤衩之名,贬义之程度很惨。大裤衩之名不知始自何人,能把这样不雅的诨号黏住央视大楼,使央们欲除不能,套时下的新词,真的,太“有才”了。

这里不得不提请注意,任何有形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家看不懂的东西,创作者都会发布创作意思,以引导观众,有时候,大家都在琢磨的时候,讲解员一语点破,听者再看,就说,噢,这样一说,看着真象、看着真美。这个创作意图的发布权、解释权、引导权、承认权只归于作者,除非作者已死,并且到死都没有告诉世人。如果设计人库哈斯不说,谁首先提出这是下身撇腿对着男根,必被全世界尤其国人视作心理不健康的最下流胚,乃由洋人自曝如此不堪,然后,定论成铁,再有如簧之舌楞说这其实是一朵最美的花也是瞎掰了。

无论再怎么着,现在有中国建筑师再说美不美是各人看法不同,会得到大众的唾弃。

顺便说一下,就我所见广东电视塔图片,那塔,挺好看的,细高挑,收腰,斜纹,少听到有人说它难看,只是有人问有必要造这么高吗?咱不讨论这个,只强调,它可称美观——至少不难看,世界{zg}电视塔——世界{zg}不可以炫耀吗?美观、{zg},广州至少占住两样。

迪拜塔因其高度撼人,人家就一常规杵天戟,高,是{zd0}看点。


2、适用吗
xx有条件设计得适用,它的内部设计是不是非常适用,咱不知道,这里只说楼塔合一问题。

央视大楼以楼立项,自然会注意每一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充分利用,但论规模,迪拜塔46万平方米,央视大楼49.5万平方米,论造价,央视超过迪拜,为什么不将电视业视作主要器官的天线高度包括在设计之内呢!央视是干什么吃的!忘啦?这是我抨击它不适用的之最点。

顺便说,广州电视塔以塔立项,相对说它会不强调轮廓围住的空间利用率和其内的使用内容的必要性,立项为塔,直奔解决天线,做到了,还为了{zg}而多饶了不少。对于天线,非常适用,甚至可以说过分适用;而对于空间、面积,不是塔的任务重点,适用者过来用用,并且会有不强调利用率的思维定势——例如,只说外表曲面和斜纹钢构件就不重视房间方正、开窗、视线、……。

这就是以楼立项和以塔立项的思维定势,或说思维缺失,央视大楼作为电视业的世界{zx1}的、{zd0}的、服务对象最多的建筑,本有条件做一个楼塔合一的典范,领导世界电视建筑新潮流、领导世界建筑业新潮流,竟成如此劳什子,所以,上面问是不是灯下{dy}暗,{dy}扼腕。

顺便说,迪拜塔适用吗?它要做世界{dy}高,高出数量级,达到了目的。但如此攀升高度是否理智,垂直交通要占很多空间,……,这些都不说,只说一下它的微气候和耗能,因为这是我早就注意并给出对策的问题,也是现在世界上热议的阔国毫不约束大幅多占碳排放份额的问题。

而今建筑业的大问题之一,是“空调”重点放在调温度,新风量太少,因为人对温度感觉大,也因为做起来容易一些,但制造业和设计师不能因为自己计拙而忽视更重要的空气质量的调节!为什么说更重要呢,只举一端与温度比,自己,上海多家设计院本身,因为搬入自己设计的,基本封闭式的空调新楼而癌症患者激增,并且以无外窗的房间里的不大外出的办公室人员为高发。不是一家,是多家。

空气温度也是质量的一个方面,此处暂定所说“空气质量”指洁净和富氧,途径有二,一是脏空气稀释,一是保持“打”到的温度而过滤空气。人最多的中国应该下力气研究。下面只说脏空气稀释的一个最简单的创意。

有人类活动的地方绝大多数情况都会污染空气,只是程度不同,大气会稀释,而室内的空气引入大气稀释也是一个主要的方法,除非迪拜塔另有再造好空气的高招。引入新鲜空气进入高大体积的内部就应该是横向、贯通、穿堂风。上面说过,在下刘长寿早在2002年提出的“风眼”是设计技术薄如蝉翼的窗户纸。对于迪拜塔,运用的方法就是沿上下、沿左右间歇地撕开束筒做风缝。做到芯部房间在需要时无动力定量换气,特别是在不作业时段,比如夜间不开(调温度的)空调时段的充分换气。

今而后无论哪国再要造高大体量的房屋都应该这样做,不是说谁有钱就可以忽视节能,就可以拒绝人类(一员)智慧结晶的、可以达到好效果的方法,就可以大幅多占碳排放的份额。

从这个角度说,央视大楼比迪拜塔芯离外近,比它适用,但央视大楼原本可以把腿并起来,可以多腿,可以不撅屁股,可以使各筒若干层整合,若干层撕开,玉树临风给电视天线提供巨人的肩膀,……,原本!

原本可以做个适用、经济、美观的楼塔合一的典型,的教材。


3、经济吗

我们为什么会比迪拜塔花钱多,没错,也可问,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比迪拜塔花钱多!只是人民等待一个有理有据的解释,人民认为有必要有权利要求。

不扯远,我要指出两点,一是没有为天线提供巨人的肩膀,二是为撅屁股大幅增加投资。

所谓经济就是物有所值和不要不顾人民生活水平的浪费。

央视大楼放弃唾手可得的天线世界{dy}高度,状如傻子吃面,付牛肉面钱光吃一碗光面。

楼与塔有机合一,就可以花一份钱而获两个效益,天线高度不仅可以自用,还可以出租资源,天长日久地收钱,您是老板,您会扔掉这大块肉吗!

要知道,世界任何摩天大楼都会招来电视、通信、互联网……任何无线收发的客户来参建、来参与投资、来租赁、来……,经济头脑如广电部者,只懂收广告(含害人的,越害人价越高的)费?

网上看到,央视大楼开工不久造价已经翻番,从原来的50亿上升到100亿以上,“主要原因是抗地震烈度必须从7度升为9度”。网上大概查了一下迪拜塔用钢量说法不一,3.14万吨~3.9万吨,央视大楼用钢量说法不一,12万吨~14万吨,迪拜塔只是咱央视大楼的零头,说明我们为了不获益的愚蠢多付了多少人民血汗钱。

但是14万吨钢的材料总价不过几亿,加制作加人工,怎么也构不成造价畸高、翻番升高的主因,钱应是用在不便明说的地方。

说什么50亿升到100亿 “主要原因是抗地震烈度必须从7度升为9度”,不可信,因为全部结构用钱都不会达到50%的造价,更不要说只是“从7度升为9度”的部分。这里是中国特色,低预算(相对而言,50亿{jd1}不低)立项,蒙上面(含上下其手蒙更上面或人大),然后不断追加,如绑架要挟不能竣工,{zh1}以翻番收摊儿。我排中国政失前四的第四是“权瞎做事”,定级国难。


4、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
要有什么呀?别人有的,不好的,我们不应该跟风;别人没有的,不好的,因为不好、因为不符科学、因为违逆天理、因为损钱不利国、因为……而没有的,我们为什么要有,精神病呀!请反思一下,别人不肯有而塞给中国的东西竟有多少。


中国央视大楼将成为仅次于美国五角大楼的世界第二大办公建筑,{dy}扼腕。


许多问题,不仅美观、适用、经济成问题,它还是抗震严重缺陷的建筑(拟另篇单说,最基础的错误),广电部和广电部专家应该提出,建筑业界部门和业内专家应该提出,国内参加设计的公司(建在北京的工程,摒弃正确,引入洋人和上海)和公司里的专家应该提出,……,而大问题漏出被北京爷们儿(假定xx是男士)定名大裤衩儿,而漏出被坐家啄出硕虫,历史奇观,中国奇观。

这是拙帖“央视大楼倘如迪拜塔  岂非白捡电视天线世界{dy}高度”的后面部分,有未尽之言请欲深入的读者搜索原文看看。


【重复套话
予非建筑师,然年轻时曾业设计,而今功力半存,苟利国家再擎鹰,亲射虎,撼儿郎。

感于时下学思两疏,单练一式简单思维,凭人说,尚能饭否。

多曾自嘲,某是上海有突出贡献不出的人士,从这角度推崇,首推李鼎铭先生、马寅初先生。
马寅初先生的谏言得到历史的评判,小平同志对中国人口膨胀踩了刹车;李鼎铭先生的谏言至今仍在反方向发展。

在下刘长寿,普通人民(报刊用语),1990年起就不辍异议过上海黄浦江市区段建大、高、长桥和后来质疑上海小岛细桥深水港方略,而提出黄浦江上短、矮、小桥(刘长寿氏桥)方案、提出人造条状半岛杵到深水,一劳永逸解决深水港硬件;十六大后曾立即提出“目前中国{zd0}的政失是什么  令不行禁不止。”;认为“以德治国”提法不妥,“ 建议改提  以德立国  以德立党  以德立身”……。廿年谏言,只落得一语“留世存照  静观历史的评判”。静言思之,既定、既只留世存照,何不想到什么就留一些!是为此文。】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退休工程师
                        刘长寿   2010.1.20
xym618 当前离线  
2010-02-23, 11:36 PM   # ()



会员ID:187270
CMH 身上有一圈迷人的光环哦CMH 身上有一圈迷人的光环哦CMH 身上有一圈迷人的光环哦

爱机显秀

CMH 当前离线  





郑重声明:资讯 【每日一囧央视大楼适用经济美观三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