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存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措施正在贯彻落实之中。新形势下机床市场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成为企业关心的首要问题。为此,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在2009年8~9月间对汽车、船舶、发电、航空、铁路、纺织、农机、石油机械、兵器等九个行业开展了调研工作,由于时间和人力的原因,对这些行业的调研也只是集中在与机床需求关联比较密切的领域。调研结果经过归纳整理,现仅将与机床行业结合度较大的四大行业的调研结果给予刊登。其中的分析结论仅供参考。
应用领域发展状况及对机床需求的分析
一、汽车行业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2008年产销增幅同比大幅回落。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业结束了2002~2007六年间产销连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的势头,产销同比增长5.21%和6.70%,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6.81个百分点和15.14个百分点。
2009年产销高速增长,市场巨大潜力得以充分显现。2009年,得益于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各项措施的实施,汽车市场迅速复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局面。1~9月汽车产销961.27万辆和966.27万辆,同比增长32.01%和34.24%,分别超过2008年全年26.76万辆和28.22万辆。从目前趋势看,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将双双超过1300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产销大国。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xx作用将继续得到充分发挥。
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丰硕成果。今年1~9月统计结果显示,由于国家政策支持,1.6L以下乘用车表现出色,累计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市场占有率为历年{zg},对产销高速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小排量乘用车正在成长为产销的主流,表明我国汽车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很大成绩。1~9月统计结果还显示,自主品牌轿车市场销量占有率达29%,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表明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汽车行业“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为2350亿元,“十一五”投资将超过4000亿元,“十一五”到“十三五”投资将达到1.5万亿元。此外,按照《汽车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在3年规划实施期间新增中央投资专项资金100亿元重点支持汽车生产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将拉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1000~2000亿元的相应投入。据不xx调查,目前国内在建和刚建成的项目就将增加年产上百万台发动机和上百万辆整车能力。如北汽福田康明斯发动机、华泰汽车鄂尔多斯基地、北汽福田南方生产基地、沈阳三菱发动机、长春一汽丰田、华晨汽车、广州汽车乘用车项目、五菱、南京汽车以及吉利长沙汽车生产基地都有发动机或整车的新项目。此外,一汽、上汽、东风等国内几家汽车整车企业到2013年产能将比目前扩大65%。长安汽车发动机、柳州五菱柳机动力、上海通用动力总成等国内几家汽车发动机企业到2013年产能将比目前扩大60%。所有这些新上项目都将引发新的机床需求。按照目前的投资计划和投资规模,根据业内人士提供的经验数据,若按平均每年投资1000亿元、设备占比70%,其中机床占比50%计,则汽车工业每年为机床提供约350亿元的市场。
2. 汽车行业对机床的需求
汽车行业机床消费的主体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用于汽车整车生产的四条线,即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线;其二是包括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整车生产四条线中只有冲压线需要机床,且目前国产冲压线已xx可以满足要求。机床消费的重点在第二个层面,即占整车全部装备价值70%左右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有专家推算,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机床的需求比整车厂要大10倍以上。
作为汽车核心的发动机,其加工设备是最重要的汽车装备之一。随着新车型加速进入市场,发动机生产线对柔性化的要求也越强,通常一条发动机生产线要能够满足生产三种机型的要求。而汽车轻量化使发动机缸体、缸盖材料由铸铁向铝合金转变,对机床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要求。
组成发动机的主要零件是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等。加工这些零件的设备大多是高效、高性能、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和专用数控机床。其中缸体、缸盖加工柔性生产线大多由卧式加工中心组成;曲轴加工设备主要是车车拉机床、数控曲轴内铣或外铣床、数控曲轴磨床、曲轴抛光机等设备;凸轮轴加工设备主要是凸轮轴数控车床、凸轮轴磨床等;连杆加工大多为专用设备,如双端面磨床等。
目前进口设备价值在我国汽车发动机生产中占有90%甚至95%的比重,发动机生产线使用的刀具,国产化率超不过10%。国产机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dy}是集成技术欠缺,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集成为柔性制造单元或流水生产线的技术;第二是国产机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特别在汽车这种大批量生产模式下,矛盾显得格外突出;第三是国内企业对用户的服务还停留在售后服务阶段,而汽车行业普遍要求提供整体工艺装备解决方案。这些差距和问题应该引起机床生产企业充分的重视。
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依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机床消费的主体,有关分析认为其比例已经占到机床消费总量的40%。机床工业应紧紧抓住汽车产业今后10年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瞄准当前汽车发展方向,针对国家鼓励和支持小排量汽车、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热点项目,瞄准世界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发展前沿技术,大幅提升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与国内汽车工业共同发展。
二、船舶工业
1.船舶行业发展概况
2008年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大幅下降。2008年我国船舶工业造船完工量28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2%;手持船舶订单204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8.7%。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下降了40.9%,为5818万载重吨。
2009年生产和经营环境仍未明显好转。2009年船舶工业认真贯彻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平稳增长。1~9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7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5%;1~10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438亿元,同比增长31.5%,增幅下降29.7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2057亿元,同比增长19.2%,增幅下降43.9个百分点。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性航运市场需求大幅萎缩,船舶工业的生产和经营环境在整体上仍未明显好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承接船舶订单169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0%。第二,交船难的现象继续蔓延,2009年应完工的船舶中有18%的船舶由于船东的原因延期交货,要求降低合同价格、修改船型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且2010年以后交船的远期订单占30%,不确定xx船风险较高。第三,船价继续下调,供求关系逆转状态下的船舶市场延续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下跌态势,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9月底已经下滑至142点,比2008年8月的190点历史{zg}下跌48点,主要船型价格跌幅普遍超过30%,个别船型甚至超过40%。
船用配套设备、高技术船舶设备、海洋工程设备是发展重点。面对严峻的生产和经营环境,我国船舶工业将按照《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的步伐和力度,重点发展高技术附加值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提升船用设备的配套能力以及船用低速柴油机等产品。其中船用配套设备和船用低速柴油机将成为投资的重点,也是未来几年机床市场在船舶行业中的主要卖点。
船用配套设备是指动力装置、甲板机械、船舶锅炉以及船舶电气设备等。动力装置包括智能型柴油机、节能环保型中低速柴油机、LNG船用双燃料发动机、船舶轴系(减速箱、轴承、中间传动轴)、超大型螺旋桨以及大型高效喷水推进装置等。甲板机械包括舵设备、锚设备、系缆设备以及船舶起重机械等。船用电气设备包括大功率中高压发电机以及供电设备。此外还有船舶锅炉、制冷和空调装置以及船用泵、阀等。
船用配套设备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有关分析人士认为,如果2010年的交船目标能够实现,全球民船的市场容量将达1400亿美元;按照船用设备占船价的50%计算,届时全球船用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700亿美元;按我国造船吨位占全球35%计算,我国船用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45亿美元。而我国船舶工业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发展一直滞后于整船的制造能力,船用配套设备本土化装船率不足50%,2007年我国船舶配套设备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213.8亿元,仅占船舶行业总产值的8.3%。以柴油机为例,2007年我国船用低速柴油机产量为 309 万马力,进口289 万马力,与2011年产量1200万马力的目标还相差很远;中速柴油机产量 930 台,进口470台,缺口分别为48%和34%。船用甲板机械、船用曲轴等柴油机关键零部件缺口约50%,船用舱室设备、船舶通信导航自动化系统等设备缺口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