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摩新国标的目的应是规范而不是扼杀- 杨让宁-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

文/杨让宁

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一般来说,一旦贴上“GB”身份证,即意味着一个行业有了国家标准,自是扬眉吐气要“进入历史新阶段”了,但电动车行业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一丁点高兴来,甚至有人站出来列出了几大罪状,要求暂停实施。

  为何?在别的行业纷纷挤破头希望有个国家标准证明自己的时候,“国标”却遭人反对,这的确是超乎想象的。任何一个国家行业标准,其初衷都在于“规范、扶持、保护”,而这个标准竟然是打击、威胁行业生存。据报道,按这个标准,现有的1.2亿辆电动车80%不合格,绝大多数生产厂家要关门大吉。这不能不令人拍案惊奇——— 这或许是难得一见的威胁行业生存的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委难道一定要将电动车行业逼入绝境?

  近年来,国内多家城市实施禁电动车、禁摩的政策,之所以取得了百姓的认同和支持,是因为电动车给大多数人以横冲直撞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扮演着“马路杀手”的角色。但作为低收入者的代步工具,电动车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正因为电动车本身的这种双重性格,也导致了各地“禁而不止”,不断在“禁、限、管”等之间尝试变换管制手段。

  正因如此,在这个“置电动车于死地”的标准出台后,难免遭遇来自于业界的广泛回击。一个行业标准不能代表行业内大多数企业的声音,遭遇xx就很正常。果真如电动车商家所言是摩托车等“利益集团”挤压的话,将来市场上还能有多少电动车都是未知数。因而顺便提醒一下已风风火火开始探讨驾照、xx等问题的网民,显然,他们忘记了一个最起码的问题——— 据报道,电动摩托车低于40公斤“造不出来”,“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又被划入机动车范畴,事实上基本摧毁了一个行业。那么,除了这1.2亿辆之外,咱的电动车,能有多少?又在哪里?

  所以,这个电动车行业的新标准,颇有些既不替电动车说话,又“截杀”了属于百姓的电动车的意味,还冤枉网友替自己计算考驾照的成本、为管理者如何管好献计献策。其实仔细看,这份新标准还是有些新意的,那就是倒逼出一个真相——— 有电动车厂家本要诉苦,却更像是一种坦白(从宽):低于40公斤的车做不出来!就不能不让人突生一股无名之火,参照现有执行标准“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公斤”,这明白无误地告诉消费者:原来市场上大于40公斤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

  话又说回来,电动车的生存权之争,并不是今日才出现。一旦这个新标准出台,那么,这个行业离末日又有多远?现在是否已经进入了告别电动车的xxx?从电动车连年遭遇“生与死”追问和打压中,可以预料,电动车的生命周期,并不取决于其市场需求和竞争力,而在于城市管理者对其的态度和评价,以及其在交通工具市场中的话语权份额。

  就在这样一个话语格局中,老百姓弱势,电动车也弱势,正造就了近年来电动车事实上的“生死不明”,而现在又要面对即将出台的新标准也直指行业前途命运,电动车命运的选择与被选择又一次摆在前台。这一纸新标准果真实施的话,从现实总拥有量和使用者看,无异于要消灭低收入者在代步工具上的选择权;于整个行业而言,竟然牵涉大多数企业的生死存亡,足见其缺乏民意和调研基础,它一出台就脱离了 “替电动车说话,为老百姓办事”的根本,这个问题,更值得正视。


  • 谁在xx这篇文章
  • 个人名片 妮妮
  • 个人名片 杨让宁
郑重声明:资讯 【电摩新国标的目的应是规范而不是扼杀- 杨让宁-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