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效考评_通化二校苏国瑞_新浪博客

驴效考评

 

 

 

     有一个农夫,经营着一家农场,每年年终岁末,农夫都会对有贡献的驴进行奖赏,表现{zh0}的驴{yt}可以拿到十五个玉米棒子。可随着农场规模的扩大,农夫越来越犯难了。原来十来头驴每头驴的表现情况自己都了如指掌,可现在已有数十头驴在农场劳作,一下子还真难说清楚谁表现好谁表现差,究竟该奖励谁呢?

    农夫带着疑问到村上去询问村长。村长曾经在南方的工厂里打过工,见过点世面,就告诉农夫说:“这么多驴,要想评定哪个好哪个差需要引入驴效评价体系了。”农夫一听马上来了精神,问道:“那究竟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你让这些驴都相互打打分评议一下,然后再根据你的判断,结果自然就出来了。”村长得意地说着。

    农夫听了,如获至宝,马上回到农场把众驴发动了起来相互打分。这也是农场历史上{dy}次相互打分。好多驴都觉得既新鲜又忐忑不安,因为这毕竟关系着自己下一年的口粮啊。负责拉车的十几头驴中有两头是从外农场跳槽过来的,有过打分的经验,于是悄悄地互相通气,大家彼此都打分高一些,多说好话;负责犁地的十几头驴活是没少干,很辛苦,但好像脾气都不大好,经常尥蹶子,有一次一头犁地最多的五岁驴还把农夫踢了一下;负责拉磨的几头驴平时默默无闻,和其他驴来往很少,说不上好,也很难找到毛病,其他驴只能凭印象给他们打了分;农夫的坐骑“果老驴”任务很单一,就是载着老板出行,但由于直接服务老板的原因,平时众驴就很敬畏他。

    经过统计,打分的结果终于出来了,“果老驴”分数{zg},从外农场跳槽过来的两头拉车驴次之,再次是众拉磨驴,排在后面的是众犁地驴。农夫当即宣布了奖罚决定:排在前面的“果老驴”、“跳槽驴”每天的玉米棒子增加到了15-5个,排在{zh1}面的几头犁地驴每天减了数量不等的玉米棒子,五岁驴更是被减了5个玉米棒子!排在中间的玉米棒子数不增不减。听到这样的结果,五岁驴等犁地的驴不干了,找到农夫理论:“为什么我们干的活最多,一年犁地风里来雨里去的,可结果却是这样?”农夫回答道:“我也知道你们辛苦,但这个结果是大家评出来的,我也不好轻易改啊,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只能尊重大家的意见。”听了这话,众犁地驴怒火中烧,尥着蹶子,踢开了围栏,离开了农场。

    “果老驴”得到了奖赏非常高兴,载着农夫更加趾高气扬了;“跳槽驴”等拉车驴窃窃私语,暗地里高兴;拉磨驴倒还平静,毕竟玉米棒子没增没减。但这种平静没几天就被农夫打破了。由于绝大多数的犁地驴都逃离了农场,没办法,农夫只好把得分高的“跳槽驴”等部分拉车驴调整为犁地,这些新调整为拉车的驴虽然不愿意,但农夫下了命令,也只好如此了。

    事情似乎得到了解决,再也没有驴尥蹶子了,也没有了窃窃私语,拉磨驴一如以前迈着缓慢的步伐,默默地拉着磨。但没过多久,农夫就发现地犁得大不如以前了,垅深深浅浅,不少杂草漫过了庄家。

农夫陷入了沉思,难道村长介绍的互相评价的办法错了吗?……

 

 

    管理启示:绩效管理是很多公司最常用的管理手段,科学的绩效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如果理解不全面做不到位,却会适得其反。有相当多的企业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甚至有的企业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到年底打打分。实际上,绩效考核不能等同于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的过程。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往复循环、逐步提升的P(绩效目标确定)D(落实达成绩效目标的各项措施)C(执行过程检核)A(绩效结果应用)循环。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既要考核被考评人已经做出了哪些业绩,还要考核未来能够做出哪些业绩(能力和潜力);既要考核{zh1}的结果,还要考核达成结果的过程,是对被考评人xxx的评价。

    管理的真谛不在于做了什么,而在于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把简单的事情做好。

郑重声明:资讯 【驴效考评_通化二校苏国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