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样一把声音吗?沙哑而又沧桑,似乎与优美扯不上边,你无法用天籁之音去形容,但就这样一把声音,沾之若蚀,仿佛能洞穿灵魂一样,在你心底徘徊,依旋,久久无法消散。
这是一种能腐蚀灵魂的力量,就像一张砂纸一样,把心底的悲伤抹去,看似很狂野,其实是温柔的{jz},就这样轻轻地,轻轻地为你疗伤。所以失恋亦或者受伤的人都喜欢听他的歌,那是一种力量,你可以把他当做以毒攻毒,那是一种惺惺相惜的安慰,用一种最恰当,你也不会拒绝的方式,与你交流,给你力量。
用小雨的话来表述,这是一种最坚强的温柔,很恰当的表达了当今社会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我们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善于伪装的动物,但谁喜欢伪装呢?即使是变色龙,伪装也只是保护它自己的一种方式。我们一方面想要做回自己,一方面又割舍不下现状,于是分裂成了这个世界最依恋的孤独。
或许这就是灵魂之音,有一个了不得的人说过,音乐可以治病,如果你要问,音乐诞生有多久了,那么我想,应该从这个世界诞生的那一刻就有吧。无论怎样,一定要比人类的历史要长得太多。人类{jd1}不是所有生物中最懂音乐的一个,也{jd1}不是最不懂的一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还是很好的从大自然中继承了这项天赋。
我们一定离不开声音,所以我们注定离不开音乐,因为音乐是声音的精华,当然这里不包括音乐中的糟粕。如果真有灵魂,那么能于灵魂交流的就一定会是音乐,古代人们这么重视巫师这个职业,而巫师工作中一定离不开那古老的旋律。不同的物种之间之所以能交流,那是因为声音是没有界限的。音乐本来就起始于一种情绪,结束于另一种情绪,那在荒无人烟的山上呐喊的人啊,会有一个姑娘听见的。
说了这么多,有很多都是废话,但只要你听过他的歌,你一定已经猜到我说的是谁了吧?对,他就是阿杜,杜成义,从他的声音被发现到现在,已经抚慰了千千万万颗受伤的灵魂了。我很看不起一些人,他们的歌之所以会红,不是因为他唱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曲和词本来就是{jp},如果换了一个人也可以把这首歌唱红的。而阿杜的声音却是无法替代的,因为别人唱不出他的味道,这就是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差异。
陈楚生说音乐是靠“品”出来的,我很赞成他的话。我很欣赏曾轶可,那是因为她试着在理解音乐,很多人总喜欢用音准和种种条条框框去定义音乐,殊不知音乐的真谛是高于旋律的,试问一下,谁能把大自然的音律谱写下来?即使能,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概念。
阿杜就是一个喜欢“品”音乐的人,想想也是,一个不是真心唱的歌,又怎么可能感动人?阿杜回来了,阔别三年后,阿杜终于带着他的新专辑回来了,《没什么好怕》,是啊,在音乐这条道路上他已经找到了方向,没有什么好怕的,他只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就可以了。
当很多人把目光集中在专辑的销售量的时候,音乐的真正意义却被人们忘了。网上有这样标题的一篇新闻《阿杜<没什么好怕>走王杰曾走过的路》,它认为像阿杜这种曾经过于大红大紫的xx,已经无法超越自己了,他被永远活在了歌迷的心中,而这个结论得来的标准竟然是唱片的销量。如今人们一提起阿杜,就会想起他的《天黑》和《他一定很爱你》而不是他很多很好听的新歌,难道这就能说明问题吗?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看到了阿杜的成长的,这么多年来,阿杜并不是原地踏步的。《听见牛在哭》,新专辑的主打歌,同样的声音,却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这首歌的域更宽了,三年后的阿杜终于走出了两个人狭窄的情感,站在了一个更为深刻的人性的角度。当然这离不开这首歌本身就是一个{jp},但是我们知道越是小的情感越是容易表达,小的时候老师一定教过我们写作文切入点一定要小,也正是因为这层道理。
是啊,我们都是生命的俘虏,我们都是被命运摆弄的一只牛,情感像一首歌,在梦里反复,我们依然找不到回家的路。这已经单单不是好听、感人这些名词可以概括,而是一种震撼,一种更深层次的共鸣。
阿杜,你真的《听见牛在哭》了吗?或许你唱的就是自己吧,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包工头到万人瞩目的大明星,你依然被命运摆弄着,依然不得不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里沉浮。
诶!或许我们都是牛吧,在半夜里想回家的路。
翰轩雨羽 2010.02.23
(不能听歌的朋友,按一下“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