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对峙,谁更纠结?
《国际商报》
国际商报记者 孙楠 陈炜
“马岛”这个是非之地,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中的纠结:英国称之为福克兰群岛,而从地理意义上讲,国际社会则跟着阿根廷一起称其为马尔维纳斯群岛。
在这里,1982年4月至5月间,英国和阿根廷爆发了一场历时74天的战争。英国出动了110艘军舰和2.8万名士兵,漂洋过海远征并最终获得了胜利。28年后,这个南大西洋群岛再次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中。
全球经济危机“副产品”
面积仅相当于1/3个海南岛的马岛为何值得两个现代国家如此兴师动众?“黑色黄金”石油是肇因,全球经济危机则是幕后推手。
据说马岛海域蕴藏有多达600亿桶的石油。大油田有大财富,在国际油价如中国房价般暴涨的当下,这个油水如此富足的地区注定会再起事端。
特别是仍然阴霾未散的经济危机,让英国和阿根廷的日子都不好过。近来,马岛附近至少有7个油井被英国公司盯住了,其中不乏冀望放长线钓大鱼的石油巨鳄,他们称年底前就要来勘探掘“金”。而阿根廷目下债台高筑,单是今年到期的国际债务便高达130亿美元,更不用说其预算赤字亦不下30亿美元。大油田若能到手,无异得中亿万xxx。
箭在弦上。16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亲自宣布紧急禁令:任何未经许可的商船不得靠近马岛、南乔治岛及桑威奇岛。马岛海路也被严阵以待的阿根廷海军封锁包围。而英国不止有飞机大炮做武装,17日,连“约克号”导弹驱逐舰、巡逻船“克莱德号”都临危受命,一路南下驶到了马岛“壮军威”。另有4艘舰艇和一个步兵连正在“南下”的途中。胶着之下,阿根廷外长打算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那里去讨公道,抗议英国不顾联合国要求阿英双方就马岛主权重启对话的决议案,执意推进钻油计划。但英方也言之凿凿,不是自1982年后,马岛就划出了个200海里的“经济特区”么?拦截钻油台就是违反国际法。
“对峙”可能超过“战争”
战争会否打响?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看来,阿根廷和英国“对峙”的可能性远胜于“冲突”和“战争”。
白明说,情况已今非昔比。“28年前,拥有西方国家强大外援的英国在实力上远超阿根廷。而在今天,备受金融危机创伤的英国虽然仍然在经济与军事实力方面高出一筹,但明显被削弱了力量。”也就是说,虽然阿根廷也是被金融危机血洗的对象之一,却并不像英国般全面受袭。
无独有偶。“出于国内政局的考虑,实力仍占下风的阿根廷并不希望发动战争。部署步兵连和战斗机,阿根廷示威的本意是在探英国的底牌。”白明进一步解释说,因此,双方“对峙”的可能性将远超“战争”。占有地利优势的阿根廷将在“对峙”和小规模“冲突”中得分。“毕竟,绕到大西洋另一端的英国将付出更多的军事和经济成本。”
国际媒体的评论似乎也有相同的判断。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论说,不要对当年的马岛战争迷恋不已,那是一场血腥的冲突。两国都可以在油田的开发中受益,阿根廷是理想的油气储备及运输基地。英国前驻阿根廷大使约翰·休斯也发表文章说,这场争端已经影响了两国开展正常的合作,在南太平洋地区,合作与共建信心是符合两国利益的事情。
同时,英国媒体认为,英方虽向阿根廷摆出强硬姿态,但其象征意义多于实际。英军近期刚准备由伊拉克战场撤退,又要顾及阿富汗战场,很难再添战线。
加拿大《星岛日报》的社论《英国阿根廷再擦“火花”隐忧仍存》说,英阿两国会否重新擦出“火花”,现在言之尚早。不过,由于阿根廷一直申张其马岛主权,而英政府充耳不闻,今后局势发展隐忧仍存。
贸易投资或短期遇阻
英阿对峙,会给国际经济带来何种影响?白明表示:“短期内,区域经济必然会遭受创伤,它甚至会脉冲至油价、黄金价格,全球其他经济体也可能遭受波及。”
在工业化道路上长袖善舞的阿根廷正处在求“财”若渴的时节,引资、外贸是必不可少的经济环节。此番列阵出兵,虽然无奈之下显了国威,阿根廷却有可能付出贸易与投资双双受损的代价。
然而,阿根廷并非人们想象般孤立无援,白明说,局势不稳有可能使投资者选择“观望”,但阿根廷近几年已经开始加强同中国等新兴国有和其他非欧美国家的贸易联系,减少了对英国等的贸易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峙”成本。
在另一方面,英国后院——欧盟也不是人们预想般“同仇敌忾”。白明告诉记者,西班牙就同阿根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并不站在英国一头。
把矛盾焦点转移至大西洋南端的英国本土经济则可能避免如阿根廷一样遭遇正面冲击。“然而,英国本身就存在明显的财政问题,经济局势并不稳定。”白明解释说,欧元、英镑汇率肯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负面影响将在欧洲发酵。
白明强调:此次危机“局部不短暂,短暂不局部”。他解释说,这种局部不稳定的负面影响只发生在短期,并不长久;不过局部不稳定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很有可能扩散至更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