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山_蒿占魁_新浪博客

    看山就要读山,读山,要多角度,要变换着距离,那心目中有着固定形象的山,就会被你读得活起来,一会这样的姿势,会儿那样的姿势,不断的变化着。2010年2月23日之行,我一直注意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山峰东面那个亭子,亭子名儿是什么,忘记了,可以暂称其为听风亭。

 

    远看,火车头似的石崖上,顶着两顶帽子,崖东一片硕大的仙人掌一样的石头横出,再往东便是一只虎,支楞着耳朵专注的看着前面的两只青蛙戏闹,而两只青蛙呢,一只面东,坐在地上,仰头,显得安然自在,另一只面西正在向对面的同伴言谈着什么,或许是在谈恋爱,也或许在说家里的柴米油盐。


读山    再近些,亭子的线条清晰起来,四角挑檐,蝙蝠一样向四周挑起,俏俏的,顶上像插了一支蜡,蜡身暗红色,依稀可见蜡头的忽闪着的灯火苗。 看得出两个亭是建立在一个平台之上,平台边上的栏杆隐约着,一根一根大概看得见的有16根。这个平台下面是岩石,平台是规则的,而岩是随心所欲的,有的地方搁在岩石上,有的地方闪出岩石一两米不等。而那块仙人掌愈加清晰了,从石崖缝里挤出来,上面还有新芽要往出努。


     再再近些,轮廓更清,更显得雄伟,惊险,你能看得清亭子下面的岩石裂着黑森森的缝,岩石像随都要滚下来似的,峭峭的,多似玩皮的孩子把一堆不相干的石头堆到一起,玩过家家,垒城堡,砌大本营;你能看得清原先看不清的平台下面有一半多是人工填补上的;你能看得清这山岩的体毛,扎扎沙沙的……

    当来到这堆岩石下面,便生寒意,浑身发毛,心里得默念“阿弥陀佛”了,因为抬头便是楞楞峭峭,像放牛小子,随手把石头搁在那儿似的,一只麻雀扑楞楞一飞都有可能忽啦啦塌成一面坡,人最要紧的是不是命,要是的话,那就害怕,就得念“阿弥坨佛”。

    贴近,再贴近,你再看,那顶帽子不见了,只有两个帽檐了,两支蜡烛出只露个头了。亭子变面一艘船了,站中水里往上看,那平台是船底,上面的檐是船顶,护栏是船邦,船下面是一波又一波的水浪。

     这个景,那片硕大的仙人掌,突然成了一只企鹅,立在那里望着远处的天空,而企鹅身后又多出一只小狮子来,卧在那里,目不转睛的看着企鹅的美丽的身姿,有企图了,xx面看得出。笔者就读到这里,以下部分景,留着读者来读,也算是作业吧。
   

   

    景一


读山  景二
景三

景四

景五

景六

景七

景八

景九

景十

景十一

景十二

景十三

景十四

景十五

读山  景十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读山_蒿占魁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