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丹第五胎息第六符火第七_清净自然_百度空间
   养丹第五
  缚虎归真穴,牵龙斩益丹。
  虎即气,龙即神,真穴大约在两乳之间。缚虎归真穴。即上阳子陈致虚所云;“女子修仙,必先积气於****也。”气有先天后天之分,炼后天气,即用调息凝神之法,采先天气,俟身中有生气发动时下手。
  牵龙者,不过凝神以合於气而已。神气合一。魂魄相拘,则丹结矣。张虚靖天师云:“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赤子结灵胎”此即牵龙渐益丹之
  意,此处所谓龙与斩龙之龙字不同。
  性须溦似水,心欲静如山。
  张三丰真人云:“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内也。心未清时,眼勿乱闭,先要自劝自勉。劝得回来,消凉恬淡,始行收入气穴。乃曰凝神,然后如坐高山而视众山众水,如燃天灯而照九幽九昧,所谓凝神於虚者此也。调息不难,心神一静,随息自然,我只守其自然而已。
  调息收金鼎。xx守玉关。
  张三丰真人云:“大凡打坐。须要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接于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眷双关,而上游淤泥丸,旋复降下绛宫,而下入於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至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又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处,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得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真息一动,玄关即不远矣,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
  广地子云:“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元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而形未尝衰。”
  按调息之法,三丰最详,xx之论, 广成最精,故引以为注。本诗上句言武火,故曰金鼎。下句言文火,故曰玉关。
  日能增黍米,鹤发复朱颜。
  金丹四百字云:“混沌包虚空,虚空括三界;及寻其根源,一粒如黍大。”又云:“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此即日能增黍米之意。质而言之,不过渐采渐炼,渐凝渐结而已,非有黍米之象可寻也。
  参同契云:“金砂入五内,雾散若风雨,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发白皆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女,改形免世厄,号之曰真人。”即此诗末句之意。
  或谓头有白发,面似婴儿,是为鹤发复朱颜,此言差矣,修炼家若行先天工夫,虽白发亦必变成黑发,苟发白不变,仅面容红润,此乃后天之功。或行采补之术耳,神仙不如是也,
  世俗所谓仙人鹤发童颜,乃门外语。
  股息第六
  要得丹成速,先将幻境除。
  幻境,即世间一切因人之环境。窘迫万状,牵缠不休,至死未由自拔,待到来生,仍复如此,或尚不及今生。故修道者,必须设法断绝尘缘,然后方收xx。世有学道数十年,毫无进步者,皆未脱俗累之故。
  今按前解虽是,然非幻境本义,因对初学说法,故浅言之耳,其实所谓幻境者,乃身中阴魔乘机窃发之种种景象,或动人爱恋,或使人恐怖,或起嗔恨,或感悲伤,或令人误认为神通,或引人错走入邪路,甚至神识昏迷,自残肢体,偶有见闻。妄称遇圣,凡此等类,皆是幻境,必宜扫除,不经法眼,终困辨别,所以学者要从师也。世有学道数十年,毫无魔障者,皆未曾实行之故。
  心心守灵药,息息返乾初。
  灵药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息,心心守灵药者,心依於息也。乾初即是真空,真空即是道心,息息返乾初者,息依於心也。
  初学修炼,虽能心息相依。然为时不久,又复分离,至於胎息时,则心心息息长相依也,乾初者,指韩卦未画之初,非谓乾之初爻。明通篇之:“观乾未画是何形,一画绕成万象生。”
  然则乾初者。岂非太极阴阳未判之象乎?  
  炁复通三岛,神忘合太虚。
  三岛者,比喻人身上中下三丹田。老子曰:“归根归静,静曰复命。”即炁复之义。人身本自太虚中来,一落色相。则有障碍。而不能与太虚相合,惟有道者,能忘一切色相,色相既除,则与太虚相合矣。
  天隐子者,道家之流也。其言日:“人之修真,不能顿悟,必须渐而行之。一日斋戒。澡身虚心。二曰安处,深居静室。三曰存想,收心复性。四日坐忘,遗形忘我。五曰神解,万法通神”全篇约千余言。未能毕录。此其纲领也。又司马子微坐忘论亦可读,此工夫甚难。非朝夕可至,然有志者事竟成,惟视人之毅力如何耳。
  若来与若去,无处不真如。
  真如者,佛家之名词。佛典云:“如来藏含有二义:一为生灭门,一为真如门,心无生灭,即真如矣。若背真如,即生灭矣。”又云:“真谓真实非虚妄。如谓如常无变易。”
  符火第七
  胎息绵绵处,须分动静机。
  阴符阳火,气机动静,前数段工夫已有之。不必定在胎息后也。但未到结丹地步。其气之动。常有上冲乳头之时。(男子则下冲於生殖器)既结丹,则两乳已紧缩如童女,身内虽有动机,不能再向外发,祗内动而已。动亦有时,或数日一动,或一日数动,视其用功之勤惰以为衡。凡未动之先,及既动之后,皆静也。
  阳光当益进,阴魄要防飞。
  动者属阳,静者属阴,阳气发动时,则元神亦随之而动。气到人身某处,神亦同到某处,阳气发动曰进,而暗中以神助之,愈进愈旺。故曰益进.
  阳极则阴生,动极必归静,人之魂属阳,主上升,魄属阴,主下降。当升之时不可降,当降之时不可升。阴魄要防飞者,意谓气若有静定之态,则神必助之静定,以防其飞躁不宁。潭里珠含景,山头月吐辉。
  潭在下,喻血海子宫之部位。山在上,喻膻中两乳之部位。珠之光隐而敛,月之光耀而明,曰潭里,曰含景,言其静而深藏之象。曰山头,曰吐辉,言其动而显出之机。
  六时休少纵.灌溉药苗肥。
  六时者。非谓昼之六时,亦非夜之六时,乃人身虚拟默运之六时。古人又有名为六候者,切不可拘泥天时。免致活法变成死法,若问人身六时何似?仍不外乎神气动静阴阳升降之消气而已。
  休少纵者,即谓念不可起,意不可散,一线到底,匆使中间断续不贯,俟此一段工夫行毕,方可自由动作。


郑重声明:资讯 【养丹第五胎息第六符火第七_清净自然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