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汤的故事- 青衣江中水- 青衣江中水- 和讯博客
羊肉汤的故事 [原创 2010-02-24 08:08:43]   

春节回到老家,最想吃的就是羊肉汤。

老家的羊肉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并不很清楚,只记得某次回家探亲时,经老同学大力推荐初尝之后,就特别喜欢。事实上,老家的羊肉汤到底是怎么出名并流行至今的,可能当地人也无法说清,但有一种说法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小母牛组织中国项目向中国一些地区(其中包括我的老家)无偿提供了一批奶山羊,以使当地的农民通过饲养奶山羊既可以改善营养摄入结构,同时也能增加贫困农户家庭收入。

老家素来以养猪为主,牛基本是役用,也就是说,水牛用来耕田,黄牛用来拉车。那个时候很少有牛肉吃,通常是牛因为年迈而不能继续劳作才会被宰杀。在我的记忆中,牛肉很老很难咬,要炖很长时间才能吃,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知道,牛是要分类的。那个时候,在我生活的城市中,只有一个奶牛场,大概养了不到十头奶牛。我们从小喝的牛奶从来没有消过毒,一般是刚挤完奶马上就卖了,因祸得福,我从前喝的牛奶{jd1}不掺水。羊除了在电影里和画片上见过,从没有见过真的羊。

国际小母牛组织赠送的奶山羊很是红火了一阵,市里为此还专门配套兴建了奶山羊奶加工厂,生产鲜奶、奶粉和酸奶。也许是因为口味和生活习惯的问题,大家始终不能接受奶山羊的奶及其奶制品。

不习惯喝羊奶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连牛奶都还不太习惯,更何况羊奶。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户的饲养数量始终不可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就根本谈不上,加上不善于养羊,很多农户的热情逐渐减退,有些农户甚至希望终止饲养,将所赠之羊退回。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当地政府与国际小母牛组织共同合作推广的项目。

不知道是真的羊有病还是有人就想尝这国外山羊的味道,有人将所养的奶山羊杀了并做成了羊肉汤款待客人。由此,大家知道了这外国人送的奶山羊不仅可以挤奶,而且肉也很好吃。吃这羊肉汤可比等着挤羊奶痛快多了,渐渐地,想吃的人越来越多,杀羊的理由也越来越多,奶山羊的数量却越来越少,以至于国际小母牛组织前去考察的时候,当地政府不得不将数家的奶山羊集中到某一农户家,以应付国际小母牛组织的项目负责人,为此还闹过不少笑话。最终,这些奶山羊全部都成了羊肉汤。

奶山羊加工厂关闭了,但老家的羊肉汤却成了当地的很有特色的品牌。一到冬天,满大街的羊肉汤餐馆,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羊肉汤特有的香味。

由羊肉汤使我想起了从国外引进大口胭脂鱼和六须鲶鱼的事。

数年前,为了改变中国四大家鱼当家的局面,有关部门从美国引进了大口胭脂鱼和六须鲶鱼。这两种鱼是当时国外养殖数量比较多的淡水鱼,生长期适宜,口感好,爽滑细腻,经济价值也很高。

从美国引进的鱼卵放在某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孵化后经驯化,生长良好,品种优势非常突出,xx可以作为替代中国传统家鱼的新品种推广。

因为是国外引进的新品种,xx的人肯定少不了。为了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该水产研究所将这些可怜且珍贵的外国种鱼当作礼物,送进了某些人的嘴,这些进口品种非常自然的成了中国式潜规则的牺牲品。那段时间,凡是到该地考察和视察的权贵都会品尝这所谓的{dywe}的美味佳肴,然后抹抹嘴赞不绝口。

三年后,当美国专家再次来到中国,并且满以为这些鱼经过三年的驯化已经形成种群规模可以大范围推广时才发现,那些种鱼全部成了该研究所招待各路神仙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被“尝鲜”而尝绝种了。尽管失望之至,但老美还是以友情为重,再次提供一批鱼苗,不过,这次老美可是千叮咛,万嘱咐,希望各方圣贤嘴下留情,千万别再把这批鱼苗也全给吃了。就因为此,使得该引进项目延迟了三年在国内大范围推广。

中国人的嘴大且馋,什么都敢吃且乐此不疲,吃后还能用花样繁多的所谓美食文化理论为自己开脱。我们经常嘲笑外国人食物单调和无味,可照这样的吃法,应该引进什么东西才可能幸免呢?

郑重声明:资讯 【羊肉汤的故事- 青衣江中水- 青衣江中水-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