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的社会成本谁来付- 颜光明-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 ...

现在的汽车是越造越安全,性能是越来越先进,甚至有的车已提出驾车零死亡的概念,达到开车高度智能化和娱乐化的地步,早已超出了代步的范畴。于是,出现了更加令人不安的趋势,大量的“利己不利人”车型开始当作时尚和高性能被推出,犹如穿着“盔甲”在开车,比如SUV就是一例,威猛有余,却友善不足。即使同类(轿车或小型车)见了也怕三分,何况是行人?这就为某些斗狠摆阔,富二代和二奶们有持无恐地把汽车当作玩具提供了像玩“游戏机”那样的刺激,同时也为汽车阶层的划分贴上了另一种标签。

交通肇事的社会成本谁来付

撰文/颜光明

 

 

       随着孙伟铭交通肇事案的尘埃落定,人们已经意识到车祸不仅猛如虎,还会被判重刑。这就像坐飞机必须把手机关掉的道理一样,必须以重罚才能提醒。尽管孙伟铭免于死罪,但也足以得到了严惩,创下了此类案件受罚的{zg}纪录,被载入史册。对此,新华社报道称,“{zg}人民法院正在制定有关司法解释,对醉酒驾车犯罪的法律适用予以统一。”这就是说,今后交通肇事严重者将以犯罪论处。

       交通事故频发和恶性事故的增多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是进入汽车社会所必须付出的成本,也是面临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问题是,这样的提醒早在官方宣布中国进入汽车社会时,国内外的交通专家就已经在告诫汽车及相关部门,“中国将进入交通事故的爆发期”,即与汽车消费迎来爆发相对应,提醒早做准备和预防。从官方公布的交通死亡数据来看,每年以近10万人死于车轮下的代价换取“汽车化”不免过于沉重。外国专家称,在欧洲,遏制交通事故,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增强交通意识,花了近40年的时间。

       “如果大家都遵守交通法规肇事几率就会大大降低或避免。”这似乎是中外专家对改善或解决交通事故发生达成的一致看法,包括交通参与者在内。大家知道,在汽车发达国家,“交通安全意识”进入学校,而且是从“娃娃”抓起。相对于今日刚开始汽车普及的中国,这样的教育意识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倒是不少外国车企在当作社会公益做这件事,毕竟蜻蜓点水,不足以达到普教的作用。大量的交通事故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多数是人为所致,有些xx是可以避免的。如醉驾、飙车、随意变道、抢道等。这已不是交通安全意识问题,而是无视生命和秩序的道德素质的底线问题。

在一次交通安全研讨会上,一位外国专家播放了一段录像后说,交通参与者的“遵纪守法”意识很重要,从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绿灯行,红灯停等最基本的常识中可以看出,中外之间的差别就是“意识和行为”。归结起来,还是个“国民素质”问题。俗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在德国,电视台辟有交通安全节目,日常播放的短片长达一千多集,就像上海人熟悉的“滑稽王小毛的故事”,还在继续编写和拍摄下去。德国人说,交通文明也是一种素质反映,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事实上,谁都清楚“车祸猛如虎”,“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惜生命”,但还是有不少人漠视或不以为然,尚未意识到以汽车为轴心的社会,谁也远离不了交通文明这个关系到人人生命安全的命题。

曾几何时,当“汽车元年”到来时的兴奋,看到汽车在拉动GDP增长时的刺激,车企“老板们”豪气如牛时的胆识,以及百姓在为私家车追逐时的狂热,谁又会想到今日汽车成了“马路杀手”,竟泛滥成灾?被戴上“死因增长最快”、“车祸死亡率全球{dy}”的帽子。尤其因“车祸”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更是令人不安。这种“出门不安全感”的交通问题,犹如谈癌色变,甚至呆在小区里也会大祸临头(今年95750分,浦东新区临沂五村内一辆轿车失控冲出100连撞13位居民,造成112伤。经查,肇事司机是一名“本本族”,因操作不当引发悲剧。)走在斑马线上也会被撞飞没商量,就连还在娘肚子里孩子亦难以幸免。这些血淋淋的新闻近来充斥媒体和视频,看了让人揪心而恐惧,人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汽车化”的代价,必须付出的社会成本?

现在的汽车是越造越安全,性能是越来越先进,甚至有的车已提出驾车零死亡的概念,达到开车高度智能化和娱乐化的地步,早已超出了代步的范畴。于是,出现了更加令人不安的趋势,大量的“利己不利人”车型开始当作时尚和高性能被推出,犹如穿着“盔甲”在开车,比如SUV就是一例,威猛有余,却友善不足。即使同类(轿车或小型车)见了也怕三分,何况是行人?这就为某些斗狠摆阔,富二代和二奶们有持无恐地把汽车当作玩具提供了像玩“游戏机”那样的刺激,同时也为汽车阶层的划分贴上了另一种标签。问题是社会的不平衡因汽车高速增长带来的显形化已无法忽视,不能再麻木了。而众多车祸的背后难道仅仅是车之罪?如果从这样的视角去思考,车祸的根源也就不难找到,根治的办法也就自然会有。

2009912

 

郑重声明:资讯 【交通肇事的社会成本谁来付- 颜光明- 职业日志- 价值中国网:网络就是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