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印刷用纸_古籍印刷_新浪博客


    中国对于人类文明史所做的贡献,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四大发明”,其中有两样都与书籍有关,即造纸术和印刷术。早在东汉,蔡伦发明和健全了造纸术,使得文化知识的普及传播具备了物质上的基础,到了唐代,中国的另一项重大发明——印刷术产生了,只有到这时才使得文化知识化身千忆。 
从宋xx始,迄元明清,中国对书籍的研究,主要是对内容,既使是从版本,目录角度上来探讨,仍然是着眼内容的异同,而对于知识的载体——纸张的研究,是到了近现代才有过初步的探讨,而纯粹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研究纸张,则是当代研究纸的专家潘吉星先生,潘先生是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对纸张进行化学分析,搞清楚了多种纸的纸性和成分。 
中国古籍专家钱存训先生所著《书于竹帛》对中国宋前的古纸进行了研究,但对于宋至民国的印刷用纸未曾涉及。 
自宋至民国的古籍,是中国现存古籍的主体,后代的文献家、藏书家都对印刷用纸进行了简单探讨。尤其古书经营者,因纸张不同而售价相异,故在师徒相传中也留下一些残书纸样,来作为参考和徒第鉴定纸张之用。这些纸样书影今日偶尔也能遇到,由于数量极少,成为了难得一见之物。 
近年,古籍市场藏家激增,尤其大量的初学者极需各种古籍鉴定方面的工具书,应市场之需,近年涌现出多种古籍书目、书影以及介绍古籍常识的工具书,但惟独没有专讲古籍用纸的著作,究其原因,一者是这方面的资料极少,而历代藏家和售书家又口口相传,很少对外公布;二者是因为纸张鉴定必须以实物鉴定方有切实感受,而以照片观摩和文字描述,均属雾里看花,因为照片很难表现出纸张的质感和相互之间的细微差别。再者,以实物出书成本极高,一般读者难以承受,日本书界在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分别出过古纸谱,其售价极昂,一册纸样折合人名币十余万元。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多年来收集了大量残书残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尽量凑齐各种纸样,查询各种资料对所收集的纸样进行科学的定性分类。同时,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书界老前辈,请他们来鉴定所分纸样的准确性。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古籍印刷用纸_古籍印刷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