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于深蓝_长裙雨孩_新浪博客

[收到北少社的稿费,感谢~~~~今天按时起床上班,上午读文写稿,下午提前一小时下班,和朋友还有弟弟去外婆的山上挖冬笋,呵呵,满载而归的感觉真好~~~~晚上,舅舅来了,还有两个表哥表嫂和两家的宝贝。我很喜欢两个表哥家的这两个宝贝,大的未满十岁,三字经全背,史记、三国演义等史书早已通读,晕,比我博学多了。小的六岁,聪明伶俐,理解反应能力超强,呵呵,做他的老师一定很幸福~~~~贴上《深蓝》的读后感。]

 

缘于深蓝

                    ——读《深蓝》有感

 

  天空深蓝,抬头望,人的心灵就成了辽阔的海洋;大地深蓝,低头看,那里应该铺满了蓝玫瑰的芬芳。你见过多少深蓝的色彩?深蓝色的水晶,深蓝色的碎花布,深蓝色的墨水,深蓝色的公交车……深蓝——神秘,又不张扬,正如当初那个默默为可欣的学习做着努力的人一样。“他”应该就是他吧!他穿过一周深蓝色的运动服,他给可欣写信,深黑色的笔迹就干净地落在蓝条纹的信纸上。

  精美流畅的语言,是最初吸引我亲近《深蓝》的原动力。是的,人做任何事,可以暂时没有原因,但一定需要潜在的原动力。二月的尾巴,这个有些清冷的早晨,我品读着它,跟着主人公“可欣”情窦初开的第六感走,抛开天气带来的阴郁,在舒缓中期待,在期待中倍感舒缓。

  “我欣喜若狂地把它抓在手,哼着歌曲打开房门……并不急着拆信,只是在心里兴奋又好奇地猜测:这回,将是什么内容呢……在书桌前坐稳,才慢悠悠地剪开信封,掏出信纸……”

  就像此处描写到可欣取出信箱里的信,但并不急于撕开读的感觉一样,我享受在作者精心营造的这种氛围里。一路走,心喜,但不心急。我喜欢《深蓝》,xx确定。

  我赞赏作者给可欣安排的精神色彩,尽管她的眼眶也在故事的{zh1}时刻模糊过,但她并不像我们读过的许多故事里的主人公{zh1}在与曾经的他相遇后非要来一场阴郁的哀伤,或是难奈的悲愤那样。是的,可欣是可以从容地面对再次见到的深蓝的。尽管深蓝的他依然穿着深蓝色的运动服,依然拥有大男孩般可人的笑容,但深蓝只是那时的深蓝,而可欣,也已拥有了如今属于她生命意义里的深蓝。

    现在,让我们设想,如若可欣的中学时代没有深蓝的“信题”陪伴,将会如何呢?

  “家中的黄昏,总是这么黑洞洞冷冰冰。我打开客厅的日光灯,心中有很塌实的感觉,似乎有个忠实的朋友在陪伴我。”

  在这里,我读到了暗藏在可欣内心的孤单。她的生活里有谁呢——因为长年两地分居而离异的父母、帮她做饭的邻家阿婆、适合当女巫师的漂亮爱玩的小鱼?他们出现在可欣的生活里,但她们无法滋养她的内心,无法帮助她的学习。是“深蓝”周而复始地默默帮助让可欣从一个原本普通班里的中等生一跃成了年级{dy},是深蓝xx的目光让可欣一次次骑着单车优美又“偷慌”地经过校园门口的公交车站牌。在那个时候,那抹深蓝的色彩自然成了别人不可替代的。

  读着此文,总忍不住想要感谢作者,那是因为我坚信,任何一个作家,不管他(她)是写童话还是写小说,不管他是否愿意,在选择主题、选择人物性格和叙述角度时,都不可避免要显露出自己的性情。多么美好的作者呀,她安排深蓝xx可欣的方式简单又神秘,它吸引着你读下去。一部成功的小说,首先要有让人有读下去的兴趣。可欣收到来自深蓝的信,那里面不是绵长的情书,也不是虚空的情诗,深蓝对可欣的xx就好像刚刚露红的苹果,香甜又踏实。可其实,本文的作者才是最初递出苹果的那个人。

 

  “妈妈已和爸爸办妥离婚手续,她带着胜利者的姿态,骄傲地对我说,女人未必就需要男人才可以活下去。

  我无语,心里想,自己将来有了家,一定要生多多的小孩子,这样才不会觉得孤单。” 

  读到此处,我的心抽动了一下,作者对待孩子的贴心让我折服。天下有多少如可欣妈妈般急于摆脱无味婚姻束缚的父母呢?离婚未必是错,勉强在一起未必就对,可问题是作为父母的他们早早地忽略了他们孩子的感受,女人未必就需要男人才可以活下去,可孩子呢,孩子是否可以那么从容地摒弃只有父母在一起才能给予自己的温暖?我想,这个问号一定也挂在可欣的心上吧,要不,她怎会无语,又怎会早早想着将来要生好多的孩子,让他们可以相互做伴呢!

  我喜欢可欣,她是一个拥有积极明朗的个性的可欣。她并不怪罪父母离婚,虽然因为面子问题有过小小的担忧,但并不会因此让自己变得自卑或放纵。她会一味地沉浸在作家亦舒的小说世界,她的心底已有了女生特有的柔情,但她却没有如一些早恋的女生般去拼命寻找深蓝背后的准确答案。收信,认真看题,好好学习,飞跃的成绩才是作为学生的她{wy}能证明自己,并传达她对他充满喜欢和感恩的{zh0}方式。我相信可欣的知恩上进也是深蓝一直默默xx的动力。试想,如果把相同的方式用在另一个只爱疯爱玩的女生头上,或者他能坚持一周,或者能坚持一段,可如若对方并不需要,并不喜欢,那么连坚持做这件事的人,{zh1}也会摇着头嘲笑自己的傻气,然后,负气地把写满题解的信纸丢在风里吧!

  小说{zh1},穿着深蓝运动服的“任重”的出场并不让我意外,我猜想他的故事应该已与小鱼串在了一起,但发现可欣的执着与坚持却让我意外不已。若不是可欣妈妈{zh1}整理房间时收拾出那一叠信笺纸,谁又能知道原来可欣对自己做过那样的努力……

  “只是,我再也没有见到那一片喜爱的深蓝。

  好在,他的信依然还是如期到来。”

  回看,其实早在这个时候,xx她的深蓝就已悄悄消失。

 

  “我的眼眶慢慢地模糊起来……

  一个孤独的女孩,手里拿着白色的信封,穿过马路把信投进对面商店门口的邮箱里,那个信封上,贴着一枚呈45度角的长城邮票。

  很多年以来,她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温暖和勇气。”

  远离了同一所学校,原来她在那之后收到的是自己寄给自己的信,信的内容只有更新,没有改变。作为读者的我,心柔柔地疼。谁能说清此刻正在读着可欣的你和我,是否已把自己变成了可欣!那个“45度角”存在于长城邮票上,回看,也需要勇气!

  这是作者明亮向上的健康心灵为我们画下的美好,酸酸甜甜,这般的美好。我非常愿意相信写小说的人是把故事的主人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我想,可欣就是住在作者心里的那个孩子,是她特别甘愿地想给可欣那样的自我温暖,绝不能因为深蓝的消失而让她一败涂地;是她让笔下的可欣拥有了如此自我施压的勇气。

 

  “他肯定考上了一中,这是肯定的。

  有很多次,我骑车回家的时候,会特意绕到一中门前,远远地站在天桥下,看着放学的人流奔出来,但始终没有看到那片令我心动不已的深蓝。

  有什么关系的,明年,我肯定会来到这里。

  和他在一起!

  想到此,我甜蜜地蹬车而笑。”

  回头再读到此处时,内心一片潮湿,这一刻,可欣蹬车时甜蜜的微笑洋溢在我的眼前,亦如感同深受。她对他是有过期待的,或许在她的内心深处早已无数次想象过有天他们将如何见面,如何说话,如何牵手相望。她想起将来要生许多孩子,她的脑海里飘过一片深蓝;她劝慰小鱼与青梅竹马的恋人结婚是幸福的时,眼前还飘过一片深蓝……长长的绿色挡雨亭,亭子下面,是一牌非常漂亮的亮黄色胶塑椅子……忽然觉得,此时心情的颜色是透明的深蓝色,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zh1},作者让笔下的可欣在寻找回母校公交车站台并在“挡雨亭”下静坐回想后的她与珍藏在心底的深蓝时代告了别。

  在这篇小说里,作者没有像之前的童话那般安排许多的对话,她让我们布满灰尘和阴郁的心灵清幽地与可欣一起走了一趟。它像布鲁斯的圆舞曲,“轻缓的步子,舒缓的音乐,有一丝丝的忧郁、一点点的孤单,却干净而透明,像是蓝色多瑙河,又像是自我眼前飘过的那一片深蓝……”

 

  “可欣,你,幸福吗?”我听见小鱼在问我。

  我点点头,眼前浮现出周懿的笑容。

  周懿是谁?挺拔的身姿、帅气的面容,渊博的学识、得体的涵养、温和体贴的性情,还富有情趣;他像个兄长,是他给了父母离异的可欣一直期待的温情。他简直就是一个千年难遇的xx男。小说里作者并没有刻意描绘周懿的色彩,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周懿的想象。我相信谁都愿意把他想象成明朗的深蓝,正如他对可欣的情感,踏实、宽厚又贴心。因为他,我们不必遗憾,未来的日子里,他会陪伴可欣分享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而我们呢?谁都走过相似的青涩年代,谁都将走过相似的青涩年代,或是深蓝,或是淡绿,亦或是无数的属于自己的色彩。走过的,是否在可欣的身上抓住了一抹xx;未走过的,是否已在心里画下一个记号;正在走着的,请你一定,一定要学习可欣,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的心灵充满勇气!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缘于深蓝_长裙雨孩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